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再出新招——— 谁来接“亏本买卖”的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09:12 无锡日报 | |||||||||
本报讯(记者江山)新学年伊始,贫困高校学生的入学费用牵动着人们的目光。一直尴尬地游走于政策和市场之间的国家助学贷款,随着前天新政策的出台而似乎旧尘尽洗:还贷年限延长至6年无疑成为贫困生的利好,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也使为学生信用风险担忧的银行稍稍安心。然而,在学生的掌声中,银行并没有露出丝毫兴奋,一如往常的低调姿态传达出金融界对建立个人消费信用体系的强烈渴求。
推行数年的国家助学贷款,近年来随着逾期贷款不断上升而屡遭“寒流”,目前我市仅有工商银行一家在国家助学贷款的阵地上“孤军奋战”。对这一现状的形成,银行归结为部分贷款学生诚信“水银柱”的下降。这一共性问题受到了教育、人行等部门高层的关注,新近出台的新政策意欲破解助学贷款的难题,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还款期限由原来的毕业即开始偿还、4年内还清,改为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与此同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建立的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 与以往做法不同的是,此次对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实行招投标。据无锡中行透露,目前中行获得了100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独家承办权,江南大学名列其中。但对今年秋季开学后江大是否由其承办助学贷款,相关人士认为,前提是双方在中间业务、项目贷款等方面实行全面合作,如果仅仅提供助学贷款,有些得不偿失。多年来坚持向江大发放助学贷款的无锡工行称,助学贷款逾期率一度较高,但在催讨及学校加强管理后已有所下降,但该行对是否继续提供贷款不置可否。 事实上,银行对助学贷款的忧虑远没有打消。一位银行人士坦言:即使新政策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但因补偿幅度较小而难令银行兴奋,助学贷款信用风险以及人力成本仍令银行发怵。据了解,工行办理的助学贷款极有可能是“亏本买卖”,但由于银校双方实行“捆绑式”合作,校园卡、存款、项目贷款这些“香饽饽”正是支撑这桩“亏本买卖”的平台。这位人士表示,我市高校需要助学贷款的贫困生不下数千人,尽管最终会有银行接这根“棒”,但从助学贷款的政策变化中不难看出,个人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