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淇谈奥运建设:节俭办奥运是我们一贯原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8:51 北京青年报 |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日前就奥运建设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从北京接过奥运会会旗的那一刻起,世界的目光转而聚焦中国的北京。在未来的4年里,北京将如何实现对世界的承诺?将以何种方式来展示我们古老民族参与国际现代事务的能力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日前就公众关心的奥运建
节俭办奥运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 新华社记者:奥运场馆建设和节俭办奥运是近来舆论关注的热点。提出“节俭办奥运”是否会影响北京的奥运场馆建设? 刘淇:对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关心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办好北京奥运的期盼之情。广大群众的这种心情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也是一种鞭策,要求我们始终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实际上,我们在奥组委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方针,而且在近三年的实践中也始终遵循了这一原则。 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筹办奥运当然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在2001年12月13日第29届奥组委成立大会上,我们提出2008年奥运会要实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要坚持五个方针,其中之一就是贯彻节俭办奥运的方针。要节省投资,注意经济效益。奥运场馆设施的选址、规划和设计既要符合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采用临时设施,节省建设投入。 新华社记者:几年来,节俭办奥运的方针是怎么落实的? 刘淇:我们要求将“节俭办奥运”的方针贯穿于奥运筹办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首先,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在奥运场馆建设中,政府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社会投资占到了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主要新建的两个大型项目中,游泳馆是由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共同捐款建造的;主体育场的投资政府和业主各占一半。其他项目的投资都是企业联合体进行公开竞标,然后投资、运营。这种机制对控制投资规模和赛后利用都有好处。 第二,在场馆建设布局上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避免赛后人去楼空。在场馆的规划布局安排上,一些场馆安排在大学建设,一些综合体育设施规划在运动场比较少的地区,使这些场馆赛后可以成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新建和改建的场馆包括大学内的场馆设施都要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 第三,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能维修就维修,能搞临建的就搞临建。北京市对体育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北京市各系统、各单位体育设施资源非常丰富。节俭办奥运,就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比如网球比赛,体育局已经有了一个网球场地,够用就不再新建了;有的体育场刚刚整修完,适当加以改造,增添一些临时设施,就能够满足需要,也不用新建。有些场馆的设施不够齐全,可以搞一些临建。通过这些办法,实现节俭的原则。 第四,坚持规范的投招标机制和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我们在奥运场馆建设的程序上采取了非常健全、严格、国际化和规范化的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所请评委和招标对象国内外都有,各项工作公开和透明,保证了投资效益和工作质量。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严格的管理、监督、审计制度。工程质量出了问题,浪费更大。所以,在奥运场馆建设中要严把质量关,科学安排工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审计监督,实施“阳光工程”,实现“廉洁奥运”,对设计、施工各个环节加强监管,防止发生腐败现象。 雅典奥运会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通过对雅典奥运会的考察,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刘淇:这次到雅典感受到希腊人民对中国人民非常热情、友好,他们很关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考察中感受很多,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首先,希腊人民和政府通过共同的努力,将工期抢回来,完成了奥运筹办的各项工作,为百年奥运回到故乡创造了条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其次,希腊抓住了举办奥运的历史机遇,办了一些过去长期想办而一时办不了的事。比如修建了跨海大桥、城市铁路、新机场、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使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三,充分展示了古老文明的巨大魅力,将“奥运回家”的理念表达得十分充分,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我们充分挖掘和实践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很有启发。 第四,组织工作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许多成功做法。在交通方面,设立了奥林匹克专用车道,非常有效。此外,一些特色项目,如激流回旋,为赛后市民的娱乐生活提供了新场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非常重视资源充分利用。比如,将旧机场改造为击剑和篮球场馆。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雅典奥运会是北京学习的好机会,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把北京奥运会办好。 及时调整优化建设方案才能更好地 落实节俭办奥运方针 新华社记者:奥运场馆建设工程的计划为什么要进行调整? 刘淇:8月12日在雅典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6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全会和罗格主席对北京筹办工作的进展包括奥运场馆建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国际奥委会同意我们的场馆进度不一定那么快,2007年完成,能满足测试要求即可。工程完成早了,还要支付维护、贷款、财务费用;工程慢了,到最后赶工期,不仅会出质量问题,也要多花钱。所以我们对场馆建设的安全、质量、功能、投资、工期要进行统筹考虑,才能既满足奥运赛事的要求,又能够做到节俭。 奥运场馆建设是科学,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民主、科学决策,越是重大和有创新的项目,越需要科学、慎重,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节俭办奥运不是不要精品 新华社记者:有人质疑既然要节俭办奥运,还能建奥运精品吗? 刘淇:节俭办奥运并不意味着降低工作要求,建设少量精品也并不意味追求奢华和浪费,坚持节俭的原则与建设奥运精品并不矛盾。办奥运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办好奥运会,应该在奥运史上留下中华民族的精品。 新华社记者:现在有些人提出,为什么我们的项目方案采用的都是外国设计师的?是不是崇洋? 刘淇:最近在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重温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倍感亲切。对外开放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奥运筹办工作中,也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认真汲取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教训,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设计、施工、管理理念,积极引入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在加强国际合作中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实现高水平的奥运筹备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允许外国建筑师参与投标,对提高北京的建筑设计施工水平很有帮助。这一阶段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采用国际通行的招标办法,谁的方案好就用谁的,才能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才能做到少投资、出精品。 文/新华社记者 王树成 刘江 作者:王树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