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不明飞行物”看我国科普教育现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16:44 温州新闻网 | |||||||||
9月10日,不少媒体报道:9日清晨,两具不明飞行物的金属残骸,几乎在同一时间坠落在重庆奉节。媒体在报道时,还披露了该残骸的相关数据及标注。日前,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关人士初步分析,这两具所谓“不明飞行物”的残骸,应该是我国刚刚发射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上的整流罩。 整流罩成了“不明飞行物”,令人尴尬。而不必讳言的是,这种尴尬已不是第一次出
记得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取得成功后,有人在振奋之余曾断言,这是一次国民科普教育的契机。然而,此次奉节“不明飞行物”事件,不论是媒体,还是附近村民,还是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均“有眼不识”整流罩,反而追问是否为一起空难事故。这只能表明我们科普教育的契机没能抓住,科技常识仍然缺乏。 这种常识的缺乏,不应一笑而过。因为它还涉及两个更重要的问题:第一,分离后的整流罩多半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没有配戴必要的防护装备,一般是不应让人靠近的。然而从媒体发布的现场照片看,在整流罩附近,围着许多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村民。第二,有关火箭及卫星发射和回收的具体数据,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属国家机密。媒体对整流罩相关数据的报道,可能是一种泄密。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成为一个科学技术大国,也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更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但如果公众依然不能具备起码的科技常识,如果承担着传播科技之使命的大众媒体,以及在科普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地方政府部门,依然是“门外汉”,则我们离科技大国的目标就很遥远。从这个角度说,希望奉节的“不明飞行物”事件,能真正成为一次加强国民科普教育的契机。 杨耕身(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