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33岁农民急救中意外身亡引发罕见医患冲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6:53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4年8月3日凌晨4时许,年仅33岁的安徽肥西县农民潘仁松因患低血钾症被妻子送至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不料1小时后,潘仁松便撒手归西,死在了医院急诊室。

  潘仁松的家人及亲友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患低血钾症的潘仁松曾被送到省立医院治疗,很快转危为安。然而,这次不管潘的妻子、朋友怎样恳求,医生却就是冷漠视之,不愿采取抢救措施。

  潘仁松在省立医院的遭遇,到底是医生的个人医德问题还是整个医院的医风问题呢?

  为等化验报告拒绝抢救

  2004年8月3日凌晨潘仁松的低血钾症复发,被妻子张永华紧急送至安徽省最大的医疗机构、安徽省省立医院进行抢救。

  由于已有身孕,行动不便,途中张永华打电话给潘仁松朋友孙世林让他来医院帮忙。

  一进医院急诊室,张永华即对接诊医生急切告知,潘仁松系低血钾症复发,去年端午节曾经在省立医院的急诊室抢救过,那次打了点滴补钾之后,潘仁松很快便安然回家了。

  接诊的杨医生似乎并不理会张永华的叙述,他要病人先化验血钾,并要潘仁松自己到验血窗口抽血。此时潘仁松已经瘫软无力,双腿已经难以动弹,张永华遂自己跑到化验室请求医生到急诊室来为潘仁松抽血。化验医师十分不情愿地到急诊室为潘仁松抽了血。

  抽完血后,潘仁松不停地叫喊:“心里难受!”显得痛苦万分。

  张永华眼含热泪,一再恳求杨医生赶快给潘仁松补钾,杨医生才开了一盒共5支氯化钾让潘仁松口服。“为了恳求医生先给潘仁松补钾,我就差点没给医生跪在地上了。”

  张永华拿着玻璃瓶装的氯化钾口服液,不知如何打开,只得跑到柜台前叫护士帮忙,护士也是一脸的不乐意。

  这时杨医生告诉张永华,要她到外面买瓶桔子汁,伴着氯化钾一起给潘服下(由于氯化钾对胃有刺激作用,用桔子汁伴服效果较好)。

  已有数月身孕的张永华不得已三步并作二步,急匆匆地跑到医院对面的商店买桔子汁。已是凌晨的街上行人稀少,商店门面紧闭,张永华鼓足勇气一家家敲打店门,终于一家小商店的门面被敲开,一位老板卖给了张永华2瓶桔子水。

  汗流浃背的张永华跑回急诊室,杨医生又突然想起什么,吩咐张永华再去买一次性纸杯。心急如焚的张永华再次转身奔出急诊室,再去敲打商店店门。等再次回到急诊室,宝贵的30分钟已经悄然而逝。张永华哪里知道死神的脚步已经逼近自己的丈夫。

  凌晨4时45分,张永华给丈夫伴着桔子汁喝下了3支氯化钾,但潘仁松一喝下去便吐了出来,几分钟后,杨医生再让喝2支氯化钾,此时潘仁松连喝氯化钾的力气也没有了,灌进去的氯化钾顺着嘴边淌在了床上。

  从家中赶来的潘仁松朋友孙世林见潘仁松痛苦难耐,喂进去的药水边喂边吐出来,医生和护士则站在一旁闲聊,若无其事,非常心急。一摸潘仁松的胸口,潘仁松的心在狂跳,连忙催医生赶快抢救,医生仍称要等化验报告出来才行。

  5时10分,血钾化验报告出来为1.07(正常值为3.5-5.5),属于严重低血钾症。此时,见到报告的杨医生开始采取抢救措施,但为时已晚,任凭医生怎么对潘仁松进行心脏按摩、心肺复苏抢救,均无回天之力,死神已经降临。

  可叹的是,一直在合肥贩卖蔬菜的潘仁松,最近心情还很好,因为妻子张永华今年5月怀上了孩子,他就要做爸爸了。看着丈夫就这样撒手归西,张永华悲痛万分。她不明白为何在省立医院两次看病会如此大相径庭?她不明白为何在省立医院看病要看医生的脸色行事?

  潘仁松的死引起了家人及其亲友的强烈愤慨,在场的病人及其家属也议论纷纷,要向医院讨个说法。于是潘仁松家人,将尸体停放在急救室拒绝搬走。

  医院见状随即派来了保卫科陶科长及医务处主任鲁朝晖。

  医患双方及警方手中的救治记录

  潘仁松的亲友要求省立医院将潘的诊治及死亡经过记录下来,经有关部门见证、医院盖章后再作善后处理。在警方的调解下,省立医院医务处的鲁主任将现场情况写了下来,由医患双方代表及派出所汪所长等人在书面材料上签字作了见证。

  记者获取的这份“潘仁松就诊经过陈述”,记录于2004年8月3日上午10时50分,由合肥市公安局三牌楼派出所的两位警官、省立医院医务处的鲁朝晖主任、死者的3位朋友在场见证,并由省立医院医务处加盖了公章:

  “患者潘仁松于2004年8月3日晨4时19分送到省立医院(当时患者本人电话通知孙世林,孙有电话时间记录)。值班医生杨振宇当班,对患者家属提出尽快抢救的要求不理不睬,冷漠视之。4时25分孙世林赶到医院,他看到医院没有采取任何抢救措施,随即也要求医生尽快施治,直到5时15分左右,看到病人四肢乱蹬,出现即将死亡症状时,医生才开始按心脏,约半小时病人死亡。以上就是当时的事情经过。”

  院方不承认医疗事故

  然而8月5日,省立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向潘仁松家人出具了讨论意见。意见中只字未提省立医院延误诊治的责任,同时要求潘仁松家人同意对尸体进行解剖,并提出1、希家属提供病史资料。2、低血钾严重程度罕见,疾病发展异常迅速难以预料和估计。3、诊治及抢救过程未违反诊疗常规。这令潘仁松的家人大失所望。他们要医院对以下几点予以明确答复:1、医生为何没有给病人做身体检查?2、医生为何不对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3、为何不给病人做静脉通道?4、家属明确告知医生病人为低血钾,医生为何仍不采取抢救措施?

  家属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医疗责任事故,不需要进行尸体解剖鉴定,抢救过程已有书面材料证明。

  8月6日,死者家属打着横幅到安徽省省政府上访,要求尽快进行善后处理,有关部门便召集省立医院、安徽省卫生厅医政处、死者当地政府多方进行协调处理。

  就在协调处理过程中,当晚6时许,省立医院的十多个保安,来到医院门口,扯掉横幅,并对静坐在省立医院门口的潘仁松的二位堂姐等家属拳打脚踢,路过的行人见状非常气愤,纷纷谴责野蛮行经,多位过路群众主动为被打的受伤者签名作证。

  静坐家属再次被保安群殴

  合肥几家媒体到省立医院门口采访了潘仁松家属之后,无疑触怒了省立医院。8月10日上午8时,前来讨说法的潘的亲属刚到医院门口坐下,只见医院保卫科陶科长带着20余名保安,一拥而上,拳打脚踢。

  潘的弟弟被殴后,异常气愤,想撞墙而死,被随后的家属拉住,他悲愤中,随手打破急诊室门玻璃,寻求断脉而死,顿时血流如注,惨不忍睹,被家属送到院内抢救。

  8月11日下午,记者前往省立医院采访,该院门卫称了解此事的医务处鲁朝晖主任外出,其他领导不了解情况拒绝记者进入医院行政办公大楼。记者回到旅店后致电省立医院医务处,该处一位女同志接电话称,鲁主任外出开会去了,记者留下自己手机号码,要求鲁主任回来后与记者联系,但至今未得到鲁主任的任何回复。至发稿时,此事件尚无进展。

  省立医院延误救治时间导致病人死亡以前就曾经发生。1999年12月19日,安徽省肥东县2岁幼儿李磊在安徽省立医院急诊4小时40分钟,辗转于急诊室、脑外科、口腔科、CT室,医院未采取有效诊治措施,导致李磊不治身亡,合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曾将该事件鉴定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见本报2002年8月27日报道)

  李磊死亡事件发生后省立医院为了掩饰过错,同样粗暴对待李磊家人。最终此案历时3年,于2002年7月29日经安徽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省立医院赔偿李磊家人共计人民币46000余元。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