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费制”难以一举终结乱收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1:01 东南快报

  今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一费制”,学校如果有在教学途中继续收取补课费、资料费的行为,将受到有关部门严厉查处。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最昂贵的乱收费———“择校费”并未包括其中。这样的“一费制”会不会成为“出场秀”?广为诟病的教育乱收费真的无药可治吗?“一费制”后之怪现象

  今年秋季开学前,公办义务教育一律推行“一费制”。这是杜绝教育乱收费的一个有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力举措。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学校,还存在巧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

  赞助费交得不情愿

  既是赞助,就不应存在强迫,这是不少家长的普遍认识。可是,据有关人员介绍,从目前接受的投诉情况来看,一些学校仍然存在变相强行收取赞助费的做法:按学校要求交赞助费的学生可顺利入学,而不交或交不起赞助费的学生,则被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

  借读费择校费一次性收取

  义务教育阶段,一律实行“就近入学”,确实需要到其他学校就读的,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接受学生就读的学校可以收取一定的借读费。择校费则只适用于考不上高中而又要到该高中读书的学生。一些学生家长认为,上述两费应按标准每学期交纳一次,但学校往往要求一次性交完,加重了经济负担。

  钞票多收 票据少开

  学校存在多收钱少开票的行为。家长反映,一些学校根本没有条件开办计算机教学,却仍让学生交纳信息技术教育费。“一费制”没“一费”了之

  今年8月份,江苏、河北等省市先后召开了“一费制”听证会,这项旨在制止教育乱收费的听证会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引来一些人士的质疑,认为听证会并未触及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择校费问题。

  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一费制”,就是对学杂费、书本费由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按理说,义务教育有了“明码标价”,既可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校收费管理。更何况,“一费制”去年试行就为广大农村中小学家庭减轻负担17亿元人民币。

  然而,业内人士提出,这个“一费制”并未将涉及学生家长额外负担的教育收费项目完全纳入,如择校费、补课费、校服费……这给乱收费留了很大“口子”。

  虽然各地对“一费制”所限定的具体范围,多是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三费合一,有的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费,但多数家长说这只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全部费用中的一小部分,像住宿费、校服费、卫生保健费等,都是教育和物价财政部门核准的学校代收代办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收,没有明确规定。

  除了上面列出的代收代办项目,家长们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的择校费。事实上,公开的择校费还只是保底价,附带的赞助费更是高得惊人。北京市一类学校赞助费为5万元,准“重点”也得4万元。“公办民助”学校收费更高。

  很多家长苦恼的是学校不收这赞助费。名校总共就这么多座位,大家都想争,校方正可以来个“论质论价”,又有多少家长敢再冒风险去举报,去破坏这个潜规则呢?择校费是一道坎

  这里面包含的内容还是太窄了点,对于像择校费之类的规范,似乎显得“苍白”无力。

  择校热难道真的成了死结?据教育部门人士介绍,择校费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不少中学出现了“借读费”这个新的收费项目,不过往往只有几百元。随后,这个价码开始跃进式地翻番,借读费也逐渐被择校费代替。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择校费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的不公平性。在现有教育制度下,分高者上学是人人能接受的规则。但是,择校费打破了这套规则,“分高者上”变成了“价高者上”,最终把重点校变成有钱人的“私立学校”。

  重庆市日前发文,为择校费制定了标准,不少人士称此举让择校费得以合法化。文件规定,市属市级重点中学或示范性高中每个学生每学期收取的费用不高于5000元,区县属市级重点中学不高于4000元,其他普通高中不高于1500元。据了解,2003年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8093元。

  来自江苏睢宁县梁集中学的校长刘兴国说,由于近几年正值入学高峰,每个教室里都挤了90多个学生;一个21平方米的宿舍,要住24到28个学生!学校的条件在当地还不是差的。他算了笔账:全校2800多名学生,去年所交费用合计47万元,预算内的公共教育拨款没到位,年底时学校透支了十多万元。

  如果“一费制”实行后政府相应公用支出拨款仍不到位,学校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些学校负责人对推行“一费制”也表示担忧。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悬殊很大,于是招生困难的学校“被迫”通过乱收费来改善软硬件;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则大规模扩招,有的还空出些许名额,让家长“愿者上钩”。必须平衡教育资源

  专家提出,政府通过“一费制”规范乱收费的初衷是好的,学生家长们也普遍欢迎“一费制”的实施,但忧心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来讲“学校乱收费,校长就撤职”,但同普遍存在的择校热而言,受处理的责任人还是太少了。

  择校费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政府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示范性学校”“窗口学校”“重点学校”,集中了最好的师资力量、最先进的设备和最雄厚的资金,教育质量足可以傲视其他普通学校。这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校与校之间实力的巨大差距最终制造了择校费这个“怪胎”。教育专家说,要消灭这个“怪胎”,必须对症下药,治本之策就是走扩大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之路,使各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

  注重对教育均衡的关注,在某些层面上又表现为对教育公平、机会均等的关注。对此,辽宁、山东一些省市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将好初中的全部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择优选送,实行社会监督;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通过生源均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

  重视规范示范高中建设,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据悉,北京市计划分期建设数十所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的示范高中,带动高中教育整体发展。浙江、江苏通过派遣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

  教育事业永远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它是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品。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产品”是人、人的素质,当百年树人的教育要靠金钱明码售价时,恐怕会使育人的本性发生逆转。不妨加强民主治校

  解决学校乱收费等问题,我们不妨借鉴香港的做法,从源头抓起,削弱、限制学校的独断权力,在学校推行民主管理,让家长、教师对学校的重要事务都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只要通过公正、公开的选举,让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学校管理,类似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很难“浮出水面”,因为它几乎不可能进入学校的决策程序,或者在学校决策表决过程中它就会被否决掉。

  可以说,择校费作为教育乱收费的一种,或者说是教育乱收费的变异,早已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抨击。如今,试图把择校费合法化,岂不是在明目张胆地乱收费?择校费的存在,是对公众受教育权利的侵害,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与整个社会的文明宗旨相违背?熏更是对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群体的歧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纠正之,而不是用什么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理由来“合法化”。新闻背景过半家长不懂“一费制”

  调查数据显示,开学近1个月后,只有27.2%的家长表示子女本学期已经开始按“一费制”缴交在校教育费用,16.5%的家长则表示还没有开始,而有高达56.2%的家长表示不知道自己的子女是否按“一费制”缴费。对“一费制”的收费标准,只有4.7%的家长表示完全了解,40.7%的家长表示有所了解,另外54.6%的家长则表示完全不了解。何为“一费制”

  “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收费总额,然后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今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这一收费制度,学校除向学生收取“一费制”规定的收费外,不得再有任何单位、任何形式、任何项目的收费,以及利用行政手段强行要求学生购买各种教辅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学习用具等。10年乱收超2000亿

  今年9月秋季新学年开始,中国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全面推行“一费制”。教育部称此举是中国义务教育收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以从制度上遏制长期以来怨声载道的教育乱收费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公布了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教育专家保守估算,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去年上半年,石家庄市纪委对全市中小学收费及使用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仅市属5所重点中学,就查出违规资金3000多万元。专家推测,2002年全国共有55万所中小学,其中至少2%为省市级重点学校。最保守的估计,每所重点中、小学年收择校费分别为500万和200万元,光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就超过270亿元,这当中大部分属于乱收费。

  教育部门公布的案例显示,乱收费的项目可谓五花八门:捐款、补课费、赞助费、复习费、集资费、搭车收取农业费、危房改造费等。在这些乱收费中,又以择校费最为严重。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