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十年探索知艰辛 根治任重正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10:15 中国环境报

  十年治淮,淮河流域四省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排污总量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还有大幅度削减。然而,淮河的污染仍然很重。严酷的现实再次告诫我们,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也再次昭示流域污染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治淮需要坚决贯彻流域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治淮需要真正落实责任,治淮需要统筹协调、密切配合。

  10年经济增长3倍水质没有进一步恶化

  辩证看待淮河治污

  7月上旬,突如其来的暴雨使淮河支流沙颖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水位上涨,为了确保淮河安全,沿淮各地开闸放水。7月20~27日,5.4亿吨高浓度污水形成了长度为130~140公里的污水团,奔袭而下,横扫淮河中下游,致使洪泽湖一带的水产养殖户遭遇了灭顶之灾。

  7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此次特大污染在北京发表讲话: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50%,河道基本丧失生态基流。近万座水库闸坝的修建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不断恶化,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彻底改变,淮河基本丧失自净能力。

  日前,记者来到江苏省盱眙县,对这起“淮河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进行调查采访。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有考证指出,这条美丽的大河就是淮河。

  历史地看,我们宁愿相信它就是淮河,因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沿淮膏腴,富甲天下;但现实地看,没人相信它是淮河,淮河就是周期的水患,淮河就是不愈的背痈,每年汛期就是“脓血俱下”。

  血,是洪水;脓,是污染。

  辩证地看待淮河治污

  “九五”期间,淮河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的重中之重。从1994年至今,国家全面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已有10年的时间。10年中,淮河流域的经济总量成倍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一半。这个通过数字比较得出来的巨大成绩,可以看作淮河治污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成绩的基础却显出先天的脆弱。最近两年来,淮河水污染出现了严重反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一个又一个的污水团再次冲淡了两岸居民对清澈河水的记忆和期待。

  虽然人们对治理淮河的成果存有争议,但客观地讲,污染事件不能把政府及有关部门治理淮河的努力和成绩一笔勾销。要想科学地评价10年治淮成果,不仅要对比淮河的现状和过去,还要把污染治理状况放在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大背景下去评估。不可否认的是,10年间淮河流域的经济增长了3倍,污染负荷却下降了60%以上,在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高30~40%的情况下,淮河水质虽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与1994年相比也没有进一步的恶化;与此同时,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减少排污是治淮的根本前提

  据了解,目前淮河流域每年的绝对排污量仍然很大。就算把淮河流域所有的地表水都用来稀释污水,其结果还是污水。所以淮河水污染防治的根本还是在于控制排污。

  另外,淮河污染的突出特点就是结构性污染。淮河流域有许多以麦草、粮食等为原料的造纸厂、味精厂、酒厂。虽然它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但排污量却一点都不低。

  因此,10年治淮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关掉一大批小造纸厂、小印染厂、小皮革厂。1996年,全国关闭“十五小”企业7万多家,仅河南省就关闭了1.7万多家,其中淮河流域关了2000多家。河南省环保局副局长李景明介绍说,关闭“十五小”,河南削减了30万吨的COD排放量,其中在淮河流域减少了10万吨的COD排放量。2004年关闭小企业的工作已基本到位,不给小企业死灰复燃的机会。

  小企业关了,大企业也要管起来。如何才能对大企业实行有效的监管呢?经过摸索,江苏省环保部门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江苏省所有重点污染源进行自动监测;将治污设施从企业中剥离,交给专业公司管理。这些机制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排污,但是可以减少排污量。

  关闭小企业,控制大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经过几年努力,淮河干流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从1996年的77.8万吨下降到去年的18.47万吨,44条主要河流COD平均浓度从每升955毫克下降到48毫克,淮河流域工业污染防治逐渐取得成效。

  生活污水成淮河治污的新课题

  据了解,随着对淮河的逐步治理,对污染的考核指标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考核用COD,这主要是工业污染造成的。而现在淮河的污染大多是由于氨氮指标居高不下。这意味着生活污水在排污量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生活污染源已经成为淮河治污面临的新课题。

  据介绍,在淮河流域的一些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缺少资金;有的污水厂建成后,却因为城市管网不配套而成为摆设;还有的污水厂因为管理不善而处于停运状态。

  如今,淮河“污染”与“治理”正处在一个关键的相持阶段。只要沿淮各地按照国家的治淮方针,相互协调,共同解决淮河治污中的问题,淮河两岸的居民就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结构性污染主宰淮河水质

  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

  不愿放弃的皮革工厂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支流之一,沙颍河过周口继续向东南,便进入周口下辖的项城市。项城市的丁集镇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皮革生产之乡,皮革加工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污染严重的行业。

  丁集镇河北村有100多户人家,七八百口人。这里的村民富庶而繁忙。丁集镇党委书记马忠平告诉记者,皮革业是丁集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河北村因为坐落于谷河以北而得名,从村边蜿蜒流过的谷河是沙颍河的一条支流。也就是说,丁集镇皮革厂排出的废水会经过谷河、沙颍河,最终进入淮河干流。

  在丁集,很多人住进了漂亮楼房,日子越过越好。丁集人富了,河流却脏了。人不治水,水先治人。丁集人已经尝到了污染带来的苦涩。

  据马忠平介绍,污染严重时,水的颜色发灰。COD达到700~800,甚至1000。

  据了解,丁集镇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家皮革生产企业,因为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1997年达标整顿时,关闭了85家,到今年上半年时,只剩下12家。但这12家企业仍然存在偷排和超标排放污水等问题。今年6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对其提出批评。就在记者前往丁集镇采访时,当地政府部门官员介绍说,由于有4家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长期不能正常运行,已经被关闭。另外8家进行停产整顿。

  记者来到丁集镇蜂华皮革厂时,这个设施简陋的小厂子也在整顿之中。厂长刘广民说,他的厂子因为环保设施处理能力不够,已经被停产了。

  项城市副市长李德来说,关闭污染严重的皮革厂表面上看,会断了企业业主们的财路,但他们大部分是支持的,因为这些小打小闹的企业成不了气候。

  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

  “九五”期间,河南省对淮河流域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实施关闭之后,2002年,又关闭了38家草类制浆造纸厂和382家废纸制浆造纸厂。2003年,河南省又对流域内411家污染严重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予以关闭取缔。

  河南省环保局副局长李景明说,2000年之后,反思“九五”治淮,仅靠达标排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小企业要么没有污水处理设备,要么污水处理设备达不到要求,环保部门监管得严,就好一些,管得不严就出问题。治理淮河的水污染,还得从产业结构上做文章。

  河南省污染的关键是结构性污染,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周口、驻马店这些地方没有资源,完全靠农产品作文章,上马了味精、造纸等项目。农副产品加工造成的是有机污染,排出的水又黑又臭。

  因此,河南省坚持结构调整,上大关小,提高企业规模,使环境容量得到优化配置。去年河南省关了818家造纸厂,纸的产量上去了,污染负荷却降下来了。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不足

  在江苏和安徽两省采访过程中发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的问题,在河南同样存在。据了解,“九五”期间,河南省人口增加了200万,城市化率也提高了10%,生活污水排放量由1995年的3.2亿吨增加到2003年的7.8亿吨。

  目前,河南省污水处理能力是127万吨,而每天排放量为200万吨,存在缺口是70多万吨。

  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管网不全、运行不足的问题。据李景明介绍,这里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收费上的问题。污水处理厂还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实际上还是部门在运作。真正把污水厂当作污染源来管理,不是没有难度。

  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上游排污下游遭殃

  体制不顺责任难追究

  污水冲走了8000万

  今年7月,淮河突然暴发的污水团,致使洪泽湖一带的水产养殖户遭遇了灭顶之灾。据江苏省盱眙县渔业局介绍,此次大规模污染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有8000多万元。

  在污水团刚刚过去的第5天,记者来到处在淮河下游的江苏省盱眙县采访,盱眙县渔政监督管理站的渔政员李述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灾难性的情景。

  污水团经过时臭气熏天,湖面上一片死鱼死蟹。为了减少损失,许多渔民就下水捞鱼、捡蟹,被污水一泡,浑身都起了红疙瘩,奇痒难耐,一抓就破皮溃烂。

  记者看到,河堤上堆积着如同小山似的死蟹、死鱼,散发出阵阵腥臭。受灾的渔民说,他们的螃蟹已经长到了二两重,再过两个月就会是个丰收年。可是污水团从7月21日入境一直到7月29日才排净,8天时间,他们的螃蟹死了90%以上。

  刘培银,43岁,河桥镇茅湖村村民。祖祖辈辈都是渔民的刘培银,从1995年结束了打鱼生涯,搞起了利润丰厚的螃蟹养殖。5年下来,刘培银已经赚到100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然而,从2000年起,随着河水污染的起伏,刘培银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从那时起,淮河干流每年都有污水团,污水经过,他养的螃蟹至少要死掉2/3。今年7月的污水团是最严重的一次,他承包的500亩水面,18万只、3万斤螃蟹几乎绝收,损失了30万元。他前些年赚到的钱早已赔得精光。

  据了解,仅在江苏省盱眙县河桥镇,像刘培银这样遭受灭顶之灾的螃蟹养殖户就有40多家。

  欲哭无泪索赔无门

  江苏省盱眙县的渔民们说,他们每年因污染受了损失却也无可奈何,他们不知道谁是污染的源头,也不知道找谁能够赔偿他们的损失。

  据记者了解,淮河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污水团,而围网养殖不像在池塘里养殖,污水一来,根本无法阻挡,所有水产品基本上全军覆没。这几年,盱眙县很多水产养殖户只好转行,水产养殖面积每年都在下降,今年就比去年减少了2000亩。

  在淮河流域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淮河污染是上游地区排污,中游地区既被污染,也污染别人,而下游地区就遭了殃。

  江苏省盱眙县环保局局长胡爱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污水团和往年一样主要是来自上游的工业污水。“造纸、皮革和化工等企业对我们的影响最大。生活污水也有,但不会对养殖业造成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工业污水。”

  然而,淮河上游与下游省市的污染争议已经持续多年,下游地区被污染受了损失,而上游地区却不愿意承认,因为承认可能就意味着赔偿。所以,许多因污染事件受损的农民、渔民都难以挽回自己的损失。

  不治理淮河就没有生存希望

  河桥镇茅湖村村民刘培银一家四口人,他有两个女儿,都在盱眙三中上初二。盱眙三中是当地的重点中学。现在,刘培银最担心的是,就算女儿能考上大学,他却供不起。

  记者在淮河流域采访期间,调查了江苏、安徽、河南三省的三个乡村:这三个分别处在下游、中游、上游的不同的乡村,村民们也有着不同的命运,一条看不见的污染链条,演绎着三地百姓不同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在淮河下游生活的刘培银,污水带给他无尽的烦恼和忧虑。采访中记者得知,刘培银给两个女儿起名,一个叫刘欢,一个叫刘笑。刘培银希望淮河治污取得胜利,河水变清的时候,能够带给他的女儿们真正的欢笑。

  淮河历次重大污染事件

  ———1989年,1.1亿立方米的污水经蚌埠闸下泄,形成60公里污水带,淮阴市经济损失1250万元;

  ———1994年,发生震动全国的“7·23”特大污染事故,持续时间55天,污染农田5000多亩,经济损失1.7亿元;

  ———2001年,淮河上游1.4亿多立方米污水形成20多公里污水带,水利部门从骆马湖紧急调水8亿立方米补进洪泽湖;

  ———2002年,1.3亿立方米污水下泄,仅江苏省盱眙县受污染的水面就达5.3万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