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维护女职工权益:谁来关注女职工健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09:3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今年35岁的孙小姐是长春一家企业职工,平时忙于工作。今年单位替女职工买了妇科体检卡,她才忙里偷闲到医院做体检,不料竟被告知患有畸胎瘤,再不及时开刀将会导致不育。

  与孙小姐同样遭遇“险情”的还有不少。前不久,长春市总工会和市卫生局联合举办了为女职工半价优惠体检活动,在参加体检的167人中,患有各种妇科疾病的就有76人,发病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率为46%。女职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女职工健康问题突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那些拥有体检机会,能及时了解自己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的女职工是幸运的。而对于很多企业的女职工来说,这样的机会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马小姐是长春一家私营企业的职工,一段时间以来她经常腹痛,“私营企业不养闲人”的压力,让她不敢离开工作岗位一步。原以为过一段时间就挺过去了,没想到却越来越严重。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才勉强请了半天假到医院做检查,结果查出她患了子宫肌瘤。由于长时间疏于治疗,子宫肌瘤已有病变趋势,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因为需要住院治疗,她住进医院的同时也失去了工作。据长春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介绍,有些妇科疾病如“隐形杀手”,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到感觉不适时,往往为时已晚。让人担心的是,妇科病正呈年轻化的趋势,定期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目前,女职工劳动卫生、职业安全及健康保健问题突出。特别是在橡胶、制鞋、化工、陶瓷、铸造、玩具等行业,女职工长期在有毒有害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尘、毒、噪音严重超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规模较小的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作业环境差,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严重地危害着女职工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因急性中毒、爆炸、火灾等造成多名女工死亡或致残的事件时有发生。

  卫生保健问题少人过问

  是什么原因让女职工卫生保健工作出现滑坡?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是首要因素,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女职工卫生保健工作不重视也明显存在。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认为对女职工卫生保健工作的投入是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大量的下岗女工面临着再就业,谋求生计被放在首位,卫生保健问题无睱过问。

  一些公有制企业,因经济困难,不能为女职工定期进行妇科病检查,有的甚至取消了原有的体检。不少非公企业不愿给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更不用说女职工经期、孕期、生育和哺乳“四期”保护。有的女职工经期仍从事高空、低温、冷水作业和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部分企业的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仍上夜班。非公企业大多不愿承担女职工孕期保护,招工避开女工生育年龄段,或生育前即终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则在合同上规定女职工在聘用期内不得怀孕生子。

  在不少非公企业,女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保证,加班加点超工时现象普遍存在。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以服装、鞋业、餐饮等行业最为突出。据调查,有的女职工人均周劳动时间为76个小时,甚至长达90个小时。更严重的是,因企业实行计件工资,一部分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也要加班加点,很多女职工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妇女健康问题,因为女性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关系到社会的繁衍。鉴于一些企业存在的不关心女职工健康问题的现象,有关专家建议,制定完善的女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现在不少人有一个误区,只要一提起女职工健康问题,就会更多地想到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女职工,其实女农民工、女公务员、女教师、女护士等等,她们的身体健康同样需要关注。然而,在这些人中,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自身健康。

  一位妇科专家说,女职工的健康问题不应只是生理上的,还应包括心理上的。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女职工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白领女性,失眠、体质下降、经期综合症、早产等,已成为颇为普遍的现象。维护女职工健康生命权不能只是说说而已。(王丹)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