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大学生西部支教碰撞现实 志愿者在失落中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1:40 新闻晨报

  一个纯民间的支教活动———“西部阳光行动”终于在得到一笔资助之后启动了。这些以大学生为主的志愿者团队希望通过持续支教行动,把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观点带给西部,但是西部农村的教育真的需要他们吗?西部农村教育究竟需要他们什么呢?

  筹备给西部的“阳光”寻找资助

  2004年5月2日,离立夏还有一个星期,漫天大雪降临到因贫穷和干旱而闻名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像这样恶劣的天气对于西海固的农民来说却是难得的好天气,因为他们只有依靠这宝贵的降水来保证庄稼的收成。

  和这瑞雪同时来临的还有一个叫尚立富的人和他从北京带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尚立富是大学生对农村纯民间支教活动———“西部阳光行动”的负责人,他和这个行动中的志愿者们来到西海固的腹地西吉县顾沟村做调研。在这次调研中他们要探求这样一个问题:西部农村缺什么,大学生能做什么?

  尚立富说:“我想通过我们志愿者的长期努力,哪怕能改变一点点。”尚立富是甘肃人,27岁,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前后他用骑自行车和徒步的方式考察了中国西部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现状。2002年至2004年,尚立富在北京20多所高校举办了西部农村教育图片展,引起轰动。2004年初,尚立富联合北京一些高校的社团负责人发起了“西部阳光行动”,动员大学生们到西部农村支援教育、建设乡村。他们力图要摆脱传统的短期观光式的大学生下乡支教活动,建立起大学生长期的支教支农模式。“西部阳光行动”计划要历时3年,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派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开展活动。

  和尚立富等人一起来考察的还有美新路基金会的志愿者,美新路基金会由美籍华人创办,重在资助有爱心的人从事公益活动,对于是否资助尚立富发起的“西部阳光行动”,他们仍然在考察之中。美新路基金会主席叶祖禹说:“我觉得尚立富没有办法告诉我一个清晰的远景使我看得到这条路的。我觉得他现在没有一条清晰的路。”

  5月6日,几天的调研很快就结束了,尚立富和志愿者们离开西海固回到北京后,美新路基金会还是决定资助“西部阳光行动”,但他们只资助西吉县这一个支教地点,也只资助暑期的第一次支教活动,对于其他9个支教地点以及“西部阳光行动”未来3年的发展,他们仍然在观望之中。

  美新路基金会主席叶祖禹解释他为什么只支持“西部阳光行动”的一个支教点时说:“如果只是看那个项目,我大概不会支持。所以这次资助是对尚立富可能带动的这些人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够带动已经在心里有一份爱心的人,去把这份善意送出去给别人。”

  对于尚立富来说,最让他挠头的是找到支持他去支教行动的资金。5月下旬,北京钓鱼台举办科技博览会,众多高科技企业的CEO们云集在这里共商科技前沿话题。尚立富也来到了这里,但他此行的目的与高科技无关,而是要为“西部阳光行动”寻求赞助。

  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尚立富鼓励志愿者能像他一样在艰苦条件下做事,甚至自掏腰包。志愿者谭红波事后说:“你说到时候自己饭都吃不了,生活问题都不能解决怎么去做这些所谓的公益事业呀,哪有精力做?尚立富要不是在现代教育报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二三千块钱,保证他早就回甘肃了,尚立富不做西部阳光行动,他有报社的工作,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不做家教就没钱了,能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吗?”

  在尚立富为他的“西部阳光行动”担心资金的时候,得到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教授的有力支持,他把“西部阳光行动”纳入到研究院的活动项目中,使它成为合法的、有组织的行为。杨教授说:“如今,有一批大学生愿意奉献他们的时间、精力和才干去关注农村教育,这本身就是很可贵的。”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是非盈利组织,无法给“西部阳光行动”提供资金支持,于是杨老师和志愿者们一起帮助尚立富寻找企业赞助。他们找到一家韩国知名企业,这家企业很爽快地答应资助一个支教地点。虽然得到了外企的资助,但尚立富的心情很复杂,他在想为什么咱们中国人没有能力帮助自己?

  行动 在老师溢美之词的背后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2004年7月9日,由尚立富等民间人士发起的“西部阳光行动”终于正式启动,10支志愿者小分队中共有4支队伍得到了赞助,其他队伍的活动资金完全由尚立富四处筹借而来。。

  尚立富带领着“西部阳光行动”其中的一支志愿者分队来到甘肃临洮县何家山开始他们为期1个月的支教活动。这支队伍主要由研究生构成,北大的研究生就有4位,被认为是10支支教队伍中力量最强的一个,也是“西部阳光行动”人数最多的一支分队,共有19人,他们住在由当地政府提供的宿舍里。。

  何家山中心学校是当地规模比较大的一所学校,有300多名学生和20多位老师。志愿者们的支教活动主要包括对老师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授课两部分,其中对教师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培训的内容是教育部即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的新课程改革计划。

  新课程改革提倡把教学同生活实际以及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人主要靠种植经济作物百合来谋生,他们想要教给老师们怎样围绕百合来开展教学。

  面对着当地教师,志愿者站在讲台上这样陈述:“百合整个都是一个宝,我觉得围绕百合,可以写作文,或者是演讲比赛。百合的故事、百合的历史或生长周期。我想在座的老师如果教很多门课的话,其实可以整合在一起。当然,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你可能真的没有时间,家里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我觉得老师可以去尝试。”

  何家山学校只有一台电脑,是香港的李嘉诚赞助的。这台电脑处于闲置状态,老师都还没学会使用,在新课程培训后,志愿者附带做了电脑培训,告诉老师们什么是键盘,什么是鼠标。

  这次培训对于老师们来说是本着自愿原则参加的,因为培训正值暑假期间,老师们在假期里还要做农活。培训时间长,老师家又住得很远,但参加培训的老师仍然很多,培训进行了两天后,对志愿者们的工作态度,老师们给了很多溢美之词。

  但是,在和当地老师私下接触的过程中,负责电脑培训的北大研究生陈建发现,老师们真实的想法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何家山中心学校老师朱培伦这样评论这些志愿者:“他们的社会实践缺乏,他们根本就没教过学生,那些教育理论空泛得很。让他们了解西部,我们西部的教育究竟需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我的工资绝对不是‘西部阳光行动’所能解决的,这是西部的整个环境所决定的。”

  落幕 志愿者在失落和困惑中成熟

  对老师们的集中培训结束后,志愿者让老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这次支教行动的看法时,老师们大多回答到:“你们所想的就是我们所想的,你们所做的就是我们所做的……”整个过程就像事先排练过的一样。

  而学校里的一位叫时珲老师却实话实说:“志愿者并没有给我们想得到的东西。老师们普遍都认为这些大学生比较天真,尽管他们是研究生、博士,但是感觉他们很书生气。”

  志愿者卢立涛事后说:“我带着满腹的热情来了,突然讲完课之后别人告诉我,你讲的很空很大,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突然会想我来干嘛呢?但是我们既然来了,既然他们说出这样的真心话,那我们不可能就这样回去了。所以我现在就开始考虑怎么能够和他们的需要更加贴近起来。”但直到支教活动结束前,学生们还是没有找到那个“切合点”。

  因为要回北京完成暂时搁浅的学业,几个北大的研究生不得不提前离开了,不过尚立富对学生的表现还是很感动:“像我们这个团队里面有一个要去香港访学半年的,他都没去;有的连导师的课题都没做,他愿意做这个课题;还有的要是去打工、做家教,随便也能挣个几千块钱。但大家都把那些自己发展的机会放弃了,牺牲了自己很多时间,到这偏僻的农村来……当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在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中,“西部阳光行动”何家山志愿者分队完成了对40余位乡村教师的培训以及对学生300多个课时的授课,走访了13个学校和150多户农民家庭,建立起有2500册图书的图书室,开通了电话,举办文体活动若干次。

  但所有的志愿者心里都明白,西部的孩子们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 作者:CCTV《纪事》供本报专稿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