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楚放谈)公职人员欠贷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5:10 荆楚网-湖北日报

  成车

  报载,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有3万多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或为他人担保拖欠贷款,本息累计达6.12亿元。其中,公职人员本人拖欠贷款最多的一笔为110万元,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最高的一笔达210万元,拖欠时间最长的18年。日前,省里已严令欠贷者限期还款并将严肃查处继续恶意拖欠者。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盛夏靓丽风景线

  公职人员成为欠贷的“老赖”,影响相当恶劣。省里狠抓这个问题,令人击掌叫好。笔者认为,在抓这个问题中,除了清欠外,还要探究欠贷背后的一些隐情。

  一般来说,本分的公职人员需要大额贷款的并不多,为何竟会有一下子贷款110万元的?这贷来的110万元又弄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去了?按照现行的公职人员工资标准和合法收入,很难有谁可具备200万元以上的担保能力,为何竟有人能为他人提供210万元贷款的担保?

  众所周知,普通百姓即使有财产作抵押,想一下子从信用社贷出百万元巨款来也是难上加难的。公职人员一人能贷出110万元,凭的又是什么特殊关系?为何金融机构会如此大方地为其开绿灯?

  6.12亿元欠债不可能是一年两年形成的,也不可能是一人两人欠下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敢如此久地拖欠?

  有报道披露,拖欠贷款的公职人员主要集中在基层党政部门、金融、工商、财税、司法等系统。信用社与这些系统大都有着利害关系,当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人只要稍做手脚设个障碍,就足以让信用社运行不畅。信用社在这样的境况下,当然不敢不给他们贷款,也不敢出“狠招”向他们讨债。正是由于这类原因,才助长了公职人员欠贷的“赖行”。

  看来,究其根本,这仍然是部分公职人员“权力寻租”的结果。可以说,上述那些公职人员手中所握的公权,是他们有恃无恐的“资本”。笔者以为,对欠贷者除了清欠,执纪部门还要追究他们滥用公权的责任。并且,应进一步规范和制约公权的行使,从制度上杜绝公职人员谋求“权力寻租”的机会。如果不是这样,今天清了这个的欠款,明天那个就还会再贷再欠,信用社就仍然会处于尴尬的境地。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