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于当前宏观调控的思考之三:走出彷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6:46 大众网

  积极性高,有利于成就事业,当然是好事。但此次宏观调控好像一个魔幻调色板,将“积极性”这个词涂上了重重的疑问。

  首当其冲的,是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半月谈》杂志发表“和地方官员谈心”的评论文章。为什么要谈心?因为面对调控,有些人心里“有很多的结”。《财经》杂志发表文章呼吁,谨防调控“过分伤害民营经济”。调控实施以来,个别项目停转,银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行谨小慎微,企业贷款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当事者的心情也跟着起了变化,尽管上面反复讲“调控决不是人为地放慢发展步伐”,但“要停下来整顿”的主观揣测、想干事又怕出事的畏难情绪,还是存在的,给人一种调控与发展难以相融的感觉。难道宏观调控真是打击发展热情的严冬寒流吗?

  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是此次调控的原则,把怨气撒到调控头上,讲不过去。有统计说,上半年地方项目投资增长率达38.5%,项目彼此重复且不必说,一个个“亚洲之最”、“世界之最”得花多少钱,难以计数。与此同时,在几个过热领域里的“新手”,大多是民企,地方政府和民企的过度投资,的确是导致过热的“锅底猛火”。

  沿正确轨道行走的积极性,是不会受到打压的。回想起来,对积极性的理性审视早就有了,类似“把发展热情与客观实际结合在一起”的话,耳熟能详。此次调控针对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快增长的城建投入设限画界,还仅仅是在政策层面上约束过于奔放的激情,乃老话新说,权宜之计。更大力度的约束来自法律,在某种意义上,《行政许可法》可以视为“发展热情许可法”。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积极施政是官员的天职,但是,政府的积极性,不论是源于上级政治号召的、基于政绩考虑的,还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都必须按照法律许可,进行“科学发挥”。做到“科学发挥”了,谁都没有理由打压;做不到的,法律就要出面干涉。

  把发展积极性纳入科学的、法制的轨道,绝不是画地为牢。在调控进程中,当一些项目因违规拆迁而被叫停的时候,有人就说,孙悟空给唐僧画圈圈了,老孙不让咱出去,咱就不出去,躺着睡觉最安全。然而,把自己扮成唐僧,既不能掩盖项目的盲目性,也藏不住不思进取的慵懒形象。

  政府权力有限化,政府用权法制化,这是时代趋势,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官员行为进入科学法制轨道,绝不意味着为政者就可以无所事事睡大觉,下力气创造环境促发展,多为持续发展打基础,多关注民众利益的实现,等等,这么多用武之地,容得下任何人施展身手。

  再看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具有天然的市场禀赋,没有人怀疑。但如果许多重要资源仍然由政府部门掌控,行政权力仍然是主导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式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也不可能完全“市场化”。他们要立足、扩张,就得仰官员之鼻息,民营企业的逐利主张,就会沾染重重的官气。表现在此次调控中就是,一些民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逐利积极性,与官员追寻政绩的积极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企业意在借政府之威贷款征地,官员意在借企业增长扬名“进步”,彼此携手,发起了一轮轮向技术水平低、污染水平高项目的盲目扩军。事实告诉我们,超越市场规律的创业积极性只能制造泡沫,市场机制才应该是民企创业积极性的真正策源地。

  有位地方官员的话很有道理:计划时期是“照着干”,改革之初是“要敢干”,现阶段的关键是“想干”和“会干”。“想干”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会干”是遵循法制要求、寻求科学方法。宏观调控给矢志创业者的启示正是,把积极性建立在科学法制基础上,真正把调控当机遇,不悲观、不彷徨,正确把握,努力干下去,必有更开阔的天地。(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