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夜话:对超常儿童是否该进行特殊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23:17 CCTV-新闻夜话

  导视一:

  按3%的比例测算,中国14岁以下的超常儿童有500多万

  主持人:我知道有几百个四五岁的孩子,现在都被他们家长带领着来报这个班,你们在选拔的时候怎么选拔呢?

百万免费礼品等你拿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陈宁:有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让我真是觉得一惊,我说我怎么没发现

  对超常儿童是不是应该进行特殊教育,中国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研究员和北京陶然幼儿园陈宁园长接受《新闻夜话》专访

  施建农:我认为给超常儿童提供特殊的教育是有必要的

  导语: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不久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北京建立了它的超常儿童教育研究基地,并首次面向全国招收学龄前儿童,再根据这些超常儿童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别于常规的教育,这个基地的建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超常儿童的浓厚兴趣,和比以往更为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超常儿童教育领域的进步标志,并为之叫好,也有专家明确表示,不赞成把超常儿童放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对于大多数看起来聪明但是却顽皮的超常儿童来说,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是恰当的方式呢?今天我们要专访的就是北京陶然幼儿园的园长陈宁,中科院的超常儿童教育研究基地,就建立在他们这个幼儿园,还有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施建农研究员,他也是中国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的主任和世界天才协会亚太理事会的主席,他进行超常儿童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将近20年时间了。

  访谈:

  主持人:你们幼儿园办了超常儿童的班,里面有几十名这样的孩子,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陈宁:我觉得他们表现得不一样,就是在我从我一个实践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可能他们有的偏向于比如语言发展,有的偏向于比如说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的可能你看起来就是一个顽童,但是他特别专心,有他自己就是超出他这个年龄阶段的这种专心程度的能干这样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表现不一样。

  主持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超常儿童呢?

  施建农: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家长关心,我们也很难说,用一个特别简单的描述说,这样的孩子就是超常。

  主持人:超常儿童是不是就是我们认为的天才,神童?

  施建农:以前人们这么说,但实际上我们觉得,超常儿童的概念应该更加广泛一些,其实他可能涉及的类型比较多,以前传统的观念,爱说神童,超常,语言发展特别早啊,或者是计算能力特别强,往往跟学校的学习比较密切相关的,但实际上,现实中,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的才能他是多样化的,潜能的发展也是多样化的,那么还有的,可能就认为看他孩子可能平常也不是特别爱说话,但是他默默无闻地在那捣鼓的玩艺,还是挺独特的,甚至就是说,对这种玩具的拆卸,很有兴趣。所以在任何一个方面,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超出或者远远超出普通的人群的这样一些特征,都可以认为是在这一方面是超常的。

  主持人:那既然这个标准是很多样化的,那陈园长的超常儿童实验班我知道有几百个四五岁的孩子,现在都被他们家长带领着来报这个班,你们在选拔的时候怎么选拔呢?

  陈宁:选拔其实也是中科院来做的。

  施建农:主要考察的是一些认知能力的,就是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他们学习的潜能等等,这是一个方面,同时也考虑到,因为他是一个集体教育,集体教育的话,就要考虑到,孩子和孩子之间,在一块相处的这种共融性,也就是说,他们和睦相处非常重要。

  主持人:中科院帮你们做了选拔,选拔出了20多个孩子进入这个超常儿童班,那你们会设置什么样的课程给他们呢?给我们举个例子。

  陈宁:比如说,我们在4月份的时候,有一个主题就是蛋。

  主持人:鸡蛋的蛋?

  陈宁:鸡蛋的蛋。然后这个主题孩子们也特别感兴趣,当然他们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说,蚂蚁会不会生蛋,还有哪个是胎生的,哪个是卵生的,哪个是通过蛋出来的小宝宝,也会问到自己,自己是不是能生一个蛋,然后自己孵出来等等,他会有很多这样的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是他们从这个主题中得到的一些知识性的东西,然后主题中他们也会得到很多自己可以探索的东西。

  主持人:跟普通孩子的课程有哪些不一样呢?

  陈宁:我觉得课程本身是相同的,因为它知识本身,我们给孩子的知识,或者领域,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这些课程你们那的普通孩子也在上?

  陈宁:也有的在上,但是我觉得,不一样的是一种互动,就是孩子的反应和老师能再多给他的一种,或者说还有一种方式的问题,我觉得不太一样,有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让我真是觉得一惊,我说我怎么没发现,他就说他发现快到秋天的时候,蚂蚁窝的周围就会有一群一群的蚂蚁这样死去,然后他就问,是不是像大象那样,是集体自杀,他还会问到我这样的问题,才不到5岁的孩子,所以我觉得他观察能力也特别强,虽然是同样的课程,但是我觉得放到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样也同样促使了老师,包括课程的设计者,我们要想得更周全,然后我们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来给孩子。

  导视二: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超常儿童?

  施建农:如果要有100个孩子的话,按照随机的这种方式,至少要有两三个孩子是属于超常的

  访谈:

  主持人:有一个数字我看到,中国的儿童当中,有3%的比例就可能是超常儿童,那要按这个来推算的话,14岁以下的儿童,中国有500多万,就有可能是超常儿童,那很多家长可能就会想,这么大的数字,500多万,我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这500多万当中的一个?

  施建农:对,按照1%到3%的比例,实际上如果你要有100个孩子的话,你按照随机的方式,至少有两三个孩子他是属于超常的。那么其实按照国外的特别像美国,他们对超常儿童的界限要放宽得更多一些,甚至有的学者比如像一些著名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把这些有创造性才能的这些孩子也都算在超常儿童里边的话,那个比例可能会有差不多15%,那么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比例来算的话,我想我们这个学龄儿童,国内的学龄儿童,其中有相当相当多的孩子,应该是属于超常儿童范畴的。那么应该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

  主持人:您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被人认为是超常儿童的话,他就应该接受特殊的教育?

  施建农: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因为之所以他被认为超常,就说明他是在心理的某些方面,他是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只有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这些教育,才最适合他们,那么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咱们的普通教育,不就是对他们不适合吗。

  主持人:对他们是有害的吗?

  施建农: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我们知道,因材施教,实际上它的原则就是要希望我们的教育者,能够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来给予相应的教育,但是在现实的实际操作过程里边,我们也知道,它有很多的局限性,因为一个班,它是随即分布的话,他有一部分肯定是比较突出的,或者比较好的。那么也有一小部分,他是相对落后,也就是说,他是比较缓慢一点的,那么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属于中等水平的。

  主持人:老师的教育只能针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那我的意思就是,如果把超常儿童放在普通的班级里,对他们的危害,或者是对他们造成哪些不好的后果吗?

  施建农:这个取决于就是一个学校,或者是取决于老师实际的操作,如果这个老师,他能够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在这个把握课堂,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确实能够做到个别化的指导,那么他在普通的班里边,我想他也是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的。但是在现实的操作里边,我们也知道,其实老师的压力也很大,他们也要完成很多的教学任务,而且很多的考察,都是按平均数来看的,他先看你的平均水平怎么样,那么平均水平的意思就是要针对大多数,那么很难真正做到个别化的处理,个别化的教学。

  主持人:所以对这些孩子必须实行特殊化的教育?

  施建农:对,所以在现实中,他们往往不能得到特别适合他们的一些相应的指导,而且,这些孩子确实是在行为,这些特征上又比较独特,比如特别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那么在一个正常的课堂秩序下,他们可能会被认为容易扰乱课堂秩序,所以老师可能会说他们,经常是打乱了老师的教学的计划,常常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儿童。我认为就是说,超常儿童,给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一方面能够,使老师的教学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设计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这种教学形式。

  主持人:其实我们听到很多神童长大以后抱怨,说自己没有快乐的童年,从小面对成堆的书籍,非常地痛苦,人们就有理由担心,现在你们正在培养的这些超常儿童,他们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快乐的童年?

  施建农:你说得很对,在我们现实中间,确实有不少的这样的孩子,或者是已经成年的,以前的超常儿童,认为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那么我们很多的普通的老百姓好像有些家长也担心这些孩子,因为上了这样的班级,而没有快乐的童年,但是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就是快乐,不是别人的感受。

  主持人:是他自己的感受?

  施建农:是他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只能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孩子至少表现出来的还是比较开心,为什么呢,我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一个就是他们在参与各种幼儿园也好,或者学校设计的活动的时候,他们很主动,很积极。

  主持人:是这样吗,陈园长?

  陈宁:是,确实是这样。

  主持人:他们很快乐?

  陈宁:对,其实我觉得这些压力往往来自于对这个教育或者说对这些超常儿童不了解的家长,或者是社会上其他的一些压力,其实这些孩子在这是非常快乐的。

  主持人:他们告诉你?

  陈宁:对,他们会告诉我,而且他们会问我说,家长也会跟我说,过周六周日,或者说,比如说五一放假的时候,家里人就会说,他就实在不愿意在家了就问幼儿园什么时候能开,然后问五一的时候,幼儿园为什么没人,老师为什么就会离开幼儿园,就会问家长这样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些孩子的不快乐,或者说比如有性格上的差异,我觉得也来自于我们对这个超常儿童的不理解,我觉得我们超常儿童的教育,更多的可能要对,这些有超常孩子的这些家长进行教育,真的是这样,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家长,我觉得他们并不了解他的孩子超常,然后从哪个方面去培养,或者从哪个方面去关注他自己孩子,那么如果关注的不对了,那些关注可能就会成为压力。

  导视三:

  超常儿童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注

  施建农:超常儿童也一样,他可能某些方面表现得很出色,但是在另一些方面,他就是要弱一些,甚至他就是很弱,需要更多的帮助

  访谈:

  主持人:我们看到一个观点,就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的博导顾明远教授认为,不管是智力超常的孩子,还是正常的孩子,都应该在正常的环境下成长,不应该放在特殊的环境下去培养,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施建农:超常教育实际上不是一种模式,它实际上是多样模式的,咱们在国内其实也一样,也是有多种模式的。

  主持人:就是您也认为,不一定非要放在特殊的环境里边?

  施建农:就是当一个老师,或者一个教育的体系里边,能够认识到这个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能够真的实施教育的过程里边,照顾到个体差异的时候,其实这是最理想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正常的教育里边,能够照顾到超常儿童,也能够照顾到那些智力落后的孩子的话,这就是一个理想的教育,但是现实的很多时候,往往老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们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甚至就是说,他们对超常儿童的认识也不是十分的恰当,因为刚才提到了,就是在整个的特殊教育领域里边,对超常儿童师资的培养是相对弱的。认识上的不够,可能会导致很多现实操作中的一些局限性。

  主持人:那如果在老师能够做得到的前提下,您也赞成把超常儿童放在一个跟普通孩子一样的环境里边去培养?

  施建农:我当然是希望有多种形式的,也就是说,有些孩子确实需要给他们抽离出来,组成特殊的班级,那么有些孩子他们可以在正常的班级里边,也可能发展得很好。这个我想,可能是更加现实一点。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超常儿童有权利接受特殊的教育,而且也应该有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但是我们看到有一份资料就是,认为在特殊环境下培养的孩子,很多都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像这些从小被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孩子,但是在成年之后,没办法接受自己不再高人一等的的这种命运,他们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这是不是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施建农:我们觉得问题不是出在超常儿童身上,而是出在我们整个环境的评价体系,对他们所带来的压力。

  主持人:但是这个客观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超常儿童在这个环境当中,只能去适应这个环境,他们必须调整自己?

  施建农: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那么我想,无论从社会来说,还是从这个个体的发展来说,认识都有一个阶段性,当人们普遍地认识到,这个现象它是一个自然的现象的时候,我想这种落差也可能会逐渐地缩小。

  主持人:它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施建农:我想这是一个阶段性的。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以后超常儿童会越来越多?

  施建农:也不是越来越多,是能够普遍地被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他没有什么特殊性了,所以这个所谓的特殊性,都是因为被认为他很特殊,所以他才有这种特殊性的,你认为他有很多的优越感,所以他甚至让他自己也觉得很优越,这个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实际上,如果他认识到就是说,我可能有这样的天赋,那么我更有责任要为这个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那这个时候,他是这样,他是一种责任感。可能就要好一些。

  主持人:我知道有一些国家是非常重视超常儿童的教育的,他们甚至还用立法来保证。

  施建农:举一个比较近的例子,比如像韩国,他们整个教育是从1999年通过了教育法里边关于超常教育的法案,然后2001年开始实施,那么他们有了这样的一个法案以后,可以使一些学校,甚至建立了一些专门的学校,比如像釜山的科技高级中学,挑选的全是经过筛选的,所谓的超常儿童,可能会对韩国的这种科技的发展,人才的战略的发展肯定会有重要性。

  主持人:上升到国家的高度?

  施建农:对,他们从这个考虑的。所以他们在很多的地方,开设了这样的专门的学校,全部筛选的……

  主持人:专门来培养超常儿童?

  施建农:专门来培养超常儿童的。

  主持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明,那他们是不是都应该测一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超常儿童,然后争取参加你们的这个培训计划?

  施建农:这个其实倒并不是说,希望所有的家长多去参加我们培训计划,我想说的就是,家长实际上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心态,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孩子可能存在一些潜能,发展的潜力,不要埋没了孩子,另一方面,也不要苛求孩子。

  主持人:但是我就担心,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非常厉害了,给自己孩子各种各样的负担,现在听您一讲,有几百万的孩子,这么大的比例,都可能是超常儿童,这下子对自己的孩子又得加非常多的码上去?

  施建农:这是一种误解,就是说,我刚才说了,家长应该去认识孩子,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孩子到底他的特点在哪里,是不是适合给他加那么多码,如果你等于说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空地增加很多的压力,其实对孩子的发展,甚至身心的发展都是有害的,超常儿童也一样,他可能某些方面表现得很出色,但是在另一些方面,他就是要弱一些,甚至他就是很弱,需要更多的帮助,所以我倒是很希望提醒一下广大的家长,特别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这种所谓课外的活动,或者是加码,加点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他的特点,是不是适合他,然后再决定给他选择什么样的课程,这个我觉得更加会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全文完)

  嘉宾:施建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天才协会亚太理事会主席

  陈宁 北京陶然幼儿园园长

  播出时间:2004年9月4日23:30分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2:30分重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