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评:杜绝“因公”招牌下的牟私之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9:2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面对公众的质疑之声,有些人总是不太习惯。于是,动不动就打出“因公”的挡箭牌,似乎只要“因公”,就没必要过于纠缠“细节”。甚至,还有人认为公众的质疑、追问是多管闲事、无事生非

  公务员在职读书拿文凭该不该由政府掏腰包?政府官员出国考察“长见识”,公款支出有没有个说法?近来,公众似乎对官员、公务员这类“因公”行为的花销问题格外敏感。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本报9月8日的一则报道说,广州市出台的一项规定引来四方争议。该规定鼓励公务员在职攻读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在职学习的公务员不仅可以享有每年最长12天的学习假,而且可获得最高金额为一半学费的经济资助,上限为3万元。据说,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公务员个人读书该不该花纳税人钱的问题上。

  之前,《中国青年报》披露了这样的一则消息,一个为期4天的奥运考察团,每位官员费用达到17万元,报道同样引来一片议论声。而事实上,一段时期以来,以各种“因公”名义的出国考察团,数量相当庞大,其花销中有多少是真正用于公务考察而不是出国游,外人极少得知。

  从一度紧盯官员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严重的违法犯罪,到今天人们对官员一举一动的全方位关注,这体现了一种变化。包括“政绩工程”,包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包括“上班打游戏、上网看美女照片”,诸如此类,一些人的“不检点之处”往往成为公众议论的对象,动不动就被拉到媒体上讨论一番,以致不少官员感觉颇不自在。本来,这种关注和议论,属于现代政府体制下再正常不过的事,它是维持一个清廉、高效、民主政府的必然。相比起来,反而是以前某些官员过于自在、逍遥,倒是不成熟体制下的不正常现象。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公众的质疑之声,有些人总是不太习惯。于是,动不动就打出“因公”的挡箭牌,似乎只要“因公”,就没必要过于纠缠“细节”。甚至,还有人认为公众的质疑、追问是多管闲事、无事生非。在此,我们必须回到一个根本问题上:政府官员是干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设公务员这个行当?应该澄清,公务员是受全体公民委托、在法律规章之下代行管理国家职责的人员,是为公民提供服务的。因此,服务的好坏,必须接受被服务者的监督与考核。

  提高公务员素质,读书当然十分重要;学习它国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出国考察也不是没有必要。公众质疑的并不是读书应不应该、考察有无必要,而是担心有人打着“因公”的招牌,明里暗里为个人牟取私利,糟蹋纳税人的血汗钱。如果我们将官员的这类支出看成一种投资,那么,投资效率如何、回报率如何,都要有个交代,都要有个绩效考核。因此,有关部门必须给这类支出设置科学、透明的审查关口。

  当然,让某些人认同这个道理,不能完全依靠他们的觉悟,而必须让制度说话。比如,严格、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人大有力的监督制度等。几天前,广东传出消息说,人大将实时监督政府“钱柜”,即对省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进行实时监督。这一做法之所以赢得一片赞许声,就是因为人们发现,这种监督是很有必要、并且是可行的。

  杜绝“因公”招牌下的牟私之举,就必须在“公”与“私”之间有一个明确界定,这可能涉及公务员管理、政府财政预算及监督等方方面面。其核心一点是要强调:官员也好,公务员也好,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花得该不该、值不值,得问问纳税人的意见,得经过纳税人的首肯。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