热点聚焦:福建下力破解“技工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6:1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高级技工吃香 记者从福建省劳动部门获悉,截至去年底,福建省各级各类企业中技术工人数约占全省职工总数的31%,远低于全国46%的水平。其中高级工仅占4%左右,与国家要求“十五”期间高级工总数达到20%的差距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据了解,当前福建省许多制造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
福建省仅福州地区每年就需新增技术工人约3万人,像电子行业中正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冠捷、中华映管、飞毛腿等企业,每家都需要几千名工人补充到新的流水线上。受这些企业的委托,福建省一些人才市场在省内大中专院校、技校、职高招人,但招到的人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除电子行业外,汽车修配、模具制造等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也很大,在福建同样没有足够的人选可推荐。 一方面是企业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需要补充具备较高技术水准的工人,另一方面是工人的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老化。如此一来,技术工人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 观念使然 有关专家指出,所以出现技工荒,关键的一点在于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就业观念误区。 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技术工人在不少企业里不被列为人才,再加上下岗、失业、工资难保证等,让人觉得当工人没有前途。 基于这一现状,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报考技校、高职,孩子高考上不了线家长宁愿花大钱复读。业内人士分析说,公众不愿当工人与长期以来畸形的人才观、对职业教育的误解、传统观念的束缚等不无关系。 技术工人在制造业中不可或缺,一些高级技工对企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他们在社会人才评价体系中却得不到认同,不管是高级技工还是普通工人,他们的身份地位远不如坐办公室的行政人员。许多企业不重视对技术工人的再培训,使他们的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发展空间受限。而且,尽管按照国家规定,技术工人应当享受同级工程技术人员待遇,但大多数企业干部和工人的待遇还是泾渭分明。 寻找破解良方 为了解决企业急需技术工人的问题,福建省已开始推出人才订单式岗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就是通过院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的方式,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合格标准,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课程的设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给学生上课,将学历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结合起来,实行双证教育,从而解决学非所用的问题。学生的实习也安排在指定的企业,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如此,学生的就业问题迎刃而解,企业也完成了技术工人的储备,而且招进的人才马上可用。 据了解,从今秋起,福建省16所省级以上重点技校将拿出37个专业、4000个名额面向高中招生,以培养合格的高级技工;同时,全省50多所院校通过劳动保障部门认可,正式成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由此,福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实施。 福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今明两年在福建部分高等院校、技工学校建立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培养100万名技术工人,其中技师1万名、高级工5万名。 为加快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日前福建省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级技校面向高中招生,设立以培养高级工为主的高中生班;鼓励高级技校吸引企业中的中级工,经过短期培训晋升为高级工;鼓励高级技校招收优秀毕业生,采取“2+1”或“3+1”的办法(即在原来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基础上延长一学年),把中级工培养成高级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