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杭州,永远是我们温暖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06:18 杭州日报

  三十五年前,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作为一名知青,他毅然离开杭州去东北的黑土地奉献青春;三十五年后,当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杭州时,依然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给他的浓浓爱意。面对身患重症的儿子,老知青朱卫东激动地说———杭州,永远是我们温暖的家

  的确,杭州是他们的家。当重病的儿子朱亮的生命眼看要黯淡下去时,当这个普通的家庭陷入绝境时,是热情的杭州人民再一次向他们伸出了温情之手。正是这样的温情,创造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昨天上午,在一场清凉的雨后,杭州日报记者来到了朱亮家,听朱亮和他的父亲讲述那段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

  “又下雨了,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坐在简朴的院落里,朱卫东和朱亮这对父子,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来形容杭州人给他们家庭送去的无私关爱。

  爱心创造了生命奇迹

  “这真是个奇迹!”今年4月,当23岁的朱亮站在医生面前时,医生忍不住这样对朱亮的父亲说。而就在两年前,朱亮的病情被确诊时,按主治医生最乐观的估计,朱亮活在世上只会有三个月的时间。

  面对记者,看着病情逐渐好转的儿子,回想起医生当年的话,朱卫东忍不住老泪纵横:“全靠家乡人啊,没有大家的帮忙,我们走不到今天。”

  朱亮住在拱墅区董家新村社区董家弄,父母原先都在黑龙江佳木斯工作。在朱亮患病前,虽然家里并不算富裕,但在当地也算得上中等水平。

  2002年,朱亮大学毕业。按照对知青的有关政策,他把户口迁回了杭州,准备在家乡干一番事业。然而,当年9月底,一向身体健壮的朱亮突然开始不停地咳嗽,甚至走几步就会气喘。10月初,朱亮被确诊,他得了“恶性淋巴瘤”。

  检查出来的结果不容乐观。由于肿瘤位置靠近心脏,无法动手术,朱亮只能依靠一次次的放疗和化疗进行治疗。放、化疗让朱亮受尽了折磨,长期的静脉注射更使他的手臂部分组织坏死。这一切,坚强的朱亮都忍受了下来。然而,治疗带来的高额医疗费却让这个普通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倾家荡产也要治好孩子的病!”朱卫东开始走上了艰难的筹款之路。

  由于朱卫东和爱人的收入都不高,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在佳木斯的房子。面对这个曾给家人带来温馨和宁静的港湾,夫妻俩没有丝毫犹豫,把房子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

  朱卫东说,那时候就想多筹点钱,家具什么的几乎是给钱就卖,一把椅子5毛钱就卖了。然而,这些钱,对于朱亮日益增长的医药费来讲,依然是杯水车薪,全家人一筹莫展。

  朱亮的母亲在外面找了一份保洁工作,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回家,只是为了赚取每个月600元的辛苦钱给朱亮治病。为了给朱亮增加营养,朱卫东买鸭蛋、蛋白质营养品让朱亮吃,自己和爱人却每天吃青菜、咸菜。

  天无绝人之路,在获悉朱亮的情况后,社区、街道和民政部门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从此,在抗击病魔的路上,朱亮一家显得不再孤单。

  亲情让久违的欢笑重现

  作为朱亮家的老朋友,记者曾三次到过他的家。令人高兴的是,无论是年过50的朱卫东,还是年轻的朱亮,言语之间都显得特别轻松。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信心,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

  甫一见面,身材高大的朱亮丝毫不像个患重病的人。这位坚强的小伙子乐观地说,为了抗击病魔,在朋友的资助下,他每天都去健身房健身,偶尔还乘公交车去黄龙洞爬山。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大家都对我这么关心,我没有理由让自己的生命提前结束,我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

  对朱亮来说,今年8月19日,是他和父亲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亲自来到朱亮家中,亲切地鼓励小伙子说:“天塌不下来,你一定要坚强起来。同为杭州人,杭州的老百姓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医疗费的事情不要担心,有党和政府支持你,你自己要有信心战胜病魔。”

  市委书记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无私关怀,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朱亮一家人的心坎,而杭州的救助体系,更让朱亮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对自己的病情,朱亮非常有信心,他自信地说:“有大家的关心,有强大的政策援助,我一定能恢复健康。”

  作为弱势群体救助的职能部门,两年前,市民政局就把朱亮纳入了低保医疗救助,这项措施不仅减免了朱亮的部分费用,还使高额医疗费大为降低。

  在杭州市和拱墅区两级民政部门的努力下,慈善总会也开始联动,为朱亮捐出一笔笔善款。8月23日,慈善总会的新一笔捐款又顺利到位。这对于一个曾经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支持。

  市总工会向记者透露,“春风行动”也把朱亮纳入了帮扶救助对象。从3月份的困难家庭慰问,到最近的送清凉活动,朱亮家都得到了很大帮助。

  面对社会各界汇成的爱河,朱卫东这位老知青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出去了这么多年,杭州还把我们当成是自己人。大家的关爱,让我们的家又有了欢笑和温暖。”

  信心在关爱中重树

  当风雨来临之时,仅仅靠一叶小舟是难以抵挡的。两年前,朱卫东是这样想的。

  朱卫东告诉记者,随着儿子治疗的不断深入,一家人开始陷入了困境。两年来,为了给朱亮治病,光医疗费就花了16万多。这对于夫妻俩都下岗在家的普通家庭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

  “我曾经想过,在儿子的病上,只要自己尽力就行。孩子真不行,也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错……”这句话透露了朱卫东曾经有过的绝望。

  然而,两年后,当记者再次光临这个家庭时,又见到了那一张张久违的笑脸。同样是朱卫东,今天这样告诉记者:“杭州人真热心,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亲人,儿子没有理由不一天天好起来。”

  社区干部上门了,民政部门来慰问了,政府领导也送来了温暖。朱亮一家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了大家的心。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普通市民,都在想办法,都在为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提供帮助。

  作为最基层的社区,他们的工作虽然看起来有点“鸡毛蒜皮”,但对朱亮一家人来说,正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让他们倍感亲切。

  社区每个月发给朱亮30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虽然钱不多,对这个家庭来讲,却无异于雪中送炭。而为了给朱亮办低保证,社区干部四处奔波,收集朱亮的各种相关资料,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终于在第一时间为他办好了低保证。

  在惠民医院,无论是科室主任,还是普通护士,一看到持有低保证的朱亮前来就诊,大家都显得特别关心。化疗、打针、检查,医务人员都热情地鼓励着小伙子。

  而杭州日报“大众热线”也不时地接到热心读者的来电,对朱亮进行鼓励,并希望能给他提供切实的帮助。昨天下午,一位姓方的女士来电说,她愿意向朱亮赠送部分抗肿瘤的药物。

  站在记者面前,重拾信心的朱亮显得踌躇满志,言辞间也有了些许幽默:“看看我的身体,倍儿棒,吃饭蛮蛮香,怎么看我都不像个病人。”

  当记者问到,现在身体健康状况好转了,有什么打算?朱亮的回答略显不好意思:“一人在家,有时也挺闷的,大学学的是中文,很想找个相对轻松点的活,既让自己充实起来,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小伙子特地向记者交代,“放心,我不会给人家添麻烦的,我身体好着呢”。

  说这话时,朱亮是一脸的灿烂,一脸的自信。

  (杭州日报记者孟铁鲍一飞 杭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