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廿年看教师·地位:昔日“臭老九”今日“最羡慕”(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16:26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跳槽成风已成历史,尊师重教风回社会 本报记者 郝婧羽 这几天,各高校陆续开学。在某师范大学新生报到处,记者看到这样一幕:几位家长熟稔地打着招呼!一问才知道,他们本身就是教师,互相早已熟识,如今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希望子承父业。广州某中学的廖老师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三代教师从全家反对到集体支持 廖老师一家三代都是老师,但三代人却各有各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廖老师刚刚高中毕业,想进学校当老师,结果遭到全家反对。身为大学老师的父母在“文革”中饱受迫害,他们情愿女儿“下乡”,也不愿她做“教书匠”。虽然廖老师最后还是选择自己的所爱,但父母为此和她闹了很久的情绪! 去年,廖老师的女儿俊娃也要考大学了,“家庭会议”上,全家一致支持她考师范,曾经反对女儿当老师的外婆最积极:“现在老师和原先可不一样了,走到哪里,谁都要高看一眼!”最后女儿报考了一所著名的师范院校。“家人的想法变了,是因为老师的社会地位变了。”廖老师欣慰地说。 职业选择从纷纷跳槽到争相回归 20年前,因为薪水低、福利差,甚至连基本的住房、医疗问题都得不到保障,教师一度“跳槽”成风:“下海”经商、跳进政府机关、转行进大企业,是当时大多数教师向往的事情。教师职业没吸引力,师范院校招生也困难,只要是师范,就连全国重点也要靠补录才能招满计划数。为了吸引生源,当时教育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外省考生报考广东师范院校,毕业后可安排留在广东工作。 而今天,事情倒过来了。教职成了职场上的“香饽饽”。就说不久前,广州某小学招聘三名教师,结果应聘者超过了30人;广州一所中专招聘教师,引来全国100多人应聘,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财务总监;师范专业近年也成了许多成绩优异的考生争相报考的对象;原先“跳槽”、“下海”的老师现在又想方设法要求回归学校。 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这样总结教师这一职业40年的变化轨迹:上世纪60、70年代,老师是“臭老九”,不仅没钱,就连想得到公正的待遇都很难;80年代,“读书无用论”盛行,老师仍然不被重视;90年代,“下海”成风,不少老师“跳了槽”;而今,老师被称作“阳光下最令人羡慕的职业”。2003年广州市团校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曾对随机抽取的500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7.8%的学生认为老师现在的社会地位较高!种种事实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尊师重教多少反映城市文明程度 社会地位的提高,经济收入是基础!为了改善教师的待遇,政府规定:教师收入与公务员看齐!教师的待遇得到了保障,如今一名中小学高级教师月薪达3000-4000元;即使是刚刚毕业的师范生也有2000多元;而大学教师月薪过万元也不是什么希罕事了,许多老师不但有了“房子”、“票子”,而且还有了“车子”。 除了经济基础以外,教师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在全国、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教师都占有一定比例,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大大提高了;每年的教师节都会隆重表彰、奖励一大批优秀教师……一位老教师由衷地感慨:“房子解决了,收入提高了,工作也有人肯定了,社会地位自然上去了!” 经济越发达,知识就越重要。当“知识就是财富”、“科技就是生产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时,社会就会越来越意识到老师的作用和价值,由此愈加尊重老师,因此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越懂得尊师重教。一位多年研究教育问题的专家由衷地指出,“尊师重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晓航/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