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调价看油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08:50 解放日报 | |||||||||
昨天零时,在国际原油持续走高形势下一直纹丝不动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终告松动,所有5种型号汽柴油全线叫涨,涨幅6.6%至8%。记者昨天走访上海油市发现,消费者对涨价反应平静。比较去年5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五次调整情况,前者涨幅近100%,而后者总涨幅不到25%。国家对成品油价格的有效宏观调控,将国际原油上涨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油市“高烧”寒袭欧美 从3月5日每桶37.26美元到6月1日的每桶42.33美元,再到8月20日的每桶49.40美元,国际原油价格纪录不断被刷新。世界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拉动,主要石油消费国石油储备的下滑,世界主要产油区局势的动荡,以及人为制造的“油荒恐惧”心理……共同促使世界原油价格一年多里涨了近100%! 油价完全放开的欧美首当其冲。在美国,铝业等高能耗企业倒闭,数以千计的工人失去工作;在欧盟,汽油价格带动的物价全线上涨,消费者全年将多支出数百亿欧元。盛夏中的欧美人,谈到油价,都“不寒而栗”。 宏观调控平稳油价 寒潮未殃及国内消费者,缘于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油价变化,统一制定批发价与零售价。 国家发改委充分考虑油价变化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国内消费者的承受力,努力运用宏观调控杠杆,将国际油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2003年5月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五次统一调价,其中两次是下调,上调的三次均涨幅平稳,以用量最大、调价幅度也最大的90号汽油为例,从最低时的每升2.79元到最高时的3.42元,每次涨幅不超过8%,总涨幅22.5%。对一个有车族而言,这样的涨幅意味着每月仅多支出几十元汽油钱。 企业分忧责无旁贷 那么,国际原油价格涨幅带来的高成本,由谁消化? 看看这组数据:原油以一桶42美元购进,成品油以一桶32美元出厂,类似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的买卖,国内炼油企业已习以为常。上海一家炼油企业透露,国际原油每桶上涨1美元,企业成本就要增加4000万元人民币。不言而喻,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石化企业承担了大部分原油涨价的压力。那些与百姓生活关联度较小的化工下游产品,如塑料、乙烯等,其完全市场化的售价通常随原油一路走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在成品油上面的亏损。 当然,“倒挂”终非长久之计,但至少在目前国内油品市场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有其合理性。国家发改委昨天同时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每吨各上调了240元和220元。上海最大的炼油企业高桥石化负责人表示,尽管上调不足以弥补原油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公司仍会继续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华东地区的成品油供应充足。沈家善绘本报记者陈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