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海军陆战队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05:52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核心提示

  “这是一支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的部队!”———9月2日,来自4个国家的7名军事观察员和52名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国际问题研讨班的中外学员在中国东南沿海观摩了一场精彩的军事训练表演,留下了这样的评语。这场军事表演的主角就是中国海军陆战队。

casio腕表5.8折超低价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在世界军兵种之林中,海军陆战队是一个非常特殊、声名显赫的兵种。它是由诸兵种合成、能实施快速登陆和担负海岸、海岛防御或支援任务的两栖作战部队。1995年10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观看了海军陆战队参加诸兵种合成演练后,兴奋地给予这支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仗”的高度评价。老将军张震满怀激情地写道:“海军陆战队一般的时候不用,打小仗不用,要用就用在刀刃上!”

  8月,记者来到南海之滨,探访了中国首支海军陆战部队———海军某陆战旅。

  海军陆战队降生:

  1980年在海南五指山脚下成立

  早在1955年,中国海军便在福建成立了海军陆战学校,培养两栖作战指挥人员,并参考国外技术编定了两栖作战教育大纲,同时还设立了若干两栖训练场,以便陆战队员进行战技体能与两栖作战训练。

  1980年5月5日,经过数十年的酝酿,中国海军陆战队终于在五指山脚下的龙州河畔正式宣告成立。它意味着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宽广海域、6000多个星罗棋布的岛屿的中国,从此拥有了与之相匹配的两栖登陆作战部队。

  海军陆战队新兵:

  体能和散打、擒拿、格斗训练

  “演练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演练。”希望加入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志愿者首先必须在陆战队的野外训练基地接受“兽营”式训练的考验,散打、擒拿、格斗、刺杀、硬气功等军事科目,是每个陆战队员必须掌握的。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合格者才能跨入海军陆战队的行列。

  海军陆战队的新兵还必须经过各种形式的严格训练,比如耐高温、耐严寒、抗眩晕等。耐高温训练的标准是在烈日下能顶住3到4个小时的暴晒;耐严寒训练是在零下30摄氏度的野外,仅靠一床棉被一件军大衣过一夜。在泅渡训练中,每人要游3000米到5000米,全副武装负重20公斤要游500米。在越野训练中,每人全副武装负重20公斤奔走5公里不超过20分钟。

  海军陆战队专训:

  被绑“蛙人”水下求生

  新兵在完成第一年的体能和基础科目训练后,第二年开始特种专业训练。每年在气温最高的时节,海军陆战队都要将部队拉到北部湾,接受长达25周的战术基础训练和海上武装泅渡训练,陆战队将这一训练计划统称为“海练”。除了锻炼超过常人的体质,更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海军陆战队战术训练现场,记者看到,军事教练将陆战队员赶下壕沟,然后用机枪向他们头顶扫射,用的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空爆弹,队员们必须本能地趴在地上,听着耳边的巨响。

  潜水训练是锻炼陆战队“蛙人”的特殊训练课目。在海军陆战队的训练营地20米×40米的游泳池中,“蛙人”要根据要求潜入5米深的水下,在一根绳子上按要求的尺寸精确地系上6个结,而后再按教练给的信号将其解开。只有顺利完成这一项目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水下求生”的训练。

  水下求生训练目的主要是使受训人建立生存信心,培养“蛙人”在险恶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行为自控能力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等。训练时,“蛙人”被绑住手脚扔进水里,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浮出水面呼吸氧气。在进行携带氧气瓶潜水训练时,教练常常会拔掉“蛙人”的氧气管,或关掉供氧旋钮,或扯掉氧气罩。这是训练“蛙人”在水下换气的技巧,“蛙人”们必须自己解决在无氧条件下的生存问题。

  海军陆战队女性:

  赢得“两栖霸王花”美誉

  两栖侦察队是海军陆战队的“队中之队”,他们担负着潜入敌岛侦察、突击等特种任务,比起其他一般队员来,他们的身手更加不凡。而在这个尖刀的刀锋上,也闪耀着中国女性特有的风采———1995年6月,海军女子陆战队正式成立,隶属于两栖侦察队。训练场上,女队员同男队员一样跳台阶,跑楼梯,练单双杠,越野拉练;她们同样要学会擒拿格斗、潜伏捕俘、抢滩登陆、荒岛生存。如今,她们已经赢得了“两栖霸王花”的美誉。

  据中国青年报杨得志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