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税招标选新物管 政府选“管家”要市场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7:27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昨天,失去继续为地税系统物业管理资格的长发物业管理公司,正式退出南京市建邺区地税局的物业管理。在南京物业市场颇有名气的南京长发物业管理公司近一个月以来,陆续被南京地税系统内7至8家单位“炒掉”,南京地税系统炒掉“长发”在南京物业管理圈内引发不小震动,这也揭开了政府机关市场化选“管家”的序幕。 原“管家”资质不够被炒
据了解,南京地税系统在今年5月份率先在南京市政府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迈出第一步,实行系统内物业管理,向社会公开招标。有资格参加竞标的企业必须具备二级以上资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参加竞拍的共有20多家物业公司,结果南京新鸿运物业公司等三家企业中标,接管南京地税系统的物业管理。 地税局办公室任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次长发公司退出,主要是局里统一向社会公开招聘物业管理公司,长发公司由于资质不够,未能参加竞标。加上长发物业和他们签订的合同已经到期,所以就终止了长发物业的物管工作。 公开选“管家”可防腐败 对于这次公开招标向社会招聘“管家”,该局十分重视,按照市场化操作模式,对参加竞标的企业资质有严格的限制,竞标的企业必须具备二级以上的资质才有资格参加竞争。欲参加今年5月份他们组织的公开招标会的物管企业有五六十家之多,经过对参加竞拍企业的资质审查,最终有20多家企业参加了竞标,在公开招标会上,专家们经过对竞拍企业递交的标书、资质、社会信誉和品牌等综合考虑,最终南京新鸿业物管公司、东恒物业和招商局物管公司三家中标。 地税局的有关人士认为,公开竞标选择“管家”这一做法克服了过去政府机关后勤选择物管公司的“人情化”做法,这种做法往往引发暗箱操作,滋生腐败。透明化地选择“管家”,将会增强今后机关物管工作的透明度。因为是在公平竞争基础上公开选拔的物管公司,业主可以对物管公司更直接地提出自己需要的服务要求,而不必因原物管公司是单位指定而有所顾忌。 新旧“管家”心态各异 南京新鸿运物业管理公司王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南京机关单位的物业市场一直是各家物业管理公司追逐的目标,过去,一些机关单位物业公司都是由个别领导说了算,被指定的物业公司经手机关的物业管理工作,就像进了保险箱一样,没有竞争压力,物管服务往往不到位。这次新鸿业虽然中标,但是压力也非常大,物管公司必须全力以赴搞好机关单位的物业管理工作,让业主100%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满意。不然的话,物管公司将会遭到被机关单位业主“炒鱿鱼”的命运,被机关单位业主“炒鱿鱼”对于物管公司的声誉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害。 记者采访了南京长发物业的总经理吴健平,对此,吴总经理不愿多谈。吴总经理表示,各个公司都有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南京地税局重新通过公开竞标方式招聘新的物业管理公司,这纯粹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无利可图的生意是没有人肯去做的。 物管公司“洗牌”成大势 南京市物业管理办公室的谢主任告诉记者,今年5月,全国统一了物业管理资质的标准。物业管理公司的资质共分三级,一级的物管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0万,二级注册资本不得少于300万,三级不得少于50万。一级物管公司需要经过建设部审批,二级要经过省建设厅审批,三级需要经过市房产局审批。考核的内容包括注册资金、管理规模、人员结构、规章制度等。南京长发物业管理公司由于资质不够,退出南京地税系统是在情理之中的。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黄教授认为,政府机关后勤社会化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竞争。南京目前众多的物管企业如果想抢占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物管市场这块蛋糕的话,就必须对众多的物管公司进行洗牌,进行重新组合,优化物管资源配置,创立品牌效益,走连锁经营的道路。本报记者 肖军 实习生 徐博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