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汕头,在中国经济版图寻找自己的坐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09:49 新华网

  潮起潮落,1861年开埠之初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的汕头,带着浓郁的海风潮韵,百载商埠的繁荣,海防前线的萧条,特区前沿的自豪,走过了历史,走到了今天,2003年初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调整。行政区划的调整,为汕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当前,汕头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走出谷底,开始进入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新的起跑线。如何抢占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先机,催生汕头大工业时代的跨越式发展?如何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整合资源,凸现粤东中心城市的作用?如何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寻找汕头自己的坐标?如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强化管理,提升素质”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组织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推进汕头现代化建设进程,是我们最关注的焦点。进入新起跑线汕头需要勾勒“导航图”

  9月3日至4日,汕头市政府组织召开《汕头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评审会,由建设部和国内规划界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规划成果进行评审。建设部、省建设厅等上级领导莅汕参加会议。市领导以及汕头市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市政府政务咨询委员等出席评审会。国内许多著名专家济济一堂,为汕头寻求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出谋献策,制定更有针对性、更有远见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入新的起跑线迎接新一轮发展,扬帆出海,汕头更需要勾勒出“导航图”。

  汕头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从原来的301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956平方公里,现设龙湖、金平、濠江、潮阳、潮南、澄海六个区。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的《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虽然在对应汕头市行政区划调整上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适应性,但在指导规划建设和促进大汕头一体化发展方面,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

  我很赞同汕头市委、市政府面对汕头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及时研究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城市发展战略。《汕头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不仅仅研究空间问题,同时也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对城乡规划工作的可贵尝试。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在区域整体发展过程中,把握城市发展、空间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助于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调控特色,有助于体现城市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出对现阶段发生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广东省建设厅总工程师陈平:

  当前,广东城市发展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区域协作不断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功能特色日益凸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城市资源利用更为科学、高效,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担负着自身发展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去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汕头在区域发展中“小马拉大车”的被动局面,为汕头的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城市政府和一个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汕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及时开展了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

  尽管政府有政府的出发点,学者有学者的专业视野,企业有企业的发言动机,公众有公众的利益所在,但通过本次《汕头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可以深入剖析不同时空背景对汕头发展的根本性影响;寻求发展思路上的突破;制定更有远见、更富弹性、更具竞争力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同时,在规划技术层面上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第十次人代会制定的发展战略,整合主城区与各新设区和南澳县在空间形态、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面对三大矛盾汕头需要组织新突破

  汕头,一个充满矛盾的城市。专家学者在阅读汕头的版图,深入调研时,矛盾似乎成了编制规划的主题,汕头面临三大矛盾:环山面海,巨大的空间激发出拼搏进取的动力,发展空间遍及海外,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人多地少,环境脆弱,却是粗放的发展方式。竞争能力落后、市场腹地缩小、应变能力不足使得汕头的特区优势弱化、中心城市地位下降;外来投资下降、产业基础薄弱、创新动力不足使得汕头要依赖外部推动;内生动力不足、粗放的发展加剧资源紧缺,低成本的城市化区域蔓延使得汕头城乡混合发展,资源矛盾激化。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教授张尚武:

  汕头的建设空间快速扩张,土地利用率低下,汕头市区在四个经济特区中的土地产出率也最低,仅为深圳的1/5至1/6。已批未建用地占建成区用地的比重较大。

  汕头是著名侨乡、经济特区和老牌的港口城市,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汕头确实没有本钱和理由可以骄傲,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和压力,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全省和其他经济特区。我们有发展,但人家发展更快。经过10年来的演化,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全面下降。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占全省的4.5%下降到去年的3.9%;固定资产投资从1992年占全省的4.3%下降到去年的2.4%;实际利用外资从1992年占全省的6.3%下降到去年的1.1%;1992年,汕头GDP分别是深圳和厦门的38.4%和139.7%,到2003年,分别下降为18.4%和69.2%;1992年和2003年,汕头和珠海GDP总量差不多,但人均水平越拉越大。

  汕头,同时也是一个积极探索进取的城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注定汕头要建成经济强市必将经历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但汕头的问题最终要靠汕头来解决,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压力为动力,组织新突破,以发展去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中寻求发展,努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构建大工业汕头需要开好工业菜单

  振兴工业,是振兴汕头经济的希望所在,是拉动农业、支撑商贸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经济强市的必由之路。这次概念规划成果提出:汕头工业的基本取向应与城市发展目标相协调;要立足“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关联和接替产业”的产业发展策略,以及“立足自身、积极争取、留有空间”的大工业发展原则,形成“一轴三带,八大产业基地”的产业布局结构和“以增量拓展推进存量整理,以三大产业带为核心推进产业布局整合”的产业布局策略。

  汕头的发展需要大工业,尤其是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大工业。但是,对汕头而言,另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对现有的工业尤其是民营工业如何调配好、整合好、利用好。汕头目前的民营企业占尽大半壁江山,但发展还很软弱,与温州相比有巨大的差距,更加需要政府对其予以引导和扶持。因此,汕头的产业发展必须内生、外生“两手抓”,而且要“两手硬”。大工业从零开始,政府要通过有效的指导和技术控制来提高大工业的发展质量;民营企业亟待提升,政府要通过政策的优惠和技术扶持促进民营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实现其“二次创业”。“只有发展工业,汕头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发展工业,汕头才能实现经济强市”,这种思路已经深入汕头社会各层。但是,单纯而强烈的“工业化情结”很容易导致对“大工业”理解的偏差。汕头到底可以、适合发展哪些大工业?需要冷静的思考。

  自然生态环境、水土资源短缺的制约,要求汕头在选择石化、钢铁等重大工业项目时要抱着极为谨慎的态度,坚决回避污染大、地均产值低的产业门类。这次专家们再次强调:汕头必须立足自身的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确定合适的大工业类型。结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汕头的条件,专家们用排除法开出了汕头大工业的“菜单”:装备制造业、加工制造业、生物医学、食品工业等。南京大学教授张京祥:

  汕头发展石化工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看,已经确立的三个石化基地分别为:南京、上海、惠州。南海石化项目已落户惠州,国家近期不太可能再在汕头投资建设大型石化项目。“常州铁本”等事件说明,国家正在加大对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力度,压缩基本生产的投资,尤其是将对石化、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限制与禁止行业实施更为严格的产业管制。

  从区域竞争优势来看,国家重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工业是重点扶持产业;江苏前两年借沿江开发的热潮,长江两岸的重化工产业带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后续石化工业的国际转移,将会首先选择在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效应的地区。广州投资80亿元建设的15万吨乙烯工程,刚一建成就已破产的窘境即是很好的佐证。

  从汕头自身的发展条件来看,汕头属于水、土等关键资源缺乏的城市,同时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脆弱,必须走一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道路。石化工业是一种排它性很强的工业类型,不仅将造成对汕头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而且其巨大的外部负效应将剥夺许多其他产业(如IT产业、生物工程、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等)的发展机会。因此,专家们认为汕头发展石化工业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应当以发展其他环境、机会成本较低的大工业类型为主。建设中心城市汕头需要实施拓展策略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无疑是汕头强势发展的动力之源。在这次评审中,大家原则同意把拓展腹地作为汕头区域中心城市的第一发展战略,以及根据紧密型腹地、扩展型腹地和竞争型腹地三种不同类型腹地所提出的实施拓展策略。同时建议加强对更广泛区域的发展研究,如“9+2”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等区域协作与汕头发展的关系,为汕头的发展寻求新的机遇和对策。

  对粤东地区而言,需要培育一个更为突出和具有外部竞争力的中心城市,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应有的整合辐射功能,实现区域性的整体发展。而汕头是这一地区最直接的口岸地区,汕头在促进粤东地区整体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更进一步的分工合作,为地区发展提供更高层次和质量的服务,将促进汕头区域地位的发展和提升。同时,粤东地区也是汕头最紧密的腹地,汕头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最初支撑起汕头城市发展的力量就源自这一地区。在新时期、新起点上的联合,强化汕头中心城市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整个潮汕地区和潮汕文化的复兴。专家认为汕头应抓住资本和市场两个关键环节,打破行政界线,强化中心城市的各项功能,构筑、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避免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推进都市圈有序建设,使经济区域作为整体参与外部竞争,让广东东部的龙头摆动起来。

  潮汕地区城镇密集,邻近汕头的澄海、潮阳、潮安三个周边市县的市区(县城)距离汕头市中心均在15公里以内;潮州、饶平、揭阳、揭东、普宁、惠来等6个市区(县城)距离汕头市中心最远也不超过50公里。当务之急,是在潮汕都市圈范围内应消解行政区经济的恶性竞争,避免对城市整体外向竞争能力的化争。城市内部竞争应服从外向竞争,严格控制小而全的同构性竞争,激发城市内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发挥群策群力,增加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教授张尚武:

  若能形成联结汕头、潮州、揭阳为主体的成长三角,更有助于提升潮汕地区的地位,实现资源互补、整体发展。这一地区实现整合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基础坚实,历史发展连续性强,文化认同感强,是汕头城市最紧密的联系圈层。强化潮汕都市圈,在潮汕地区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培育中心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区域协作的制度基础和产业分工的空间体系。采用大都市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大都市行政机构,以管理、协调大都市圈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事务。

  新潮汕联盟可以树立“开放的汕头”、“开放的大潮汕”形象,主动吸引大企业投资和开展跨地区的企业合作。但是,推进港城结合的大潮汕城市联盟建设的操作机制是关键。由一个政府来推进在目前来讲是不现实的,建设潮汕联盟的战略虽然在行政的操作上会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对于三方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从区域的总体考虑将是一个最佳选择。首先是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联席会议。功能定位汕头需要响亮的城市名片

  在近代历史上,汕头因为是唯一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的城市而被编进高校教材《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史》中,沧海桑田,进入新世纪的汕头,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建楼铺路了,汕头更需要明确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汕头到底我是谁?这一直以来是困扰着大家并为之苦苦思索争论的问题。原建设部规划司司长、评审专家组组长赵士修一语道白:“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的《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就明确了汕头的城市发展定位: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粤东中心城市,我认为这就是汕头的发展目标。”

  那么,汕头是否要策划包装经营城市,帖上美丽的标签,印上响亮的名片?汕头将凭借什么与他人争锋?其实汕头不是没有政策,“特区”的名号少者能及;汕头不是没有区位,通江达海羡煞四邻;汕头不是没有文化,潮汕根脉遍及四海……应该看到,汕头还存在着不少潜在竞争优势,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抢夺种种发展的先机。汕头,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招数。汕头需要彰显城市特色、城市文化,让城市功能定位与促进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博士朱喜钢:

  汕头可以拟订一个科学、前瞻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城市名片的响亮组合:潮汕文化首邑,区域中心城市,东南休闲之都,海滨人居名域,亚太地缘门户。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人们可以把50%的时间用于休闲,中国将成为全球休闲的第四大市场。山水赋予了城市灵性,汕头背山襟海,美丽富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块“十相留声”、“人杰地灵”的神奇宝地。汕头极富休闲个性的生活形态,必将成为倦游思归的城市人梦寐以求的“心灵浴场”。

  汕头要成为东南休闲之都,有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珠海和厦门。虽然目前汕头的旅游休闲设施不及珠、厦,但汕头也有自己的优势:作为岭南开化最早的文化,汕头的文化渊源深于珠、厦,有利于发展长途文化旅游和宗教旅游;汕头的城市规模大于珠、厦,有利于发展短途城市旅游。汕头山水交融、相得益彰,更兼具滨海特色,以自然风光和海滨沙滩等为主题的旅游休闲产业正方兴未艾。“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汕头,具有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休闲之都的独特潜质。

  汕头是当之无愧的潮汕文化首邑,可以说是全球潮人的“麦加”。同时,区域中心城市指的是汕头是紧密型腹地(汕潮揭)的综合性中心,拓展型腹地(梅州、汕尾部分地区)的经济中心,争夺型腹地(汕尾、赣州等)的对外贸易中心。“海滨人居名域”的定位是为了展示汕头城市生活质量方面的竞争力。“亚太地缘门户”这一概念是基于对汕头特区区位优势。

  春风满帆又远航,汕头是一个经历了很多的城市,也是一个承载着很多的城市,承载着一个潮汕的生计和另一个潮汕的乡情。汕头也正在以一天也不能耽误的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彭涛林奕群)(来源:汕头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