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注:贫困生求学 怎一个难字了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15:47 胶东在线

  贫困生求学,怎一个难字了得?

  ——由助学贷款新政策出台引出的话题

  “教育脱贫”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对于当下中国千千万万个下岗职工、城市低保和农村家庭来说,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一旦考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上了大学,人们在恭喜的同时,还会对他的父母说:老鼠拖黄瓜,苦头还在后头呢。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大学4年五六万元的费用,无异于天文数字,全家人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几十年才能凑够。一时拿不出钱,只得向亲戚好友伸手借。于是,“一人风光,全族遭殃”。一个人考上大学,一个家族都可能会被拖入贫困的泥潭,而如果孩子多并且都考上了大学,其父母的生活便大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退回解放前”的意思。再加上如今工作难找,城市生活成本日益趋高,即使大学毕业,对家庭的回报也几乎为零,有时甚至还要“倒伸手”!

  “贫困生”是近来媒体点击率颇高的名词,也是近年来备受社会瞩目的一个话题,在新学期伊始之际,国家适时推出了更便于操作的助学贷款新政策,这一举措无疑给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关于贫困生求学的话题依然是那么沉重——

  “教育致贫”?贫困家庭面临两难抉择

  日前,记者在烟台师范学院开学前夕走进校园,校园内随处可见返校的往届学生和刚刚入学的新生,他们的脸上有的洋溢着灿烂与平和,有的却笼罩着乌云与困惑,来自临沂的张惠娟同学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学费,她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报到的,在咨询了学生工作处的老师后,她那颗惴惴不安的心终于有所释然,因为她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支付学费了!像张惠娟这样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我市高校新生中约占20%左右,特别贫困的达7-8%。

  据记者了解,在高考成绩公布的数月里,许多城乡家庭都经历了一番喜忧参半的过程,孩子考上大学甚至是国家重点大学本是件好事,可每年近万元的学费、生活费对于年收入只有数千元甚至是一二千元的农村和城市困难职工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各种媒体上报道的因经济困难陷入求学危机的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前不久,某媒体报道,在陕西榆林,一中年男子面对三个孩子上大学的高额学费不堪重负而服毒自杀!

  目前,孩子的教育开支已成为中国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最大负担,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19年中,至少需要30万元的教育支出。在孩子求学过程中还会遇到交择校费、补习班费等问题,学习好的还要出国!一般城市家庭为培养一个孩子基本要付出半生的辛苦!如果赶上失业或家庭成员生病,家庭经济就会非常拮据了。而对于大批农村家庭来说,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一个孩子16岁之前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后,不上高中而是出去打工,到他23岁时,如果平均每年收入6000元,就可收入4万多,其中至少一半是要拿回家乡消费的,如盖房、添农具、娶媳妇,有些懂技术、收入高一些的,一年就能带回家一两万,7年平均下来,差不多人均能达到3万元。因此,一个农民家庭,有两个在外打工的,家里就不穷了。而这个孩子如果上高中又上大学,这7年间要花费多少钱呢?至少要6万元!这些家里一般就要举债了,如果一家有两个上学的,非穷上几年不可。而大学生毕业后,回家乡发展的不多,一是没有合适的工作,二是收入低,他们一般都想到大城市去发展,可是工资虽然高一点,还是要背着债。这些农村家庭一旦挑起“教育”这个沉重的担子,“好日子也就算到头了”。

  不让孩子读书,孩子没有“前途”,让孩子读书,家庭断了“钱途”,这是无数个普通中国家庭面临的两难抉择!

  “教育脱贫”,政府、高校全力扶助送真心

  教育真的会让中国的老百姓陷入新的贫困吗?烟台师院学生工作处负责同志说:“高等教育的投入确实会使一些贫困家庭在短期内陷入更加贫困的窘境。如今大学生就业分配已从计划到完全的市场化配置,学生选择的专业及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乃至某些社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其将来的就业。教育投资同样是一项风险投资,受过高等教育是不是一定就能找到工作?或者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呢?也未必,对于那些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贫困生家庭来说,确实是雪上加霜。于是从表象来看,教育似乎未给他们带来短期的效益。但是如果不进行教育投资,那他们只会更加贫困。因为如果不上学,不提高文化水平,将来找工作就比较难,而且一般收入不高。相反,如果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其就业的机会要相对好得多。而从国家长远来看,高等教育的普及、全民素质的提高,都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因此,‘教育致贫’只是表象,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教育脱贫’才是真正的终极结果。”

  近年,贫困大学生问题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成为一项重要战略被提出来,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国家、政府、高校的共识。我市对于这项工作也给予高度重视。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了解到,在今年高校开学前夕,我市已举行了市直暨芝罘区、莱山区爱心救助困难学生资金发放仪式,共有3859人获得救助,总金额为2386750元,其中9年义务教育段困难学生2585人,救助金额114万余元;高中段903人,救助金额62万余元;高中升入大学的困难学生371人,救助金额61万余元。此外,市总工会对216名今年刚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救助金累计达40.5万元,而各县市区也将按照全市的部署陆续发放救助金。

  多年来,我市高校已逐步形成了以“奖”(奖学金)、“贷”(助学贷款)、“补”(困难补助)、“助”(勤工助学)、“减”(学费减免)为主要形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据烟台师院学生工作处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高校设立的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学校设立或社会捐助的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最高金额可达6000元,并且可同时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完全可以解决优秀贫困生的学费问题。从2001年开始,我市高校开始发放助学贷款,目前,烟台师院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已达4000人,贷款额度达2000万元;烟台大学也有2000余名学生受益,合同金额近1000万元。此外,我市高校还对生活出现困难的特困生发放一次性困难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并且实行学费减免,去年烟台大学对于孤儿、享受城市低保的单亲家庭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家庭子女减免学费达150万元。为保证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烟台师院和烟台大学分别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了1500个左右的岗位。这样,“奖”、“贷”、“补”、“助”、“减”多种形式相补充,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学费和吃饭问题。

  助学贷款,“主渠道”跌跌撞撞走过来

  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如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据烟台师院学生工作处负责人介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于贫困生的确认难度就比较大,因为学校不可能对每一个贷款学生的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和了解,这就带来一些问题。作为业内人士,他们认为,除确实必要,应尽量减少无偿资助的比例,比如尝试有条件的资助,像助学贷款是要付利息的,这对所有学生都很公平;而勤工助学是需要付出劳动的,这也有利于杜绝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惰性心理。

  烟台大学学生处学生管理科副科长赵显伟老师说:“烟大去年在奖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几项共计投入近600万元。奖学金虽然额度不低,但受益面毕竟较窄,相对于需要救助的学生比例和额度来说仍然存有很大差距;政府、社会、学校的救助虽然能解贫困生的燃眉之急,但一次性的救助毕竟不能形成长效机制;勤工助学虽然好但学校也只能提供有限的岗位,这些对于每年20%的贫困生比例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于是,国家助学贷款由于其额度大、受益群体广和运作的规范性和公平性,将成为贫困生救助的主渠道。”但据记者了解,我国的助学贷款推行3年来,可谓是在风雨中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的。

  2001年,助学贷款在社会各界的一片叫好声中问世,但很快便处于尴尬境地——由于还款率低,银行被迫大面积暂停。据中信实业银行烟台分行消费信贷科科长陈健介绍,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缺乏积极性不难理解,因为原来的助学贷款政策多少带有一些“计划模式”的味道,在制定实施时过多地重视了学生如何获得贷款,却忽略了学生还贷能力和还贷诚信度、银行利益的保障等重要问题。由于助学贷款是我国惟一的信用贷款,而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于是出现了学生还贷信誉不佳,造成银行风险增大……”“这从表面上看是一些进入还款期的学生信用意识淡薄、违约率较高造成的,实际上是助学贷款作为社会的爱心在无情的市场中遇到的尴尬。”陈健说。

  在今年高校新生入学之际,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还发出通知,要求相关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对助学贷款不得设置任何规模和资金限制,保证高校贫困新生顺利入学。

  据记者了解,新政策延长了学生贷款的还款年限,由目前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开始偿还本金、4年内还清,改为6年内还清;借贷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才开始计付利息,改变了原来在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贷款只给予50%贴息的做法。同时,为多渠道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财政、教育等部门还联合在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中推出一项新的助学贷款业务——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以在生源地直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据介绍,助学贷款新政策要求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和风险约束机制,将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贷款银行;同时建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用于对经办银行的风险补偿,从而减轻了银行的管理负担和贷后风险,提高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另外,加大了高校贷前、贷后的管理责任,为了减少风险,高校将成立专门机构,对学生申请贷款以及还贷进行审核和督促,并建立学生信用档案,严厉打击和制止各种恶意逃废债的行为。

  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出台,将使其救助贫困生的“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但新政策实施后仍需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240万贫困生每年大约需要国家助学贷款144亿元,但实际上以往最好的年份贷款率也仅达到30%左右;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高校放贷比例也不协调;而大学生诚信体系也还亟待建立和完善……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求学问题,从而实现银行、学校、学生的“多赢”?有关各方依然任重而道远!

  (高群)责任编辑:孙玲姿 来源:烟台广播电视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