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难全面进入沪上高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2:58 东方早报 | |||||||||
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季入学的所有大学新生都建立心理档案,同时由教育部牵头开发的“中国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教育部当时希望全国高校都能使用这一中国制造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以规范以前各高校纷纷从国外引进心理档案测试系统的不统一局面。记者昨天采访发现,由于时间过短,操作不易,沪上高校今秋尚无法全部使用教育部推出的这套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新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室主任仰怡表示,对于上海而言,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并不是难事,因为上海大部分的高校早就开始进行这一工作,这次教育部统一规定建立心理档案,对上海的最大意义主要是更换心理测试的工具,专业术语称为心理测试量表。新表内容包括16项人格测试。了解、熟悉新系统的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学生暂时还用不上新系统,而在此之前,仍将采用原先的软件以及管理方案。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心理咨询室主任陈增堂说:“但根据教育部的安排,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心理健康会议,届时会将具体操作程序以及新量表等分发下来,在10月中旬举行集中培训。由于新老系统更换需要一定时间,目前全部按照往年的常规工作进行,使用旧的系统,在新生入学时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 据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室主任张海燕介绍,过去使用的为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测试的量表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在这方面是个空白,为了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教育部制定了中国自己的量表,计划今年进入试行阶段。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现在只在沪上教育部直属院校如复旦、交大、同济等必须更换使用统一的量表,其他由上海地方所属或者行业所属的院校今年秋季暂时来不及变更,还将沿用老系统。 东方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徐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