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高悬对美欧日影响有限 中国印度风险加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5:31 经济参考报 | |||||||||
进入8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持续大幅上涨,石油公司大幅获利,而一些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则叫苦不迭。国土资源部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一个“大买家”,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尽可能降低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持续高油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石油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动力,其价格直接关系经济发展,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的历史上少有的持续上涨,给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仅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增加了能源消费比例,抑制了其他领域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成本,从而抑制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估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油价从25美元/桶涨到35美元/桶,世界GDP降低至少0.5%,如果涨到40-45美元/桶,并长期在该价位波动,则世界GDP增长降低幅度超过1.0%。2003年底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从30美元/桶涨至49.4美元/桶,虽然总体上不会使世界经济脱离复苏的轨道,但至少使世界经济的增长减缓0.8%。 尽管持续高油价给世界经济整体带来不利影响,但对不同经济体、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又由于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有约半年的时间滞后效应,因此此番油价对全球经济的显著效果可能于明年上半年方能显现。 对美欧日等西方经济体影响廖廖 张大伟分析,从国际原油的表面价格来看,近半年来的高油价堪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的油价相比,但所造成的损失却截然不同。30年前,由于西方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廉价石油基础上完成了经济复苏和建设,能源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能效低。据统计,1975年美国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4%,而西欧各国则高达40%-70%,日本更是高达73%。加之当时西方尚未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面对油价暴涨和石油危机,西方七国束手无策,经济损失高达数万亿美元,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由五六十年代的6.0%-7.6%下降为3.2%,直接加剧了当时其经济“滞胀”现象的发生。经过石油危机的惨痛教训,西方国家逐步调整其经济政策,制定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能源政策,一方面通过资本和公司运作,加强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试图重新掌握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同时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争扩大国内产量,增强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利用飞速发展的科技成果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努力降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同时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另外还通过区域和国际合作,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以应急石油危机。经过30年的努力,欧美日等西方国家能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能源效率大大提高。据统计,2003年美国能源消费中石油占38%,日本49%,德国37.6%,法国36%,下降5%-25%,能源效率明显提高,每万美元GDP的能耗为1.17-2.1吨油当量,平均为1.68吨,远低于世界平均能耗2.7吨的水平。正是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西方经济已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受到高油价的影响,而且影响程度也明显降低。有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的高油价对西方七国集团的影响有限,经济增长可能下降0.3%-0.5%,低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程度,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复苏势头。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 相比之下,高油价对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远甚于西方国家。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潘继平博士分析,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国家正处于新兴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特别是石油等优质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石油消费风险渐高;二是这些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而且能效低,资源浪费严重,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三是这些国家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这些都加大了其石油市场的风险;四是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石油战略储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石油危机,更加大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安全问题。 2003年中国和印度GDP增长率分别为8.8%和10.4%,今年上半年则分别增长9.7%和8.0%,远高于全球3%-4%的经济增长速度。高速的经济增长导致能源特别是石油等优质能源消费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13.8%,其中石油消费增长11.3%,而世界能源消费平均增长仅为2.9%,其中石油消费增长2.0%。2004年上半年,我国石油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400万吨,增长幅度达13.2%,原油进口持续攀升,经济发展对境外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2003年,我国原油净进口近亿吨,对境外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5.4%。今年1-6月份,我国进口原油总量610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9.3%。对于能源效率,2003年中国每万美元GDP消耗能源8.4吨油当量,印度为6.6吨,均远高于世界2.7吨的平均能耗,是西方国家能耗的4-5倍。因此,长期的高油价给中国、印度等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比较严重,不仅明显加大了经济运行成本,而且增加了外汇支出负担,导致巨额贸易逆差。据估计,持续上涨的油价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GDP增长带来1.0-2.0%的负面影响,高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并非油价越高利润越高 张大伟认为,从短期来看,对石油出口国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来说,如沙特、俄罗斯和壳牌、BP及艾克森美孚等,油价越高,利润越高。但是,实践表明,油价并非越高越好。长期高油价在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使主要石油出口国和石油公司面临风险:一是经济风险,即油价长期保持高价位必然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减缓经济复苏步伐,甚至不排除使世界经济重新陷入低迷的可能。伴随经济增长的减慢甚至低迷,世界能源需求必然降低,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就不可避免,而且高油价还可能诱使石油出口国大幅增产和加大出口,也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油价下跌;二是政治和社会风险,长期的高油价可能会使石油出口国和石油公司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政治压力,人们可能将失业、贫困及环境恶化等与高油价联系起来,并把矛头瞄准这些石油出口国和跨国公司;三是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风险,即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必然会引发全球性的、深层次、广泛的节约能源和寻找替代能源的浪潮,从而降低石油消费,使其逐步退出世界第一大能源的历史舞台,影响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 五大举措应对油价高涨 张大伟、潘继平认为,油价高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近几年才凸显出来的问题,而且将随着进口量的增加和对外依存度的加大,影响日益严重。为了保障国际石油市场安全,尽可能降低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一)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应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认真总结过去20年的发展模式,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加强结构调整,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第三产业比例,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对钢铁、建筑、造纸、化工及汽车等高耗能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调整布局,整合规模,降低能耗,提高效益,努力达到以能源消费的低增长,实现经济高效益、高质量、高速率增长。 (二)强化节油,鼓励替代,提高油耗效率。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制定严格节油标准,加强节油监管,强化全民节能意识,逐步建立节约型经济社会。综合运用投资、税收及价格等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鼓励开发推广节油型汽车和其他动力设备,从源头上实现节油,并加快出台汽车燃油税。同时,鼓励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煤的洁净利用。 (三)加强能源建设,特别是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一方面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油气调查,鼓励和促进合理高效的商业勘探开发,形成公益性勘探与商业勘探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大开发利用境外油气资源的力度,积极“走出去”,分享全球油气资源,逐步建立国内与境外两个相互补充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四)加紧建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体系,尤其要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步伐,包括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及社会商业储备,防止突发事件对进口石油供应中断,减缓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积极推进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石油价格定价机制,加快建立灵活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石油价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石油价格真正成为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实时信号。同时加快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及现货市场建设,完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逐步获得在国际油价方面的发言权,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弱势地位,降低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消极影响。(记者王一娟 实习生 赵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