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热点聚焦:“校漂”缘何成为新流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09:0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6:30起床,然后到附近大学找个教室自习,中午在这个学校食堂吃饭,晚上继续在校内自学到深夜,最后回到校园附近租住的那个小屋睡觉。这就是去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刘恒持续了一年的“校漂”生活。

  像刘恒这样的所谓“校漂”族,已经成为全国各高校的一道独特景观。他们毕业了,应该离校而仍然在学校盘桓,或暂时逃避人生的奔波劳碌,或考研谋求更多的机会……。在
燃烧战车火爆玩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高校教室或公共图书馆的自修室里,可以常常发现“校漂”族往来穿梭步履匆匆的身影。

  据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处人员介绍,“校漂”族的出现跟政策有关。2002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的出台,使得高校有了不少把户口留在学校的“校漂”族。

  记者在采访北京多场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时发现,越来越多应届高校毕业生有暂缓就业加入“校漂”族的想法。部分高校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校漂”族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一成以上。“校漂”族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数量不同。一般来说,名校和热门专业的“校漂”族数量较少,而普通学校和冷门专业的“校漂”族相对较多。

  为什么“校漂”竟然会成为一种校园的新流行?从记者对多名在京“校漂”人的走访来看,这跟就业形势不乐观有一定关系,这些人显然把校园作为了就业的缓冲地。一些学校人士表示,从这个意义上看,“校漂”族是可以理解可以宽容的。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选择“校漂”是源于一种朦胧的期望,凸显出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成熟。

  由于关门办学、教育环境闭塞和就业心理辅导的欠缺,致使不少学生无力走出高校教育的象牙塔,在教育跟就业之间的心理衔接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就业求职失败后他们不是屡败屡战,磨砺自己,而是干脆退回学校,所显示出来的是这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脆弱。他们回避就业现实,不愿意直面外面世界的纷纷攘攘,而宁愿把高校当成回避就业风险的“港湾”。他们留恋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自习教室,他们留恋学校周围的生活环境,为头脑中虚幻的明天而在学校等待着。

  他们中有的人其实也找到了工作,但因嫌弃地方偏远或岗位待遇低而放弃了宝贵的就业机会,高不成低不就地也成了“校漂”一员。

  专家表示,“校漂”绝对不是什么“时髦”,恰恰反映出全国高校就业教育的不足。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校园与社会的交接。而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应该及时走出校园,要敢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独自创出一片新天地,不要一味在校园回避。对于能就业而却放弃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形成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观念。至于那些为补充知识而“校漂”的学子,也应该懂得,知识补充或考研其实完全可以在工作单位进行。因为现在不少用工单位对毕业生都安排专门和定期的职业培训,毕业生完全可以利用工作机会积累自己的能力。专家认为,这种跟工作就业结合的知识积累比在学校单纯的书本知识积累会更有效率,更适合人生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李博士甚至认为,单为考研、单为提高学历进行的“漂泊”是没必要的,其结果只能是延迟接触社会实践的时间,坐失工作机会,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应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目前高校里即使是研究生毕业的也有一些还在“校漂”,这足以说明有研究生学历未必意味着理想就业,考研并非滞留学校的理由。

  专家建议,为了帮助“校漂”族调整好就业心态,学校和社会等相关组织应该为他们搭建好从校园到社会的桥梁,举办相关就业择业知识咨询讲座,引导和鼓励他们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找准定位、融入社会。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