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裁撤台“陆委会”为“台独”埋政治伏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10:02 环球时报 | |||||||||
谁也没想到,9月的前9天,台湾岛内竟如此热闹。 9月6日,台湾“国防部”官员狂妄地声称,他们从美国采购的潜艇将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未来攻击三峡大坝或北京重要地点都不成问题。一名台军将领甚至说,从美国买来的潜艇,将是台湾惟一能对大陆进行“反点穴战”的攻击性武器。
9月7日下午,台湾“国防部”在屏东地区召集了数千名后备军人,准备展开“同心十六号” 演习。9日,演习正式开始,这数千名后备军人拥进屏东县潮州镇内,展开岛内首次城镇防御演练,以检验台军打城镇遭遇战的能力。 9月8日,台湾当局通过岛内媒体向外界宣布,台军从美国增购的两架“鹰眼”空中预警机即将全数交付,空军已经派人前往美国接机并受训,预计今年年底返抵台湾。到那时,台军将可全天24小时监视大陆的军事动向。 台湾当局的以上言行,无不咄咄逼人地直指台海局势。这些言行集中出现在短短几天之内,因此立即引起了岛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然而就在此时,台湾当局又作出了一个惊动全岛的重大决定———裁撤在两岸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方面地位重要的“大陆事务委员会”(简称“陆委会”)。由于此事可能对台海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它马上占据了岛内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成为一条“爆炸性新闻”。 岛内媒体为何“吃惊” 9月7日晚,台湾“行政院长”游锡堃召集各部门头面人物开会。会议通过决议,对台湾“行政院”进行重大改造,将目前的37个“部会”精简为13个“部”、4个“会”和5个独立机关。最让人意外的是,会议宣布“陆委会”将从“部会”名单中消失,“陆委会”所辖事务改由“行政院院本部”设立的“大陆办公室”直接负责;此外,台湾各“部会”及地方县市也将设置类似的办公室。 台湾当局裁撤“陆委会”的决定,几乎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岛内资深媒体人士常先生告诉记者,此事给他的第一个感受是:“突然!”就连“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也承认,他是在9月7日晚开会前才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二天,岛内媒体纷纷对此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多数媒体都大呼“吃惊”。因为在台湾人看来,“陆委会”对岛内政治和台海局势来说都很重要。 在台北市济南路有一栋联合行政大楼,与台湾“立法院”仅一路之隔, “陆委会”就在大楼的第15—18层。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准许老兵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与此同时,两岸的民间往来和转口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于1988年8月成立了“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协调各主管机关处理大陆事务。后来,两岸交流更加频繁,这个非常设机构也就更加重要了。于是,“陆委会”于1991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 记者查看了“陆委会”的官方网站,发现它的权力相当大。台湾的大陆政策主要分3个层次:重大的大陆事务由“总统府”直接负责;“陆委会”全面负责大陆政策及大陆工作的研究、审议和协调等;“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则主要通过“陆委会”委托、授权等方式,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协商相关事务。常先生告诉记者,“陆委会”对台湾任何一个部门有关大陆事务的决策都有否决权。例如,有一次,岛内某企业准备到大陆投资,申请书送到“经济部”后,本来已基本通过了,但在最后的审核中,由于“陆委会”官员缺席,最终还是“卡了壳”。又如,当年高雄市长谢长廷想到厦门访问,但“陆委会”就是不批准,他也只能干瞪眼。 近些年,“陆委会”的确在两岸交往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陆委会”通过“海基会”,推动两岸红十字会签订了《金门协议》,就遣返私渡人员和刑事犯工作形成规范,从而有力地打击了跨海峡犯罪活动,等等。尽管“陆委会”至今仍顽固地以“安全”为借口,迟迟不推动“三通”,还采取了其他一些阻碍两岸民众交往的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它毕竟还是两岸关系中的一条渠道。 由于“陆委会”地位特殊,因此它的历任负责人“都非等闲之辈”。“陆委会”的首任“主委”施启扬,是蒋经国生前重点培养的台籍骨干,当时还身兼“行政院副院长”;首任“副主委”是现在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他当时放弃了“研考会主委”的职位,甘当副职。第二任“陆委会主委”黄昆辉,是李登辉的嫡系人马。第三任“主委”是后来出任“行政院长”的萧万长。第五任则是苏起,曾参与起草“两国论”。 “陈水扁是想让台湾与大陆越来越没有关系” 其实在很早以前,陈水扁就打起了“陆委会”的主意。9月9日,“台独”报纸《台湾日报》发表社论披露,如果不是担心引起美国和大陆的强烈反弹,陈水扁早就把“陆委会”的权力收到“外交部”了。此前,陈水扁曾在2002年7月公开表示:“准备调整处理大陆事务的组织架构。”2003年8月,台湾当局改称“港澳”为“外国”,并由“外交部”初步接管“陆委会”的部分工作……所以,有分析人士指出,陈水扁如今裁撤“陆委会”,其实并不奇怪。 那么,陈水扁裁撤“陆委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台湾“行政院”的说法是,这次会议并不是裁撤“陆委会”,相反是提升了它的级别。台湾当局给了人们3个理由:第一,原来的“陆委会”只是“行政院”下属的一个“会”,今后则将升到“院本部”;第二,未来“大陆办公室主任”将由“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任,具有实质的决策权,级别比“部长”还高,而“陆委会主委”并不是“政务委员”;第三,其他各级部门都设立“对陆办”,也说明台湾当局对大陆事务是相当重视的。台湾当局高层甚至宣称,这是陈水扁两岸政策的“新思维”。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军事动作频频,是陈水扁在为“台独”做武力准备的话,那么,此次对“陆委会”下手,则是他在为“台独”埋政治伏笔。9月9日,台湾《中央日报》发表社论说,除非民进党政府有意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或是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已不抱任何期待,否则,“我们看不出此时此刻有让‘陆委会’消失的理由”。国民党更是指责说,这是民进党在变相地搞“台独”,是为了在年底的“立委”选举中巩固“台独”选票。 不少台湾人士认为,台湾当局此举将给台海局势增添更多的变数。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忧心忡忡地表示,陈水扁的这项决定,“对目前从紧绷趋向紧张的台海局势”来说十分不利。他认为,陈水扁当局此举有3大阴谋:第一,不以一个“部会”来处理两岸事务,实际上是有意回避(大陆与台湾是)“一国两区”的事实。第二,两岸事务量极大,且越来越复杂,陈水扁这么做是“明显走回头路”;第三,这是陈水扁在为“一边一国”埋伏笔,有意试探大陆、美国和岛内的反应。张荣恭认为,陈水扁当局的这些图谋,对台海局势是极为不利的。 岛内资深媒体人士常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因为裁撤“陆委会”的决议还得经过台湾“立法院”的审议。今年12月台湾“立委”选举结束后,泛绿阵营能获得多少席位,将决定“陆委会”的命运;即使它最终没能避免被裁撤的命运,估计最快也要到2006年。常先生还认为,根据陈水扁的一贯做法推测,他在台湾“外交部”设立“中国司”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明确:“陈水扁是想让台湾与大陆越来越没有关系”。●本报记者 吴 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