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棋盘中国该怎么下? 对美国战略新思维的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18:07 南风窗

  2004年夏,燠热,太平洋气氛诡谲。

  中国大陆解放军东山岛演习,首次锁定争夺台海制空权;台湾举行“汉光二十号”演习,从4月持续到11月,是历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美国进行“夏季脉动2004”军演,动员7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占美国现役12艘航母的半数以上),在五大海域同时举行;俄罗斯则将5000官兵、600辆坦克,配合以空、海军,从欧洲地区,跨9000公里,投放到远东地区
燃烧战车火爆玩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是谓“机动——2004”演习。

  这些“巧合”,难免令人产生一些山雨欲来风满楼,战鼓频催动地来的感觉。

  更令人关注的是,8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未来10年,驻欧、亚部队减少7万人,并进行全球战略的重新部署。美国这一动作,意味着全球的战略形势与格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预示了美国已初步完成了为因应后冷战及反恐需要而产生的新世纪的全球战略思维。

  对美国战略新思维的观察

  “夏季脉动2004”可以孤立起来看,但它的操作与意义,必然在相当程度上是美国全球战略新思维的组成或延伸,那么,美国全球战略的新思维又是什么呢?

  任何战略的建构,作为第一步,必须是先确定对象,也就是假想敌。上个世纪冷战时代,美国的敌人最初是苏联与中国,70年代后,联中对苏,苏联成了唯一的假想敌。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敌人”曾有一段“空窗期”,但没多久,随着共和党小布什当选总统而纷纷占据要职的新保守主义者,很快地就“找到”并确认了新的对象:中国(中国威胁论),并另在中国之外,加上了一些美国视为邪恶者的其他国家,合而为7个,称为“邪恶国家”(美国的“核武态势评估报告”),分别是: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利比亚、朝鲜、中国、俄罗斯。“9·11”事件发生,除了当时多加了一个阿富汗外,名单基本不改,因美国认定恐怖分子即与其中若干国家有关。

  其次,是战略。在苏联是美国头号敌人的时候,双方的战略均是“后发制人”,但“保证相互毁灭”,即所谓的“恐怖平衡”。20世纪80年代,美苏进行限武谈判,1991年苏联解体,“相互毁灭”的压力稍减,尽管如此,美国仍积极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以俄、中为假想敌,但直到此时,仍属“后发制人”。小布什执政之后,新保守主义当权,不但开出邪恶国家的名单,而且提出“先发制人”的新战略思维,并付诸实施,2003年的进攻伊拉克,即为代表作。

  “9·11”的发生,使美国阶段性地加重了对付7个邪恶国家中有关恐怖分子的力度。很讽刺的,在这方面,美国还不得不跟其中的某些“敌人”在反恐上进行合作。

  中国在这一群所谓的“邪恶国家”中显然有其特殊性,它不但规模大,综合国力强,且国势蒸蒸日上,正在快速崛起之中,而且显然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特别是台湾与日本,存在着发生碰撞的可能。这个正在动态发展中的形势,自然不会为美国的战略新思维所忽略。

  另一方面,除了苏联解体外,欧洲结构也出现了变化,老欧洲(德、法)与美国的矛盾浮现,美国与新欧洲(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的关系则堪称良好。

  以上形势的变化,导致美国在战略上的另一新思维是:重亚甚欧;在欧洲,则是由西向东(美将驻欧海军司令自英国移往意大利,另将驻德空军F16一个大队172架调往土耳其)。另一方面,虽减少在韩驻军,但却强化美军在日本及关岛的角色与实力。

  最后,则牵动到战术的调整:减少对海外固定基地的依赖,全方位强化美军在全球空间中的机动性(积极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目前规模38万人,可在96个小时内将一个旅投放到全球任何一地)。

  大棋盘:中国该怎么下?

  将中、俄同列入美国邪恶国家名单中的“核武态势评估”曝光之后,俄罗斯政府的发言人被记者问到时回答,“一切都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我们有我们的对策!”看来,俄罗斯有老谋深算的一套。那么,中国呢?这20多年来,中国“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力求“韬光养晦”,最近则提出“和平崛起论”,以图化解国际间挥之不去甚至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但显然,外在形势的变化并不以主观的意志为转移,尤其是如前所云,美国新全球战略思维的浮现,反映出美国已开始采取有针对性的,更积极主动与机动的全球布局。作为对手,中国该如何下这盘棋?

  中国肯定也需要建构出一个宏观、可操作又足以确保中国最大利益的大战略,相信中国的战略智库也都在作这些方面的努力了。在此,作者亦愿提供几点看法,或有助于集思广益。

  (一)“反恐”或“抑中”的误区

  针对美国的撤军与调兵行动,分析家流行一种论点,认为美国的布局主要还是侧重于“反恐”。

  美国现阶段的头号敌人当然是恐怖组织,美国在欧洲的新布局很明显地更逼近东欧、南欧、高加索及中东,从这个角度理解,更有利于反恐,这是不错的。但需要指出,反恐的布局与针对中、俄两个敌人的布局不必然是矛盾的,甚至可能是相辅相成的。一如下围棋,妙著通常是既有利于吃子圈空,也有利于全局大势的营造。

  中国必须有彻底的认知,只要:(1)中国继续崛起;(2)美国新保守主义(又称“新帝国主义”)的鹰派继续当权,中国就绝不能有侥幸之心,以为可以不成为美国的敌人。就此而言,讲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的俄罗斯,看来显得更为冷静、冷酷而成熟。

  中国得避免掉入这个误区。

  (二)台湾问题的“战略高度”

  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最大的矛盾,众所皆知。但台湾问题在中、美两国的战略思维或架构中,却有着不同的高度。

  就中国而言,台湾问题是涉及主权完整与否的统独问题。主权问题当然不能含糊,但最多就是主权问题了。

  就美国而言,台湾问题无关主权,但却关系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甚至是美国能否坐稳全球霸权的巨大利益。台湾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相关,很容易了解;但台湾为什么竟然与美国能否坐稳全球霸权的巨大利益有关,或须作进一步说明。

  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基本理念是美国必须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权,绝不能容忍任何一国对它构成威胁或挑战。如中国持续崛起,对它形成了威胁或挑战,自难为它所能容忍,必欲排除此等可能,则最有效的手段,即是两岸爆发军事冲突,造成两败俱伤,一劳永逸地铲除了中国崛起的契机。

  所以,台湾问题在中、美两国的战略高度上是不一致、不相等的。这样的差异,理论上有可能使中国新世纪的战略思维变得被动与保守,有必要提醒,并加以调整。

  一种尝试性的思维是,台湾问题的意义不仅在于统独或国家主权的完整,此一问题的妥善彻底解决,更应攸关到:(1)中国新世纪地缘战略能否出太平洋的问题;及(2)100多年来,中、日这两个对头有无可能因两岸的统一,从而冲击到日本的地缘战略,最后导致两国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变的问题。

  再以围棋为例。台湾固一子耳,但此一子之得失,影响的却不仅是一目的出入,极可能是全盘的输赢胜负。

  (三)硬战场与软战场

  美国军力之雄,举世罕有其匹,当然,中国亦非弱者。面对美国这个超级强权,中国除了注意军事对抗这个硬战场之外,很有必要更多地注意金融战争这个软战场。

  美国军事力量全球第一,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其领先的差距或程度,若与美国的金融实力相较于所有对手的领先差距或程度,恐怕逊色多矣。这一点,世人在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中的印象应很深刻。硬杀要对付,软杀更要警惕。

  美国在对付阿富汗、伊拉克或朝鲜时,因对手国的经济水平与经济体质,金融杀手无用武之地。对付中国则不然,(1)中国与全球经济接轨了,且接轨程度越来越高;(2)中国经济实力强大;(3)但中国金融实力极为脆弱,是中国最大的罩门。中、美不对抗则已,一旦对打,美国绝无舍此一实力差距最悬殊之处而不下手的可能。中国新世纪的全球战略思维必须及早警惕并有妥善国应之道才好。

  (四)新人民战争

  孙子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又说:“攻心为上,攻城次之。”都在表述一个道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固然复杂,其中又纠缠到台湾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都感觉战争不再是一个不现实的可能了。有没有可能终于还是可以避免呢?理论上是有的。就是改变人民的观念,争取更多人民的认同与支持。这里的人民,指的是(1)台湾人民;(2)美国人民;(3)以及各国人民。

  中国要和平崛起,中国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要与人为善,中国不会是一个威胁者,反而会是一个贡献者。凡此立场,及根据此一立场采取的所有努力,应该让台湾人民、美国人民、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然后让他们去改变他们的政党与政府。这是一条长路,可称为“新人民战争”,值得走,而且必须走。如此作为中国新世纪战略思维的组成部分之一,或才真正有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石齐平(香港)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