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协委员:天通苑问题反映政府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1:56 新京报

  为此屡次提交提案的市政协委员周永增认为,政府应改进管理工作

  8月15日,天通西苑外的立汤路,居民在等公交车,他们身后是地铁5号线施工现场,远处房子是天通西苑二区。很多居民把解决交通拥堵的希望寄托在地铁5号线上。

  周永增,市政协委员,家住天通苑附近,对天通苑的诸多问题一直关注。在今年年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盛夏靓丽风景线
初的政协会议上,周永增等27名委员,就天通苑的问题提交了14件提案。周本人连续3年就此提交13件提案,他不但反映细小问题,还指出了政府管理工作缺位。8月17日下午,记者与其就天通苑问题进行了对话。

  记者:你认为天通苑的问题主要原因在哪呢?

  周永增(以下简称周):教育、医院、商场、居委会、银行、商业网点,这些都应该由开发商按入住人口的多少,来解决这些配套设施,但现在这些都存在大大的问题。

  这些都反映了在建设大型居民住宅小区过程中,政府管理缺位的问题,都反映了政府工作的不到家。

  记者:能举个例子吗?

  周:就说,办成了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开始阶段是由建委和规委管,建成以后,由谁接收它?学校嘛,应该有师资、保卫,这些都是要给工薪的,这些事情由谁来办?显然该由政府的有关部门办。但在政府部门的管理当中,没有这一条,缺位。

  记者:是仅天通苑这个小区呢,还是普遍性的?

  周:所有的小区建设,都没有这一条。建委只管建设的事情,规委只管规划,无人交接,也没有人去指派。这个工作应该由谁来做?当然有一个前提,我指的是像天通苑这样大型的社区。没有任何一个文件、一个规定,说这个建好后应该由谁来接收管理。到现在为止,派出所还没有进去,医院还没有建成,只是说准备建,没人管这件事情。

  记者:这些问题,是不是政府部门应该及时跟上?

  周:比如交通出现拥堵问题,是政府的事情,而不是开发商的事情。出得去,进不来。所以,我认为政府工作在这个地方缺位了,因此我觉得对于解决天通苑小区这样的大型社区内外配套设施问题上,来反看我们政府工作当中缺位缺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北京还在建,要是再出现第二个天通苑呢?第三个呢?

  记者:关于天通苑的问题,你3年来提交了十几个提案。现在,你的关注点有没有变化?

  周:我作为政协委员又是一名普通老百姓,已经不再关心交通问题了,我考虑的是政府工作缺位问题,因此我在政协提交0741号提案———《改变政府的工作,给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我认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问题上,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考虑这些问题。提案后,规划委、建委都给了答复,都说“我们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建委1992年已经出台这样的文件了”。工作做完了,但路还堵着,这跟现实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认为,政府工作缺了位。

  专家观点1

  规划应考虑居民潜在需求

  人物

  徐波,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

  观点

  规划之初对居住区大量人群将会产生的需求估计不足,是包括天通苑在内的小区问题尖锐的原因之一,在城市规划时应将居民潜在需求考虑到规划当中。

  徐波认为,天通苑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在规划之初只考虑到了居民的居住需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龄结构的变化,人们的需求由单一的居住转变为教育、医疗、交通多方位的深层次需求。

  变化最快的就是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上升,原有的公共交通设施无法再满足人们大额要求,私家车增多,而规划之初的交通路网建设显得滞后,造成了包括天通苑、回龙观和望京等地区的交通矛盾的尖锐。

  她建议今后的小区规划建设应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预见若干年后可能的变化,不要为今后的发展设置障碍,将大量人群将来可能出现的需求更全面地考虑到今后的规划中。

  她还表示,在规划中还应注意不照搬国外的模式,因为人口密度有差异,在参照国外的规划模式时,要考虑到人口基数这一基本国情。

  专家观点2

  内部就业缓解交通问题

  人物

  廖康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家住天通苑

  观点

  天通苑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来规划、管理以及运作。天通苑有居住没就业,导致人口流动引发交通问题,应该增加内部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动。

  家住天通苑的廖康玉对天通苑的情况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她认为,天通苑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不足,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未能把天通苑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

  来规划、管理以及运作,“天通苑不像一般的社区,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城市体”。

  廖康玉认为,与其他居民区不同,天通苑位于郊区,没有成熟的街区所依靠,各种配套设施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都需要自己独立来完善和消化,“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

  廖康玉提出,这样的一个超大型居住区,除了引入金融、邮政、商场、医院等机构入驻以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功能之外,天通苑还应该在内部就业上下工夫,“有居住没就业,就会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动,引发诸如交通等问题”。

  专家观点3

  居住区应生活就业两不误

  人物

  金笠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

  观点

  要改变单一居住区的概念,以城市综合体的理念来规划和管理,增加区内各种产业和就业的配套设施与机会,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量。

  金笠铭说,城市建设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现在天通苑、回龙观等几个大型居住区存在的不足,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开发背景有关系。回顾北京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一开始便不是很完备,主要从经济方面来考虑,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相对于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考虑较少,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支撑的是相应的物质空间,经济上的限制,导致了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不足。再加上开发商片面追求利益的原因,不顾长远发展的高强度开发,从而带来了整体居住环境的恶劣,“这种居住区标准低、密度高、环境差,并不是很成功的居住区”。

  此外,在整个规划建设中,始终未能把这样的超大居住区作为一个“城市”的综合体来考虑,是导致目前出现诸多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因。金笠铭认为,这样的大型居住区,实质上应该是一个卫星城市,除了有相应的居住条件、配套设施之外,还应该具有城市中所具有的各种相应的功能以及能够吸纳人们就业的产业等配套服务设施。

  金笠铭说,我国由于传统体制因素,好的学校和医院都在市中心,分布不均匀,并且到目前都还未能实现商业化,难以完全面对市场。与国外相反,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穷人郊区化”,高密度的人口与所需求的配套服务相矛盾,必然会产生吃穿行等一系列的不方便。

  金笠铭建议,一是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提升公共设施、配套市政设施以及环境方面的标准,此外,要改变单一居住区的概念,以城市综合体的理念来规划和管理,增加区内各种产业和就业的配套设施与机会,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量,“把这些居住区变成一个功能齐备的,既有生活又有就业的卫星城”。

  为天通苑问题3年提案13件

  天通苑小区的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极大关注

  2000年,正在参加北京市两会的政协委员周永增接到天通苑居民的反映,“水质不好,我看了材料和反映,就在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从此,并非天通苑住户的周永增与天通苑打上了交道。

  从天通苑的教育、医疗、交通、治安到政府在天通苑小区建设及管理中的缺位等方面问题,3年来,周永增提交了13件相关提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永增认为,《天通苑设施要配套》的提案令其记忆最深。他说,“当时,天通苑没有银行,老人取工资要到很远的地方。”较早入住天通苑小区的居民找他,希望反映一下这个问题。专程到天通苑小区进行调查后,周永增发现,这里有一万多住户,惟一的一家农行储蓄所,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天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办理存取款。目前,小区内已经有农行、工商、交通等银行网点,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而令周永增感到为老百姓说话颇感艰辛的一次提案,是与市公交公司打交道的经历。因交通拥堵、回天通苑的居民下班后到家的时间较晚,特别是上晚班家住西区的居民非常不方便,因为除了巴士外,可用月票的公交车一般不在西区设站,居民必须在东小口站或者北边的西三区站下车,然后往前或者往后再走个500米距离才能走到大门。为能促成公交公司在这两站之间的丽水园设个站,方便居民出行,周永增于2001年、2002年提交了两个提案。周永增还几次亲自前往该地仔细查看,并请市政协的相关人员前去调查,最后发现两站之间距离过长、乘客在这中间下车的人员较多,“他们也认为完全有必要再增设一个站。”

  A10-A16版统筹:本报记者陈文定 张晓枫 采写:本报记者周玉 王海 陈俊杰 王佳琳 吴蔚 摄影:本报记者倪华初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