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将到来的社会主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09:57 瞭望东方周刊 | |||||||||
《超级女声》看似一个歌手选拔赛,实质上却为人们构建了一个破除等级感的虚拟场合 原本打算先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介绍一下《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总觉得,这样的学者不会留意这类“俗气”的“娱乐选秀”,但喻国明教授却欣然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采访——因为这个节目,他也看过。
《瞭望东方周刊》:《超级女声》节目目前非常火爆,收视率节节攀升。作为一个表面仍以“选秀选美”方式展开的电视赛事,你认为这个节目的独特性在哪里? 喻国明:中国长久以来的电视元素,都是按照某种既定的标准精心筛选的,它与我们这个社会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当年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出现后,虽然拍的都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民生活,但毕竟表现主体变成了普通人,让大众感觉亲切。 《超级女声》同样如此。学术界有种比喻,电影需要仰脖欣赏,而电视则是临街窗口。道理似乎简单,做起来未必容易,而《超级女声》做到了,这就是它的独特性所在。 电视容易把很多东西极致化,造成不真实感。有些节目似乎让普通老百姓参与进来,与他们拉近了距离。实质上,出现在银幕上的平民仍经过初级筛选,他们只是带着一个平民的身份,动作、说话方式以及神态仍然还是“电视化”的。《超级女声》在这点上做得很好,它的画面虽然粗糙,却充满真实,着实打破了中国由来已久的“电视标准”的窠臼。 《瞭望东方周刊》:《超级女声》不收报名费,不过问选手的社会背景,这种故意忽略选手社会背景的选秀方式对目前的社会有何意义? 喻国明:中国是一个讲究身份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社会角色,但同时,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角色释放。我们做过一个关于主持人的调查,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不是那种看上去很睿智的类型,而是那种看上去傻乎乎,或疯疯颠颠的类型。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受到身份等级限制之后,在电视机旁的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他们一样平民化的主持人。 同样,《超级女声》看似一个歌手选拔赛,实质上却为人们构建了一个破除等级感的虚拟场合。不过,说到底,这样的节目只是电视节目形态的一个配角,无法成为电视的主流。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超级女声》节目有何不足之处? 喻国明:目前,这个节目不论在现场控制还是其他元素的处理上,都过于简单粗糙,细节处理不够。我认为还可以设立更多有意思的环节,体现更深层次的含义。 《瞭望东方周刊》:《超级女声》的策划人表示,他们搞这个节目强调的是“娱乐平民化”,希望电视节目像打乒乓球一样“全民娱乐,快乐中国”,你对此如何看? 喻国明:我个人认为,《超级女声》与其说是一个电视赛事,不如说更像一个电视行为艺术。它预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社会主张——平民崛起的主张。也许这个节目的策划人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这个节目所孕育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可能是他们始料未及的。《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轶玮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