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月谈:“六保六压”看宏观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16:4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题:“六保六压”看调控

  今年第16期《半月谈》刊载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的文章说,这一轮宏观调控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区、行业和领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大力支持,决不搞一刀切。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一些部门和地方,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不问青红皂白地简单压缩规模。这种既不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准确理解,更不是在积极、正确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错误做法,应当及时纠正。

  压物价过快上涨,力保“岗位”和“钱袋子”

  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压物价上涨太快,保就业容量扩大。保证经济适度增长、保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和就业率都是此次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政府要在适当的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目标之间进行组合。

  中央在采取一系列抑制通胀、防止物价过快增长措施的同时,召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积极扩大就业。上半年,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0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65%,形势比预料的要好一些。

  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

  压部分行业过度投资,保发展薄弱环节

  切实加强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任务,也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个明显特点。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一年来,中央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给予补贴,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加大减免征农业税的力度等。这一系列支持农业、支持种粮农民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优惠之多,均为历年少见,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除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这次调控对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给予了重点支持。“双向使劲”、抑扬有致、冷热兼治,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压高耗能产业,保导向型产业

  从产业结构调整看,要压高耗能的长线产业的投资,保高新产业、瓶颈产业、短线产业和促进行业水平快速提升的项目。比如,对钢材、水泥、电解铝等长线产业的投资项目,在信贷投放、土地供应等方面进行控制,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大的情况发生。而对煤电油运,以及有巨大就业吸纳能力的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则在信贷投放、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支持。

  即便是对钢铁、水泥等过度投资的行业,此次调控也没有搞一刀切,抑制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过剩、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对那些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不但不控制而且大力支持。在调控期间,国家批准了上海宝钢、湖北武钢和山西太钢新上的优质钢铁项目,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民营企业也新上了一批项目。

  压政府主导的盲目投资,保符合政策的社会投资

  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高增长”,在“经营城市”旗号下过度举债搞“政绩工程”,是这次经济局部“过热”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欠农民工工资、用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和征拆城乡居民的房产,实际是用农民的吃饭钱、保命钱和城乡居民应得的安置钱在发展经济。而民间投资总体而言并不过热,居民存在银行中的资金,累积十万亿元以上。压政府过度投资,推动社会投资,是调整国民经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繁荣消费的关键。

  在国家严格用地管理、清理投资项目、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等措施作用下,大批政绩工程纷纷下马。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14.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一季度回落了12.4个百分点。

  有些人认为,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压”民营企业,这是一种误解。对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或者是资本金比例太低,大部分资金是从银行贷得的投资项目进行控制,并不分所有制性质。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和大政方针是决不动摇的。

  压过热行业,保西部重点项目

  从地区发展来看,一方面积极引导发达地区抑制过度投资、盲目扩张的行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了地区差别。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达800亿元。

  西部地区有的干部认为,东部地区被砍的“过热”项目大多是“尾”,而西部地区被砍的很大一部分是“头”;宏观调控是“别人发烧我吃药”,因此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调研组的专家指出,以上现象的确存在,但其根本原因在于西部产业结构严重偏向重工业,所谓“轻轻重重”,使得自身经济自我平衡能力较差。国有企业比重过大,也使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可见,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同样是影响西部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样需要在调控中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信贷、土地:保压有致

  此次宏观调控,企业普遍感觉信贷大幅收缩。宏观调控只是“收口袋”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次调控在着力控制货币信贷规模的同时,加大了对基础行业、短线产业和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从土地来看,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比如,暂停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对国家禁止的产业不供地,对国家限制的产业严格控制用地;同时,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用地,对国家鼓励的产业保证用地,继续审批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和卫生、教育等项目的建设用地。

  特别是大量被非法占用的耕地重新回到农民手中,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避免了大量失地农民形成新的就业压力。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撤销各类开发区4735个,占开发区总数的70%;目前已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里,复耕面积达1324平方公里。粮食种植面积由此结束了连续5年的下降趋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预计超过15亿亩。今年夏粮产量一举扭转了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