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州中小学生遭遇“入学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13:36 汉网

  最近几天,是河南郑州市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不少家长还在为孩子入不了学而东奔西跑。

  新学期,不仅郑州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适龄儿童入学难,记者了解到,青岛、汕头、宁波、合肥等城市也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百万免费礼品等你拿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教室里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记者在郑州市南阳路一所小学采访时,一位教师抱怨说:“300多个孩子塞到4个班里,教室里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据了解,郑州市城区多数小学一年级的班额都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每班45人的标准,去年郑州市小学平均班额为57人,今年有些地段的小学班额甚至达到80多人。对此,郑州市伊河路小学校长张新民忧虑地说:“这样大的班额,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郑州市教育局介绍,近年来,随着郑州城市框架的拉大,大量居民小区的兴建,外来人口的涌入,市区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大量增加,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今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城市就学的政策。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金水区和二七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4万人,无疑更加剧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郑州市建成区共有93所小学、56所初中和56所高中,都是大班额、超负荷运转。按目前的人口状况,郑州市缺少30个标准班规模的小学21所、初中14所、高中9所。

  “择名校而居”的“教育移民”加剧了局部入学难。“去年9月,郑州市户籍迁入放开后,交4元钱,5分钟就可以迁入一个户口,教育资源调整怎能跟上这样的节奏?”郑州一所知名小学校长诉苦:“按片分,我们这一片常住居民适龄儿童也就是300多名,可是开学前,迁进来的适龄儿童几乎翻了一番。新生报名时,光核对户口本不行,还得看房产证,没房产证的,只能缓发《报到通知书》。”

  房地产商承诺不兑现

  据郑州市教育局调查,自2000年至今,郑州市区新建住宅区建筑面积1700万平方米,约新增外来人口77万人,6至17岁学龄人口增加了16万人。仅2004年郑州市107国道两侧新开工的住宅小区建设面积达到450万平方米,未来两三年内,又将带来4万多名学龄人口。几年之内,郑州市新增约20万学龄“移民”。

  住在金水区一居民区的刘先生说:“房产商卖房子时承诺小区里要建学校,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校没有建,小区里的孩子不得不每天坐着公交车奔波到几公里外上学。”

  早几年,郑州市政府就规定:旧城区改建住宅小区,要按照核定的新增住户,由开发单位出资对学校进行扩建;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应同步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由于缺乏监管,这些规定几乎都未兑现。

  不能“改善教育设施就‘哭穷’”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近6年来,郑州市人口增长了近百万,而郑州市财政投资新建初中5所、高中4所,小学未新建1所。

  近年来,郑州市教育部门建新校的费用全靠本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教育费附加和学校自筹资金。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郑州市教育局所属学校的基本建设外欠账已超过7亿元,已“透支”到2008年。

  教育局一位干部介绍,以前政府不投入,学校还可以通过收费自筹资金来扩建学校,随着对教育收费的控制,学校就失去了基建投入能力。

  郑州市一所名校的一位资深校长称:“入学难是个老问题了。前些年集中反映在高中和初中入学难,如今又扩大到小学,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河南省教育厅一位处长认为,有的地方修超宽马路、建大广场、搞亮化工程舍得花大钱,一说建学校,改善教育设施就“哭穷”。

  根据城市规划,2020年,郑州市城市人口将达到500万人,依此推算,郑州市平均每年新增教育人口3万多人,这就意味着,每年需新增小学341个班、初中211个班、高中166个班。教育界人士担心,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按目前的状况运行,“上学难”将会变为更大的问题。(记者王恒涛郭久辉)据新华社郑州9月4日电(来源:长江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