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油就这样流向餐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08:45 法制日报 | |||||||||
伪劣油就这样流向餐桌 本报记者 潘从武 吴亚东 本报通讯员 崔雪春 近日,本报记者接到一名男子打来的匿名电话:“你们对炼制家畜油不陌生吧,都是用乱七八糟的内脏和有毒淋巴组织炼制的!”这名男子始终不愿意留下电话号码,也不肯说
炼油厂藏身屠宰场 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喀什路转了几天,找到一条线索,这里的居民都知道一个不公开的秘密:屠宰场附近有几家专门炼制食用家畜油的炼油厂。 在东戈壁屠宰场门前,一道锁链横在面前。 “有啥事?”值班人员从值班室里走出来。 “我们来买油,上次拿的数量不够,再拿一次。”一听是“老客户”,锁链很快解开了。 屠宰场很安静,越往厂区里走,空气中弥漫的腥臭味就越大。转过几道弯,屠宰场最北角的一排临时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简易棚子下摆放着所有的炼油设备:两口大锅,大量装涂料的空塑料桶,里面装满了腥臭的家畜油。 看到陌生人,中年老板误认为是客户来了。记者表明身份:“我是克拉玛依建筑工地的,想买一些油给民工炒菜吃。听朋友说这里油价比较便宜,准备大量购买。” 光着膀子的老板听完,带头来到炼油车间,里面摆放着十几袋刚收购来的烂肉渣,血水流了一地。 “这种油的价格多少钱?” “提价了,每公斤4.8元,以前只要3元钱。”老板说:“原料收购价格上涨了,每公斤要1.5元左右,平均3公斤才能炼制出1公斤成品。” 老板表示,价格涨了以后销路没有以前好了,每天产量才100多公斤,如果想要价格还可以优惠。他指着墙角那些装涂料的塑料桶说:“最低价,每桶220元。” 看到记者皱起眉头,老板赶紧说:“你放心,我们这里已经经营6年了,来的大多是老客户。如果有问题,卫生部门早就找上门来了,你看,我们这里还是很干净的。” “现在天气热,万一你们用乱七八糟的腐肉炼制食用油,民工吃了容易闹肚子,我们要亲眼看看炼制过程,如果满意,准备买500公斤油。” “每天早上到外面收购原料,到了上午11时左右才开始炼制,这个时间你过来看看,包你满意。”老板笑着说。 记者亲历家畜油生产 再次来到东戈壁屠宰场,院里炼油厂的烟囱冒着黑烟,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在这里,两口大锅是炼制家畜油的主要工具,购买来的原料被一股脑儿地扔进去,苍蝇循着味道盘旋不肯离去。 工人们汗流浃背地站在锅边,用铁锹不停地搅拌里面的原料。 或许是有外人在场,老板并没有给炼制的原料里添加其他东西。他一边解释,一边随手将地上丢弃的肉渣扔到锅里。 “这里有没有放淋巴这类有毒的东西?” “这些东西免不了要丢进锅里。”工人不假思索地说。 “我们收购的原料都是好的,不添加任何东西。”老板的儿子接过话茬。 据知情的工人说,每天炼制的家畜油产量在旺季能达到500公斤左右,从外面收购来的动物脂肪,里面甚至还有粪便和各种垃圾,为了防止腐化变质,炼好的油里还要加入火碱水。 炼制的家畜油出锅了。一个工人拿着粘满油垢的水桶走过来,用水瓢舀出上层翻滚的油,经过筛网过滤后倒入高处的过滤器。另一个工人在下面打开水龙头,油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皮管流入涂料桶。 老板说:“如果不告诉你,你知道这是什么油吗?这个比色拉油颜色还好,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你们放心好了,我们做饭也吃这个油。” 一桶桶所谓的食用“色拉油”就这么生产出来了。 据了解,锅里剩余的原料,还要二次炼制成为工业油,油渣则当作饲料卖掉。 第三次来到炼油厂,记者拎着一个5公斤装的油壶:“老板,我们准备大量采购你们的‘色拉油’,先买一点儿试用一下,看有没有异味或危险。” 老板打来5公斤油,趁他到里屋开收据时,老板娘一再嘱咐:“千万要注意,炒菜前一定要把油多烧一会儿,炒完菜后不能当熟油浇在菜上,那样有味道。” “环境这么差,没有人来检查吗?” “咋没人来过!前年有人举报,管理部门曾经来检查过,缴完罚款就没事了。” “怎么没看见营业执照?” “这里位置偏,办营业执照有什么用呀?” 家畜油流入建筑工地 东戈壁屠宰场值班门卫一再提醒记者:千万不要买这些油,如果吃后中毒了,都没有办法抢救。 屠宰场的工作人员说:“一般情况下,每天都从凌晨开始宰杀家畜,天亮时,炼制食用油的客户就来了,家畜身上的肠油,还有一些废弃的下脚料,他们全部都要。生意好像还挺好,经常能看到有人开车来买油。” 据了解,这种“色拉油”除了流入工地以外,还流入了一些食品黑作坊。他们利用这种廉价食用油,制作出价高质差的食品,无形中降低了成本,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此之前,工商部门曾多次查处过黑作坊。他们所用原料都是最廉价的,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只要不把人的命吃出问题,其他没有任何问题。 据知情人说,像这样的黑作坊不仅仅盘踞在乌市东戈壁屠宰场内,在其他城乡结合部同样隐藏着很多用肮脏原料炼制食用油的厂家。现在各个黑作坊的生意都不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至少有200余吨这种“色拉油”源源不断地流入新疆疆内一些建筑工地。 卫生部门捣毁黑窝点 8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两级卫生监督人员对乌市东戈壁屠宰场炼制伪劣油的作坊进行了突击检查。 检查人员一来到东戈壁屠宰场大院,就被一股股恶臭熏得想呕吐。在一家小作坊内,两口大铁锅咕咕嘟嘟冒着热气,里面正在炼油。 作坊老板说,这些油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用作化工原料和动物饲料。按品质不同,每公斤的售价从2.5元到4元不等。“谁愿意花4元钱买你的油作动物饲料?”对于卫生监督员的反问,老板无言以对。在另外一家炼油作坊,作坊老板说:“油是发往库尔勒的。”并拿出一张今年1月30日就已到期的向新疆库尔勒某饲料厂供货的合同。卫生监督员在该作坊肠衣车间发现,工人们在加工肠衣时,用的竟然是工业用盐。 检查人员当场对以上两家黑作坊生产的伪劣油进行了销毁。 乌市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调查,这两家黑窝点炼制的伪劣油已经流向乌市工地食堂和小炒餐厅,因此下一步将对建筑工地和小餐馆进行食用油来源的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