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此“软政绩”要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08:51 河北日报

  某县3年前在科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了深入基层、与群众“三同”活动,要求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每年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时间不得少于30天。此举得到当地传媒的广泛宣传,并当作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3年时间过去了,尽管还有少数单位在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提起“三同”,但曾普遍受到好评的这项制度实际上已悄然消失。

  无独有偶,始于某市一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制度,也曾受到社会的广泛好
燃烧战车火爆玩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评,从乡到县到全市,再到全省,一次次被推上媒体的头条,被学习推广。可目前,《民情日记》已处于基本停记状态,即使还有记的,也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

  一度轰轰烈烈的两个典型,或由“热”转“冷”,或“无疾而终”。这样的过程着实让人深思。

  应该说,当初不论是“三同”,还是干部记《民情日记》,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听取民意,督促干部转变作风。但在推广和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少数干部只有哗众取宠之心,没有求真务实之意,脱离实际走形式,做做样子给别人看。其实,现实中,诸如“X长热线”、“XX接待日”、“结对帮扶”等制度,在被推广之前的初始阶段都是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但有些往往只是热闹一阵子,或在推广中走形变样,达不到预期目的。其中,有决策者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因素,有干部主管部门千篇一律、搞“一刀切”的因素,也有被推广者不得要领、被动应付的因素,但追其根、寻其源,都是没有求真务实。

  相对于抓大项目、建大广场、修大马路等看得见的经济上的“硬政绩工程”,有人把一些能产生轰动效应而又不能持久推广下去的“典型经验”称之为“软政绩工程”。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抓经济建设“硬政绩”的同时,也开始热衷于创造“软政绩”。因为抓一项“软政绩”,比抓一项“硬政绩”投入少、成本低,而且常常反响大、见效快,更能抓住上级领导机关的眼球,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软政绩工程”虽然不像“硬政绩工程”那样劳民伤财,弄得群众怨声载道,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表面上看是“为民办事”,实际上是“为己造势”,捞取政治资本,为个人升迁打基础。它除了达到少数领导干部“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的社会效果外,还会在干部队伍中助长形式主义,诱发干部的投机心理,模糊干部的价值取向,形成错误的用人导向。

  创造一个好的经验不容易,持之以恒地推广一个好的经验更不易。不论是创造好的经验,还是坚持推广好的经验,都必须把能不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民才有真,无民则无实。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对一项举措有无实效的最终评判。沈泉涌【相关专题】纵横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