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报道(下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0:1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随着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撤销221厂的决定,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部设施无偿移交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1995年9月15日,新华社向世界宣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 撩开神秘的面纱
于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取名为西海镇,成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与世隔绝30多年的金银滩,向世人揭开自己的神秘面纱。 来到“原子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基地退役纪念碑。这座巨大的黑色花岗岩石碑高16.15米,碑体呈四棱形,碑的顶端是象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银色圆球,碑的正面是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十二个大字。碑的背面刻有基地退役纪念碑文,左右两侧分别镌刻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的蘑菇云图形。 作为核武器研制基地,金银滩的每一幢建筑都有它光荣的历史。今天的金银滩,有基地首批人员驻扎的“三顶帐篷”遗址;有数百名科学家曾度过不眠之夜的“专家楼”;有李觉、张爱萍、邓稼先、王淦昌等“两弹”元勋住过的“将军楼”;有启用第一颗原子弹上车的“小车站”;有警惕保卫基地安全的“六号哨所”;有1964年6月6日进行模拟全弹核爆炸的试验场;有伪装掩护基地30多年的“同宝牧场”;有显示核设施填埋处埋成就的“亚洲第一坑”…… 进入厂区,依然能见到或隐或露的厂房、车间:那门口设有岗哨亭、院子里为半掩体厂房、围墙四周有瞭望楼的是二分厂,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里总装启用的;当年为爆炸试验场的六分厂,看似小山的观察台和墙质似黑色钢板的掩体建筑瞭望孔,似乎还保留着“两弹”爆炸成功时的欢呼声;当年承担制氧、翻砂、锻造、热处理的三分厂,如今已变成年产万吨电解铝的海北铝业集团公司;当年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电、热能的四分厂,如今已被海北电厂整体利用。 永恒的意义,永久的价值 在一度是“禁中之禁”的基地科研和生产指挥中心,栋栋楼房如今都派上新用场。当年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下榻的招待所,如今已装修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宾馆;当年的职工文化宫,已成州委机关办公楼;昔日的科技楼,现在挂上州总工会、基地展览馆的牌子。 那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建筑物,栋栋都被粉刷一新,看上去如同刚刚竣工的楼宇。名扬中外的“原子城”,现在已命名为“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当年基地建设者们栽种的几十万株树木,如今一棵棵长得枝繁叶茂,使这处西北滩地充满生机和朝气。 基地虽然退役了,但党和政府没有忘了它。2002年,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亲临西海镇视察,对“原子城”的保护、建设作出明确指示。州委、州政府提出,要把“原子城”建成“全国文明城镇”,让“原子城”衍生出新奇迹。 说起“原子城”的变化,州委书记李忠保说,要利用基地已有设施、优势统筹规划,加快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把“原子城”建成一个市政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能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兴城镇。 关闭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体现了我国政府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一贯主张,也在全世界开创将核武器研制基地“化剑为犁”、和平利用的先例。今日的“原子城”,已经成为青海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据介绍,仅今年来此参观的中外游客已超过20万人次。 7月24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青海省政府在“原子城”联合召开“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座谈会”,整修一新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展览馆”同时举行开馆仪式。200多件研制实物、600多幅照片,使参观者们实地了解“两弹”艰苦卓绝的研制历程,仿佛重新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种圣洁的爱国主义情愫在心中油然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