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2年前新闻人物光明农场早期知青白发聚首(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14:52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干杯,为曾经拥有的如火青春! 本报记者 孙璇 通讯员 张学元 昨天,一场特殊的聚会在广州白云山麓的洪波山庄举行。聚会的主角,全部是广州1962年首批奔赴广东宝安县(今深圳)光明农场的老知青。42年前,本报曾经报道这群热血青年披戴红花,从城市毅然走向农村。42年后,年届六旬的他们再次面对本报记者,话艰苦岁月,说青春无悔。 这里的人生没有遗憾 1962年秋天,108名广州知青怀揣“户口保留证”奔向光明农场,憧憬着先接受4年锻炼,再返回城里轰轰烈烈地闯荡事业。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这一去,就将十余年的青春与汗水洒进了光明农场,直至十年浩劫结束,才敢想象回城的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他们当中陆续有人返穗。踏近“人到中年万事忧”的年龄才面临人生的重新起点,这样的人生积累未免过于苦涩。然而,他们无一言悔。 今年60岁的杨克铎是这批知青中的成员之一。当年,他通过广州六中报名前往光明农场,甫一抵达便领悟了“艰苦”的真正含义:地多、人少,劳动强度极大;为他们准备的茅屋已为秋风所破,夜晚躺在床上可以数星星,茅屋的“原主人”———耕牛还在地上留下了厚厚的牛屎……1962年9月8日,本报以《光明农场的生力军》为题报道了这批知青的消息。当天见报的三张图片中,有一张是众多知青拥坐在拖拉机上,“盼望成为拖拉机手”;还有一张以新知青薛马关和黄牛为主体,表明“薛马关希望学会饲养硕壮黄牛的本领”。 知青们“当拖拉机手”和“学会养黄牛”的愿望实现了吗?昨天,记者特地询问了相关知情人。“当拖拉机手是不可能的!”曾经担任生产队长的杨克铎告诉记者,初到农场时,队里根本就没几台拖拉机,没什么机械化,农活几乎完全靠人力。42年前,知青薛马关在本报图片上的形象是扎着两条长辫,轻抚黄牛,尽显19岁的青春美丽。然而,她至今仍未学会养牛。昨天,她告诉记者,由于在农场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后来又进入农机厂当车工,她一直无缘学习养牛,但农场经历让她学会了“做黄牛”———踏踏实实地做事、奉献。 这里孕育出甜蜜的爱情 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群体,演绎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杨克铎与吴俊英是一对同甘苦的夫妻。昨天,他们同是这次聚会的“义工”,一个记账,一个收费,配合十分高效而默契。杨克铎告诉记者,他和吴俊英是同批知青,在光明农场共同从事艰苦劳动期间,他们的爱情如庄稼幼苗般萌发,并最终喜结连理,婚后生下两个孩子。1978年,他先行回广州,被安排到广州体育学院工作,而吴俊英仍然留在农场的一所中学当老师,次年才得以返穗团聚。由于返穗时年龄较大,吴俊英一度无事可做,后来分配到一家街道厂工作,现已退休。“十多年时光毕竟太久,对我们来说当然也失去了很多,但也给了我们很大收获!” 令人嘘唏的平凡爱情故事还有很多。在光明农场知青中鼎鼎大名的“排长”张善如,也是在那段时间找到了幸福。张善如不是真正的排长,别人这么叫他,只是因为他像个排长的样子:年龄虽不大,但讲话干脆,为人憨厚。然而,正是这种可爱的性格,后来赢得了晚他一年抵达农场的陆安楣姑娘的芳心。“排长”告诉记者,他们1972年结婚,1976年,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先回到广州,进入荔湾路附近的一家染织厂工作,一年后,他也回到广州,成为广州市第六染织厂的仓库保管员。 如今,已退休14年的妻子拿着退休金,他已下岗3年。他们全家相濡以沫———农场年代的生活教会了他们平和。 这就是幸福。 这里有激发奋进的源泉 在昨天聚会的这批知青中,记者还见到了在广东群艺界较有影响的深圳市群艺馆副馆长黎乔筑。“一帮知青聚到一起,自然会想到自娱自乐。”据黎乔筑介绍,当年,光明农场的精神生活并不贫乏。刚到农场时,他们便组织了一个俱乐部,棋、牌、球、文艺演出,样样都搞,内容丰富,以致于后来被污为“裴多斐俱乐部”,上级派人下来调查、整顿。 十年浩劫中,当年的农场文艺创作骨干黎乔筑被打成“反革命”,不知从何而来的厚厚一沓反革命材料不由分说地堆在他面前。他不时被拉出游街,精神上备受折磨,肉体上也常常惨遭随意殴打,至今仍留有背痛的后遗症。但那段经历为他积累了巨大的创作动力,这股动力在1972年他调入宝安县文艺宣传队后迅速勃发,催生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深圳建市并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更是快马加鞭,精品迭出,深圳市第一首在全省获奖的歌曲《深圳欢迎你》是他写的歌词;第一个在全省获奖的“白榄”(广东快板)《两次到深圳》是他主创的;第一个在全省获奖的小戏《第一次约会》也出自他手…… (晓航/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