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考上研究生(二):三轮车夫市场巧遇良师(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21:26 新华网 | |||||||||||
山东来连靠蹬三轮车给人拉货打工的郭荣庆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事儿经本报报道后,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昨天,本报邀请了9年多一直对郭荣庆的人生和学业起到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的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瀛文风先生和郭荣庆一同来到本报。郭荣庆的好学精神很像当年的瀛文风 瀛文风先生说,一想起1995年他初次见到郭荣庆时的情景,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年轻时为读书而遇到的种种困境。瀛文风今年54岁,他的父亲瀛云萍今年94岁,是爱国将领张学良的部下和密友,是在“西安事变”后被南京政府扣押的7名张学良亲近者之一。解放后,瀛云萍老先生转向治学,国内许多高校通用的民族史和历史地理教材都是瀛云萍老先生著作的。 瀛文风先生这样的家庭背景,自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在劫难逃,父亲瀛云萍老人总计被判刑12年,当年刚16岁的瀛文风只能和一个妹妹守着那个已经不像家的“家”。当时,各个部门甚至民兵组织和群团组织都有权抄瀛文风的家,他们常常在半夜里敲门抄家,瀛文风最心疼的就是家里多年的藏书被抄得 一本不剩。瀛文风渴望读书,于是,他只好求图书馆的一个朋友,在下班前把图书馆的书偷借出来给他看,第二天早上再在上班前还回去。就这样,瀛文风在16岁那年把世界史、中国史、高等数学甚至音乐基本理论、中医药学等书籍都看了一遍,他还会作曲配器。瀛文风更加热爱外语,他精通英、德、俄、日4门外语,都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偷着学的。那时,我市许多知名外语教授都被打倒,瀛文风都是趁着晚上到一些教授家学习,他在屋里学习,外边有人放哨,就像做贼一样。但许多教授都很感动,因为那时有一个如此好学的年轻人已经很不容易了。后来,他到大连电线厂从事烧锅炉工作,诸如大连铁路分局、大连乳品厂等许多在特定业务上需要翻译外文资料的单位竟慕名来找也就20岁左右的瀛文风搞一些翻译工作,当时,瀛文风翻译的外文资料有两人高。1978年,瀛文风终于能正大光明地学习了,他考上了大连工学院。1982年毕业时,凭借外语优势,他被国家计委为培养我国高级外语人才专门办的一个常年培训班聘为老师。后来,瀛文风还为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的一些会议当兼职翻译……瀛文风迎来了他学习的春天,同时也是事业的春天。他常含着眼泪辅导郭荣庆 与郭荣庆交往的一些事情,瀛文风比郭荣庆记得还清楚。瀛文风告诉记者,郭荣庆把他俩相识时的地点和郭荣庆看的书的名字记错了。事实上,他俩不是相识在民权早市,而是相识在大同街的卖旧货的市场。郭荣庆看的也不是有关“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书,而是《资本论》。当时,瀛文风很惊讶,一个农民打工仔竟然敢看《资本论》!于是,他问郭荣庆:“你能看懂吗?”郭荣庆说能看懂。瀛文风就问郭荣庆:“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等价交换?价格和价值的区别是什么?”郭荣庆回答不上来。瀛文风说:“你看《资本论》还太早。”但郭荣庆说:“我读书是要为国家做大事。”瀛文风于是又问:“那你还爱好什么?”郭荣庆说:“我上学时外语不错。”瀛文风当即说了一串外语,但郭荣庆听不懂。郭荣庆服气地说:“老师,您是哪个大学的?能把您的电话给我吗?”就这样瀛文风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给了郭荣庆。没想到好学的郭荣庆当天下午就早早收摊,来瀛文风家求教了。两人一直唠到次日凌晨2时许。瀛文风为郭荣庆列出了一串书单,并精心为他的学习作出规划。 从那以后,郭荣庆就常上门求教了,只要郭荣庆来,两人肯定能谈到后半夜。瀛文风不仅在学习上指点郭荣庆,生活上也关心他。有时,瀛文风做了一顿好饭,首先想到把郭荣庆叫来吃。郭荣庆的家事、难事也都要请教瀛文风。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郭荣庆遇到挫折也哭过,瀛文风这时就鼓励他。瀛文风说,看到他在艰难中学习的劲头,有时竟是含着眼泪给他辅导。郭荣庆:考上硕士研究生只是开始 郭荣庆要考硕士研究生,到底该考什么专业?考哪所学校?郭荣庆拿不准。瀛文风和他讨论多次,最后敲定的是法学。郭荣庆的许多信件往来,都是用的瀛文风的单位地址。所以,郭荣庆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的通知书,瀛文风是第一个看到的。当他把郭荣庆已经被录取的消息告诉郭荣庆时,两人竟都出奇地平静。瀛文风认为:这个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就冲郭荣庆的刻苦,他也该考上。而郭荣庆平静则是他一直牢记瀛文风的这句话:“硕士对你其实也不算什么,你的目标是博士、博士后甚至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只要你愿意读书,人生就有希望。”郭荣庆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还很长,考上硕士研究生只是刚刚开始。 打工仔郭荣庆引起多方关注 本报记者 孔庆蕾 本报讯 打工仔郭荣庆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消息经本报披露后,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大连电视台、《辽沈晚报》等媒体纷纷采访郭荣庆。许多读者也给本报打来电话,想要郭荣庆的联系方式,有的要给他资助,有的要同他探讨学习方法和经验。令人欣喜的是,许多要同郭荣庆探讨学习经验的读者告诉记者,他们也是打工仔。面对声誉,郭荣庆表示,他不会飘飘然,因为老师瀛文风教导过他:目前取得的成绩还“不足以骄傲”,所以他一要戒骄戒躁;二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 郭荣庆告诉记者,到北京后,他还是要靠打工交纳学费。上学后,他马上要做两件事,一是通过全国司法考试,二是考过英语八级。他说他知道自己英语的弱点,就是口语不好,毕竟跟人对话不多,所以还要强化。(文/本报记者孔庆蕾)(来源:大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