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融街地下11米路网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01:49 新京报

  高峰时段每小时可分流2000辆机动车,地下遇险情可从逃生通道走出

  本报讯 (记者谢炜)出入高楼林立的金融街地区,你恐怕想像不到,在脚下深达10多米的地底,一个超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已悄然开工。

  记者昨天从市政集团三公司获悉,北京首个大型地下交通路网———金融街地下交通
燃烧战车火爆玩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工程开始浇注主体结构底板,这标志着工程进入全面开工阶段。

  该工程预计于2006年建成,届时金融街地面地下将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该地区车辆将可从西二环、太平桥大街等主干道通过隧道,直接进入各大厦的地下停车场,从而与过境车形成分流,大大缓解该地区地面交通的压力。

  地下路网贯通各大厦地下停车场

  据承建该项工程的市政三公司王总工程师介绍,这个地下交通系统位于金融街核心地区地下11米左右,东连太平桥大街,西接西二环路,南抵广宁伯街,北至武定侯街,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记者从规划图看到,该地下交通系统东部由一条双行线地下通道连接太平桥大街路,西部则由两条单行线地下通道直接连上西二环主路,中间则有四通八达的地下道路连接中心区各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大厦地下停车场。

  该工程主要由四条双向车道的地下道路构成,道路总长约2500米,每条车道宽3.75米,高约5.5米,可容纳两辆轿车或小货车相对行驶;车道两侧还留有1米宽的人行步道,供道路维修人员使用。

  与此同时,在地下行车系统上方还有三条地下人行通道连接起金融街中心休闲区南北两侧及金融大街东西两侧的建筑物,可缓解地面人车交叉的矛盾。

  高峰时段每小时分流2000车辆

  “金融街修地下交通系统的想法由来已久”,金融街控股股份公司贺敏一副总工程师说,这一思路其实是被金融街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给“逼”出来的。

  据相关部门测算,金融街中心区南北两侧的广宁伯街和武定侯街的过境车辆占70%至80%,加之中心区所有车辆的出入境,但该地区现有道路设计存在不足,因此交通压力巨大,经常堵车。

  贺敏一介绍,在高峰时段,从武定侯街进入金融街中心区,至少要排队15至20分钟,而这段路走路也不过5分钟左右。

  地下交通系统建成后,相当于在金融街中心区形成了地面地下两个平行的交通系统,形成既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立体通行网络。“地下交通系统主要能将不同目的地的车辆分流,起到‘削峰’作用,我们估计东西两个出入口在高峰时段每小时各能消化约1000辆地面交通车辆”,贺敏一说。

  据介绍,高峰时段,从西二环路、太平桥大街、复兴门、阜成门进入系统的部分社会车辆也可避峰穿行。

  而其另一个特色是智能化的监控引导系统,据介绍,地下路网设有很多道路指示牌,在每个路口处还设有红绿灯,更为特殊的是还有一个地下交通指挥中心,建成后将与西城交通大队的系统联网,司机在地下停车场或行驶过程中就可通过智能系统的提示得知地下道路及出入口的交通状况。

  地下遇险可从逃生通道走出

  由于地下交通系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一套明确的安全规范。

  “如发生恐怖袭击或火灾等其他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及时疏散,后果将不堪设想”,北京交通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

  贺敏一介绍,在金融街地下交通系统的设计中,针对隧道中人员疏散、消防设施设置、排风排烟规范问题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以这些论证形成的意见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据介绍,在隧道里每隔不远处都安装了消防器材,还设计了人员逃生通道,遇到紧急危险时司机和乘客可弃车步行逃到地面。每隔数米还设置了一处排风送风通道,使地下空气得以流通。在发生火灾时,与众不同的横向排风设计,可将浓烟迅速排到地面,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弥漫到离地下空间路面两米内的范围,为人员逃生提供了时间。

  同时,地下交通系统入口处的设计将避免地面雨水大量下灌,而地下两侧也都设计了排水坑,将流入的雨水汇集于此,并通过排水泵抽到地面。此外,贺敏一介绍,在地下交通系统的结构上也非常坚固,达到了8度抗震能力。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