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商报:重商轻文重西轻中 香港文化建设有三缺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10:20 中国新闻网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有人说香港是文化绿洲,还有人认为,香港既不是文化沙漠,也非文化绿洲,而是一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相容西方文化的特色文化地带。而有学者则认为,香港虽然有文化特色,但却没有文化底蕴和内涵;香港要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倘若不积累文化底蕴,不扩充文化内涵,不提高文化修养,将难以再续繁荣。

  香港究竟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形态?香港的文化发展存在什么问题?香港需要怎样
手机聚焦中国军团战况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的文化发展路向?这的确是一个又一个大课题,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道明白。但置身于香港工作生活的人,特别是生于香港长于香港的人都会有这样切身的感受:

  重商轻文 重西轻中

  第一、香港是一个重商轻文的城市。香港人的工作生活节奏非常之快,绝大多数人整日忙碌不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市民都在为赚钱奔忙,为生意不息。因此,香港社会充斥着物欲、浮躁、急功近利,文化在香港也主要成为企业、公司推销产品、发布广告、外表包装、赚钱盈利的手段。由于包括文化在内的几乎社会方方面面都以金钱为中心,因而,香港的文化发展也就主要形成为商业化的文化特点。

  由于商业文化完全受市场左右,是文化企业赚钱的手段,在人们的认知中,商业文化往往是休闲、娱乐、消遣、推销、包装、广告的代名词,给人的印象是层次较低,比较肤浅,缺乏品味,过眼即忘,不能给人以更深层的启迪,难给人以鼓舞,不能凝聚社会,不能升华精神。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人眼里,商业文化是不能代表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文化水准的,这就是至今仍有人形容香港是“文化沙漠”的根源所在。虽然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完全没有看到香港的文化成就,但也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文化发展所存在的文化结构畸形,文化水平不高、文化名人不多、文化成果有限、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氛围不够、文化经费太少等问题。

  第二、香港是一个重西轻中的城市。香港是中国的领土,绝大多数港人也是中国人,但不容否认,香港社会认可的主流文化至今仍是以西方文化为主,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格局可以从香港社会对子女教育倾向的取舍中略见一斑。譬如,在香港,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中文中学受到社会普遍的歧视,而以英文作为教学语言的英文中学则受到人们的重视,1998年当特区政府推出母语教学举措时,受到当时社会相当之大的阻力,争议非常之激烈,至今,社会仍对中文学校存有偏见。

  造成香港社会重西轻中的主要原因,当然是长期港英殖民统治的结果,在英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期间,英国殖民者对中华文化采取的是隔绝与扼杀的政策,殖民者从教育入手割断港人与民族文化联系的纽带。而从19世纪下半页到20世纪前半页的100多年间,中国自身国力落后,对外文化影响孱弱。这是为什么今天如此多港人不认识、不了解、不熟悉国家、国情、历史、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许多市民至今听不懂更不会讲普通话,仍有很多人看不起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他们对西方的文化顶礼膜拜,唯西方社会马首是瞻,个别奴性不改的港人,甚至不惜充当西方社会的走狗和棋子。

  香港社会正是由于缺乏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缺乏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了解,更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与普及,因而,人们可以见到,在缺乏深厚民族文化底蕴条件下所衍生出来的许多新文化现象,都是极其幼稚、浮躁、不成熟的。譬如,新兴的香港政治文化就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许多人对政治文化的理解肤浅而幼稚,由于对民族政治文化的认识一片空白,而对西方政治文化一知半解。因而,在香港的政制发展问题上,香港的民主派只知道照搬西方模式,而完全忽略了香港的历史背景、社会现状和政治现实,结果把香港搞得乌烟瘴气。

  资源错配 底蕴单薄

  第三,香港是一个缺乏文化战略发展规划的城市。香港的文化发展真正受到政府重视,仅始于2001年。当时,成立后不久的香港特区政府开始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于2001年专门成立了香港文化发展委员会,次年提出了香港文化发展的咨询报告,提出了“一本多元创新求变”的文化发展主题,确立了香港的文化特色就是一本多元,而长远的文化目标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吸取国外优秀文化,将香港发展成为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而在2001年之前,香港的文化发展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直到1995年6月,才成立了一个法定团体——香港艺术发展局,负责筹划、推动及支援艺术的发展,而这个香港艺术发展局也还是存在重西轻中的倾向,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香港的文学、表演、视觉及电影等文化艺术事业领域不能更快更好地发杨光大。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香港的文化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缺乏政府统一的规划与安排,尽管新成立的特区政府很快做了一些弥补工作,但由于文化发展需要靠长期的积淀才能形成氛围,才能产生成果,才能造就人物,因此,今日的香港文化仍主要是商业味很浓的表演文化。浏览一下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主管的文化事务,除了若干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剩下的全是表演,只不过有些表演被冠以“文化”字眼罢了。香港有一个文化中心,但其实也是表演中心,特区政府的大会堂也主要用于各种表演。香港每年一度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也就是香港艺术节。在人们的眼里,香港的文化就是流行歌曲、电影,香港的文化名人就是歌星、影星。香港自编自导及生产的戏剧、歌剧、电视剧,不是模仿西方,就是武打、搞笑,已经很少有地方特色、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精品。

  显然,香港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形象,仅有骄人的商业文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公益文化等诸多方面加强研究,大力挖掘,积极推广,如果香港在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公益文化等非商业文化方面不能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不成长起一批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化名人,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那么,香港在许多人的眼里,还是难以改变“文化沙漠”的印象。如果仅仅重视经济发展,满足物质需求,而置文化建设于无足轻重的位置,那么,即便香港社会再富裕,外界仍会认为,香港是一个没有品味的社会,是一个充斥物欲而没有人文气息的社会。一个没有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社会注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同样,一个没有文化水平的人也将难成大器、难成大业的。对此,应该引起香港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国民教育刻不容缓

  应该看到,毕竟香港回归已过7年,内地与香港经济正日趋融合,正在逐渐走向一体化,香港经济正在越来越倚重内地经济的带动,无论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还是从地缘关系,抑或从人文血脉渊缘,中国文化都应该在香港占据主导位置。然而,面对诸多港人对国家、对民族文化、对中华历史的认识和了解仍进展不大的局面,特区政府、香港社会、香港市民必须加紧文化补课工作。

  文化补课工作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援政策,虽然特区政府已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委员会,但之后除了出台过一份有关香港文化发展问题的咨询报告,似乎没有其他更实质性的进展。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一直以来,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将眼光主要放在表演、展览、会议等短、平、快的文化项目上,政府可以为诸如维港“巨星汇”这样的宣传性演出不惜工本,但用于对香港文化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之研究、发掘、普及、推广的费用与补贴却捉襟见肘。对此,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须调整工作方向,做一些能够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性工作,譬如,引进人才,创办刊物,设立机构,拨出专款,组织会议,开展研究,编辑教材,文宣推广,教育普及等等。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规划和行动网领,光提出一些口号是无济于事的。特区政府能否真正起到文化建设引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整个香港文化建设事业至关重要。(来源:香港商报8月26日文章)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