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跨过罗湖桥痴迷唱粤曲 香港人到深圳过戏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15:12 金羊网-羊城晚报
  50多家粤曲社一年接待港澳等地发烧友15万人次以上

  文/本报记者 周敏 实习生 薛世君 张珲杰

  每天在深圳罗湖口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班香港人是怀着特殊的目的跨过罗湖桥的。他们一过关就一头扎进口岸附近的几栋大厦里,整个下午都不出来,有时直到夜深,才踏上返港的列车。

  什么人?粤曲“发烧友”!干什么?过戏瘾!

  不说,您可能不知道,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化特区深圳竟然成了全国最大的粤曲培训基地!

  手拿古谱“沈园相会”

  上周四,下午5时,记者在深圳罗湖口岸旁边的港贸商业城萦音粤曲社,见到了谭先生夫妇。“今天中午吃过午饭,不到两点钟我们就从香港出发了”,谭太太正在录音室里唱《沈园相会》,谭先生就先跟我们聊起来。

  谭先生是老戏迷了,只要戏瘾一犯,就拉着太太往深圳跑。有时半个月一次,有时一个月要来四五次。一过关,就直奔口岸附近的粤曲社,钻进录音室,挑几支拿手的曲目,有板有眼地唱起来。

  “来这里唱戏好‘威风’,有成班乐队衬着,唱完师傅还会指点一番。”每次来,凭着兴致,多则三四曲,少则一两曲。那边唱着,这边已经开始录音,唱完,就可以带着磁带回家,或是自我陶醉,或是请知己共赏。

  为什么那么辛苦到深圳来过戏瘾?“平嘛!”谭先生笑着说,这家粤曲社的乐手水平较高,收费相应高一些,每分钟要7元,不过比起香港来还是划算多了,在香港唱一首,在这里可以唱两首了。谭先生每次来,平均消费都在四五百元。“有一次唱得兴起,足足花了1200元,回去和太太讲,再这样唱下去,连房子都要搭进去了”。“不过,真的有‘发烧友’在这里唱进几层楼、几辆车的。”

  正聊着,谭太太从录音室里出来了。3年前,她还是粤曲的门外汉,如今已经可以演唱不少曲目了。记者发现,谭太太手里拿的乐谱,是一个个古拙的符号。粤曲社的师傅告诉记者:“这是工尺谱,是中国传统乐谱,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如今内地的粤曲已经不使用古谱了。但是,香港和其他海外地区的粤曲迷却一直延续着工尺谱。”
左图:在培训班旁边的这家照相馆,发烧友拍剧照

  一年接待15万人次

  在罗湖口岸附近的交通楼、昌湖大厦、港贸商业城,云集着50多家这类粤曲培训社。

  粤曲社面积一般在50平方米左右,包括一间录音室和茶室,录音室是透明的,戏迷在里面过瘾,陪同前来的亲戚朋友可以在外间品茗欣赏。开设这样的一家粤曲社大概需要十六七万的投资。

  这其中的第一家诞生在1996年,“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位香港人。他了解到在香港,戏迷有一定的消费需求,而价格又十分昂贵,就动起了这个脑筋。当时正赶上罗湖商业城刚开业,免租一年,第一家粤曲社就上马了。同好们口口相传,戏迷们一个带一个纷纷跨过罗湖桥来“发烧”。

  深圳粤剧团的演员们也看到商机,成了第一批粤曲社的经营者,1年之间,就增加到十几家。后来,罗湖商业城的租金上涨,粤曲社逐渐向口岸附近的其他大厦转移。8年时间,粤曲社已经发展到50多家,营业面积2500多平方米。

  可别小看这一曲、两曲,竟然每年能唱出3000万的利润。粤曲社的营业时间一般从下午1时到晚上10时,平均每家每天可以接待十名客人,一年接待发烧友15万人次以上。

  围绕着粤曲培训社已经形成了一条龙产业。戏迷们可以化上标准的戏曲舞台妆,穿上钟意的角色戏服,拍一组靓照。为他们化妆的可不乏粤剧团的专业化妆师呢。于是,大批摄影社也来和粤曲社扎堆。

  大部分戏迷都会呼朋唤友,或是带着家人前来。自己“发烧”的时候,家人们就在附近美容、购物等,加上吃饭和交通费用,有关部门估计,在粤曲社的带动下,相关产业一年的营业额超过1亿元,利润也在3000万元以上。
右图:内屋的人专心演唱,外边还有人录制磁带本报记者 王宁德 摄

  大多乐手来自剧团

  粤曲培训社的客人九成以上来自香港和澳门,甚至东南亚的粤曲发烧友也慕名前来,老一辈华侨用粤语唱,新生代华侨还能用英语、葡语、马来语唱粤曲。

  有趣的是,在广东,深圳会讲白话(广东话)的人最少,喜欢粤曲的人也最少,深圳的粤曲社却最是红火,将一些粤曲“强区”的戏迷们也吸引了过来。广州、东莞、佛山都有发烧友来切磋技艺。

  罗湖地区粤曲社这般红火还有一个奥秘———这里云集了一大批专业乐手,有的甚至是粤曲名家。

  戏迷们说,在罗湖的粤曲社过戏瘾,可谓是“豪华阵容”。每家粤曲社都有一支齐备的乐队,共有十人,包括二胡、扬琴、小提琴等各种乐器,有的甚至连电声乐器都用上了。“在这里演唱,伴奏的阵容和正式演出一样,相当于十个人伴着一个人,专业演员的演出也就是这个待遇”。

  50多家粤曲社里,有500多名专业乐手。他们几乎全部出身于专业粤剧团。

  包下剧场上台演出

  粤曲发烧友们把练功房搬到了深圳,把舞台也搬来了。隔三差五,一班戏友就粉墨登场,来个正式演出,有时甚至请到粤曲大师陈小汉同台呢。2003年,一班香港戏迷包下深圳凤凰剧场,准备好行头,从粤曲社请来乐手,举行了一场正式演出。门票通过粤曲社、私伙局向同道们派发,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戏迷们甚至还远赴广州举行演出,在江南大戏院、南方剧院等多个舞台都曾一展技艺。

  最有趣的还是去年在深圳的一场演出。演出地点在深圳东门老街,在闹市之中,露天搭起舞台,来自港澳地区的粤曲发烧友,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家粤曲社之间打起了擂台。台下的观众叫好声阵阵,引来了三四千人观看,热闹非凡。

  (日京/编制)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