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一五”规划编制展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09:11 汉网 | |||||||||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市自今年5月开始准备,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昨日,我市召开专题调研会,研讨“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 市委副书记张代重强调,编制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涂勇要求,12月底前提出“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明年9月前,完成规划建议和纲要框架起草;2006年1月前,规划纲要(草案)形成并通过。 吸收民智、反映民意、贴近民生。我市已在互联网上设立“十一五”规划专栏,发布工作动态和重大课题招标信息,听取广大市民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 据悉,总体、区域规划在草案初步形成后,将公开征询意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采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记者周韧实习生余珺珺) 要闻链接一字之差 意义深远 “十一五”规划编制显示“五大转变”记者周韧 通讯员李亚乔 实习生余珺珺 从“十一五”即2006年—2010年开始,我国“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昨日,相关研讨会上,市计委人士介绍,一字之差,显示五大转变,我市规划编制走向创新之路。 规划理念: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与历次中长期发展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的最大不同,在于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提出发展以人为中心。为此,我市设计规划内容时,从以单纯增加GDP为出发点,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偏重经济增长率,转向更加重视扩大城乡就业、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防灾减灾等方面上,并在前期课题选题等具体工作中,更多地体现这一理念。 规划性质:从“计划”向“非计划”转变 “计划”变“规划”,变的是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要成为政府经济调节工具和履行职责的依据,而不再是“指令性计划”。为此,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规划的针对性,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十一五”规划编制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转变。在这方面,我市首次开展全市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清理、申报工作,不再用具体项目来规定主要由市场调控的经济。 规划程序:从“依惯例”向“按规范”转变 按照国家规划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市首次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以市政府文件下发,成为编制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首次明确了规划编制内容,提出强化总体规划功能、做深做实专项规划、突出区域规划、改革区级规划的编制思路;首次对程序进行了规范,提出规划编制要经过前期工作、起草衔接、审查发布三个阶段和前期工作、立项、起草、衔接、论证、批准、公布、评估、修订、废止10个环节。 规划重点:从“注重时间”向“时空并重”转变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实际出发,改变只注重时间安排,不注重空间均衡的规划习惯,做到时空并重。涉及规划的空间问题,我市要求专项规划落实到区域,区域规划和区级规划要把项目落实到空间,促进区域空间结构均衡发展。 规划方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从政府体制内的“封闭式”操作,到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是我市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创新。市计委组织了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规划专班,建立了各区、各部门联络员制度,并在前期工作中,首次采用公开招标和定向委托结合的方式,组织“十一五”重大前期课题组织,调动了各方关注规划、参与规划的积极性。(来源:长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