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多数人工作时不快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09:39 《中国青年》杂志 | |||||||||
不久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工作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 1. 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 2. 超过50%的人:对薪酬不满意
3. 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 4. 接近50%的人: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 5. 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6. 40.4%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 7. 33.6%的人:工作量不合理 8. 26.3%的人: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 9. 19.6%的人:工作职责不明确 10. 16.4%的人:与同事的关系不融洽 11. 11.6%的人:工作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12. 11.5%的人:对工作力不从心 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作竟然有了如此之多不快乐的理由?有多少是外因?又有多少是内因?在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大多数人的前途与命运的今天,我们如何应对工作中的不快乐?对很多人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解决了人生的基本问题。 >>> 不快乐状之一 何时我会有所改变 主人公:李锦年龄:25岁职业:幼儿园教师 不快乐理由: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情绪状态:厌倦 从中师毕业,一直在做同一份工作——幼儿教师。每日与小朋友打交道,当过小小班、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班主任,却要身兼大人与孩子的双重角色。因为面对小朋友,当你用成人的话与他们沟通失败后,必须模仿他们的语气和非常不逻辑的用语,告诉他们做这个做那个,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转眼,我已经25岁了,过了五年这样的生活。有一天照镜子,看到皱纹悄悄地挂在眼角,而嘴唇习惯性地瘪成小孩子们说话的样子,胃部一阵痉挛,刹那,我意识到厌倦或者厌烦早就一日又一日地沉积在我心里。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我很敬业;但作为一个女孩子,我缺少生活的空间。从幼儿园到宿舍,从宿舍到幼儿园,星期一到星期五,就这样呆板地过着日子。星期六和星期天,我几乎都待在宿舍里看电视或者网上冲浪与网上购物。不是我生性孤僻,实在是时间在流逝,而能与我相处的人都很忙碌:同在一个城市的师范的同学几乎都正在热恋之中,纷纷谈婚论嫁;同事们几乎都比我大一轮以上的岁数,相夫教子,柴米油盐。其他的人呢?就是那两个若即若离而都分手了的男朋友——当然不能再与之分享个人时光,除此之外,似乎我能交往的人就少得可怜。有时怀疑,自己是一个没有魅力的人,为什么朋友这么少呢?倏忽,又反过来安慰自己,不是自己比别人差,而是没有更大社会圈子让我认识更多的人。 犹豫了很久,还是去报了那个以前被我唾弃的自学考试。一方面,我的工资虽然勉强够用,却还是经常遭到衣着时髦同事的冷眼(那种时髦不由自主地像一道冷光落在我眼中),另一方面,虽然我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但他总是因为我的学历低,而将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给其他学历高而业务肯定不如我的同事。另外,我隐隐地感到:我渴望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忘却更多的烦躁而专心致志地投入某种安静的状态中去。 事实上,学习是无法令人忘却交友的渴望的。我很后悔,我为什么不去报电大?这样,在偌大的教室里,又有机会在课间认识一些有相同趣味的人。 第一次我报考了四门,只通过了两门,让我感到沮丧。回来的路上,我没有坐公车,走走停停,麻木地走到了宿舍。路灯幽暗,肚子咕咕地抗议。总算脚跨入宿舍,准备完全抛开失败好好珍惜一个人的日子的时候,突然停电了,摸索着找出一枝蜡烛,又找出方便面放到锅里,却怎么也打不着火,猛然记起三天前就应该去灌气。而现在,一看手表,10点了。在一个停电的晚上叫一个灌气工人上门灌气总归不太安全,何况,我根本不能确定他们现在上不上班。继续找填得饱肚子的东西,扒拉了半天,总算看到一小包饼干。刚要吃,电来了。光亮给我带来一些欣喜,却让我看见这一小包饼干已经发霉。我气得把它狠狠扔到垃圾筒里,无法抑制地坐到电话机旁,要让满腔愁苦宣泄出来。 手到话筒边又停住了,打给谁呢?朋友还是同事?有谁会愿意在此时听我的牢骚?难道要打给父母吗?在晚上10点打给他们,他们准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唉,我无奈地离开电话,上床睡觉。躺着,关了灯,黑暗中似乎有一只怪兽低低伏着靠近我。如此孤独,如此清冷的怪兽。这个怪兽应该到热闹的地方去,去跟有朋友的人亲近,但它似乎跟我说:我没有时间去凑热闹,我要工作,要工作,要学习,要学习。我说,你怎么跟我一样呢?细想也是,应该有很多专门为年轻人提供的派对可以参加,但我没有工夫啊。我要工作我要学习。活着,怎么这么累呢?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去单位参加一年一度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画着两只黑眼圈站在教室中央,像一个机械人那样做我平时做的事、说我平时说的话。我在模仿幼儿与引导幼儿上是有天赋的。下课铃响起后,我看到听课的领导与同事们点头与微笑,而我并无满足感。(采访/本刊记者 蒋晔) >>> 不快乐状之二 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主人公:李东海 职业:资料员 不快乐理由: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情绪状态:沮丧 我毕业七年了,七年来,我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就是在办公室发呆。最近我发呆发得比较有创意:间歇性睡眠,大概每40分钟打个盹儿,而后在领导出现在我办公室的前一秒钟醒来,迅速坐好,装出忙碌的样子…… 我看不到我的未来,更别说什么快乐。坐机关就是坐牢,区别只是有的人把自己坐成了“监狱长”,有的人一直是囚犯。我就是后者。七年来,我最兴奋的时候就是前几年考公务员的那段时间,想当年我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考试我还不会吗?我兴奋地学习,兴奋地背题,兴奋地参加考试,直到——知道自己考上的那一刻。我不骗你,知道自己考上的那一瞬间,我竟然那么失落,我在那一刻才知道有多么寂寞和无聊,我宁肯没考上继续考好让自己有事做,也不想再这么过下去。 我觉得自己早就退休了,提前很久就开始享受退休生活了。我看上去年龄很小,细皮嫩肉的,很多跟我接触过的人都说我的心已经老得快掉渣了。是啊,天天在那条件舒适的办公室里坐着,没有什么悲喜,也没有什么力气活儿,当然细皮嫩肉的;是啊,天天在那条件舒适的办公室里坐着,什么都没有,就是干坐,心能不老吗? 其实我不是没事可做,我是资料员,但我是世界上最痛恨资料员这份工作的资料员。我也想过混个一官半职的,也曾努力过,但我天生不是那块材料,试了几下就没信心了。做官我没能力,下海我没条件,辞职我没勇气。我现在惟一聊以自慰的就是我还能写几篇文章,可内容也不算高级,也就是发发牢骚或者骂骂自己,不过也好,我发现自己只有在写东西的时候,才敢直面自己的软弱与失败…… >>> 不快乐状之三 这么低工资让我拿啥奉献? 主人公:于之影 年龄:不明职业:中学教师 不快乐理由:对薪酬不满意情绪状态:一天天挨吧 我的工作是在一所普通中学当语文老师。我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是这样的:备课——讲课——找学生谈心——开会——吃饭,然后还是这些。一天天地重复着。 当我们还在睡梦中,学校的铃声在6:40会准时响起,我们像听到命令似的,一跃而起,迅速梳洗。我们不能迟到,因为你一个人迟到,会有四十几双眼睛等待你。所以我们把铃声视为命令,戏称它是战斗的钟声。 一天的工作就在铃声中开始了。 来到办公室,二话不说,拿起笤帚就干活儿。只是为了落个好口碑,老人们曾嘱托过,年轻人有点眼力见儿,多干活儿,不会吃亏的! 还没扫完地,课代表已经走马灯似的把作业送来了。一看本子的高度,就知道今天有好几个人没交作业。心中的怒火腾地上来了。肯定又是那几个“ 钉子户”(不交作业的学生)。得,你这里急得要着火了,可是学生无所谓。 一天的心情从这里开始。 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随着班长的一声起立往下一望:校长、教学主任已经庄严地坐在教室的后面了。我心里不由得一紧,心跳超常。语无伦次地讲完一节课,不管讲得如何,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课讲完了。回到办公室,作业又向你招手。学生写得一塌糊涂,少词、落字、写一半的等,一样的题写得五花八门,让你又气又笑。判作业时一连串的问题在头脑中萦绕:张三为什么没答对;李四为什么答偏题了;王二为什么少写了? 头好不容易从一堆作业中露出。一看表,哟,快放学了。今天得到教室去找某某人,因为他听写、默写都错了很多。让他重新听写、默写。得早点去,一去晚了,就抓不到他们。铃声响了,学生们潮水般地往外涌。拿着本,高叫着某人的名字,让他改错、听写。学生们大多数在校定餐,因此在教室吃饭。所以,某人可以先吃饭再改错。看着某人听默完,我也该回去吃饭了。 一下午过得很快,伴着静校的铃声,我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了宿舍。 我们几个唧唧喳喳地谈论着这一天的情况。 莹说:“今天开班主任会,学校说让我们看午自习,是无偿的。”小心说:“凭什么让我们看,难道班主任的时间就不值钱了,廉价的?”莹说:“我们所付出的与我们的收入不成正比,学校总是让老师讲奉献。我们奉献了,可是不能光奉献呀!我们是需要生存条件和精神追求的。这么低的工资(2000元左右),我们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这么低的工资让我们拿什么奉献?” 我们的宿舍是一间大教室改成的,说改是不太确切的,只是把屋里的桌椅搬出去而已,屋里有六张床,几个简易的衣架。床是上下铺,每人上下两张,上面的放东西,下面住人。每人的上床都放着许多东西显得很凌乱。 屋子显得很窄小。 小李已经结婚了,但没房子住,仍与我们同宿同眠,冷落老公在外边。 没办法,谁让他们都是穷老师呢? 前不久,在网上得知好几个同学放弃了教师的工作,一心考研。惊讶之余又理解他们。一同学留言:“如果哪天国家把教师的月工资调到5000、6000甚至万元,我看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就不会加定语‘穷酸’二字了,我也不会拼命考研了。我真不明白,难道IT人士的知识是自生自长的?他们没老师教?”另一同学干脆辞职,去长春某报社当编辑,一个月轻轻松松拿3000元。 我没有这些同学的魄力。我觉得自己除了教书,大概不会干别的了。 >>> 不快乐状之四 看老板72变 主人公:铭蓝 年龄:24岁职业:助理 不快乐理由:对直接上级不满情绪状态:随时可能“爆炸” 我的直接上司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女士,她的特点就是一个决策总是变来变去,让我难以琢磨她的最终想法而导致了我的工作她总是不满意。 今年夏天到了,各个办公室都需要用空调,由于空调遥控器管理的问题,我的办公室没有遥控器,启动我屋子里的空调必须用领导屋子里的遥控器。那天领导给了我一个Mail,大致的意思是,办公室的空调遥控器能不能每个屋子备一把?具体事情与物品管理员联系。看过Mail我二话没说,立刻找物品管理员了解情况。遥控器为什么少了一把?是今年发放的时候就少了还是发放的时候不少在使用中丢失了?物品管理员说,是去年收取的时候就少了一把,不是今年的问题。于是我问管理员咱们能配一把吗?管理员说,没问题,150元就可以配一把了。 距离领导给我发Mail后不到两个小时,领导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问我,遥控器的问题怎么样了?我把我与管理员的沟通情况告诉了领导,领导立刻问我,配一把多少钱?我说,150。领导说,那就不用配了,你屋子的空调和我屋子的空调可以通用,你需要的时候就来拿这屋的吧。我立刻找到管理员告诉她不配空调遥控器了。这时,我看到管理员一脸的茫然,毕竟我们决定配遥控器到现在还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同一天的下午,我们需要开空调,接下来我的一系列动作是这样的:敲领导的房门,示意她我来拿遥控器,拿到遥控器,打开空调,再敲领导房门,在我还没有把遥控器放到她桌子上的时候她不耐烦地说,就放在你屋子里吧,别总敲我屋子的门。 我委屈、气愤、焦虑,我真想哭,到底怎样做才对?遥控器备不齐不对,付费配不行,借用还回来还不对。借了东西及时还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了,也许我不及时还回去她还会说,你不知道你把遥控器拿走了我这里没有了啊?你不拿回来我用什么? 像这种变来变去的事情在工作中不胜枚举,她曾经在12小时之内对一个事情的决策变了三次,如果这些变动只是需要和内部员工调剂还好,有些是需要我与外部沟通的,所以我总觉得自己很为难。 >>> 不快乐状之五 健康+自由=金钱? 主人公:球球 年龄:实际29岁,经常被误以为39岁 职业:电视台编导 不快乐理由: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情绪状态:靠憧憬辞职后的生活而勉强度日 电视台有句笑话: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畜生使。我今年29岁,所有初次见到我并知道我年龄的人都这样说:哦,29岁呀,你看起来很成熟……这尚属文明的表达方式,我碰见过一位东北的大姐,在饭桌上直接地“称赞”我:“那你可真够显老的了!” 我是显老,但这只是近几年的事——拜我目前的工作所赐——我是电视台编导。很多人都说:这么牛的工作,你还嫌什么啊!是,是挺好,有社会地位,有钱,有挑战,还能广交天下朋友……可是,除了这些,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没有”的,恰恰是最重要的:健康与自由。有几次去制片人那儿领钱,看着自己赚的那一厚沓钞票,我不撒谎,我真的哭了,那可都是血汗钱啊!是我用健康、睡眠和一个个节假日换来的啊! 我最夸张的一次,是为了赶一台上级临时安排的晚会,一个星期只睡了三个小时。那次我发誓:完事儿后我直接找老板辞职去!资本主义社会也不至于这么黑暗吧!活儿干完了,我半个月内一下就成功减肥7斤!可我终是没有辞职,因为就是那次任务的收入,就足够一个三口之家脱贫了。我为此很瞧不起自己,为了钱,我这样值得吗? 我做这份工作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的茂盛生长了20多个春秋的头发,已经零落了;我曾经也堪称粗壮的腰身几乎已不盈一握;还有我昔日饱满的脸蛋,也已无限沧桑。惟一丰满起来的就是钱包,我想了一万次明天就不干了,下周就不干了,下个月就不干了,但是一看到日渐饱涨的银行账户,我就软了。可是,反过来说,健康都没了,要那么多钱干吗呢? 每年台里体检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也很悲痛。因为是真怕啊,怕万一查出什么毛病来。悲痛则是因为总会有同事被查出来有很严重的病,甚至是绝症。去年体检,另外一个部门的一个33岁的小伙子被查出了胃癌,据说医生看了一眼他的职业,毫不惊奇地说:你不是干你们这行最年轻的胃癌患者……那人与台里是合同制关系,不享受医疗保险,据说今年春天就病故了…… 我现在理性一些的想法是再干一年,过了30岁生日我就立马走人,然后用我的血汗钱去留学。这样想着,也觉得自己算是累得其所了吧。 编辑语:12个不快乐理由中,“单位”一方的原因为七个,在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有义务为员工化解郁闷,员工的快乐也理应被视为生产力。 员工快乐才是企业生产力 中华英才网总裁 张建国 从我接触的情况看,工作幸福不幸福与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我们从小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是,长大要光宗耀祖,作为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所以我们工作后也总期待着可以挣大钱、当大官,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欧美一些国家则没有类似的教育,他们并不过多地期待孩子可以挣大钱、当大官,只希望他们能参与社会工作,并能把它做好,然后有时间再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从中得到满足。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人们工作之初所背负的东西就不一样,国人所背负的相对就多些,压力就大些,不满足感就容易逼近我们。比如刚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月可能挣一两千块钱,他还没怎么参与工作就不满足了,因为他想,这什么时候才能挣到大钱呢?由这种不快乐的基点出发,他马上又发现许多问题,比如管理、薪酬等等。 合理的制度、薪酬当然会给人以积极的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同的行业,行业中不同的企业,都会有不同的管理制度、薪酬标准,是否合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共同的,比如对人的尊重。我国有些私营企业老板,对员工就缺少尊重,想骂就骂,他们认为我花钱雇你,当然有这种权力,这对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人而言又怎么能接受呢?自然会有不快,也自然会适时选择离开。 再有,企业是否关注员工的需要,也十分重要。企业除了要给他们提供合理的薪酬、提升机会外,同时也应注意他们增长知识的需要。作为企业,一般都希望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就可以发挥作用,但到一定的时候,员工如果自身得不到提高的话,他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他们会觉得企业只是一再地使用自己,而并不关注自己的发展。所以企业适当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员工体会到企业对他个体的关注,同时也切实可以使员工在工作能力上得到一定提升,对企业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员工快乐是企业的生产力,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并非双输的结果。(采访/本刊记者 王歆效) 开会就要侃大山 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 王磊 为什么工作会是不快乐的?我们首先会分析员工的情绪,然后再加以疏导。 工作压力过大会使青年情绪紧张。但是走进职场,压力就会存在,职位越高压力越大,如果一直郁郁不乐,我们会劝他离职,因为他的工作状态显然对个人和公司发展都不利。人的能力参差不齐,有抱负的青年不会惧怕这种压力。如果神经太过紧张,可以看书听音乐,找朋友聊聊,最好是大汗淋漓地健身一场,进行“压力转移”。 另外,工作环境恶劣、人际关系僵化也让青年难以快乐。松下一直推崇人性化管理,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以营造最优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激情和潜能。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同事之间,沟通渠道都比较畅通。这方面公司特意制定了“三会”制度,即“朝会”“恳谈会”和“信息员例会”。 “朝会”每天召开,周一由公司高层领导主持,其他四天由主管部门领导在各自科里召开。会议时间长短不一,内容五花八门,可以从昨晚的电视谈到今天的天气预报,从父母的健康谈到新处的恋人,气氛轻松愉快,让员工一天都精神饱满。 “恳谈会”一个月举行一次(最迟不能超过三个月)。部门领导启动小资金提供职工运作,让他们聚聚餐、唱唱歌,娱乐放松,相互增加了解,舒缓心情,郁闷也就一扫而光了。 “信息员例会”也是一月一次,由每个科别、工会、党团组织共同主持,是专门让职工发泄情绪的。从薪酬到住宿条件,从同事到直属领导,有什么牢骚不满,或者正在关注的事情,都可以拿出来说。每个科别挑出一名员工参加大会,会毕,我们的“问题直通车”将直接把问题反映到相关的科属,或者送到副总案头,而对方也必须在规定时间作出笔头的答复。 另外,公司推行“透明化经营”,职工能够参与其中。公司业绩每次有新的突破,高层领导会议一结束,回到办公室的科长,有义务尽快将好消息告知广大职工,以鼓舞士气。相关部门还会得到物质奖励。 工作的心理状态其实并不仅仅是在工作中形成,还与个人家庭环境、感情经历与综合心理素质有关。松下招聘人员时要求“人正品真”,除了为人正直、品格真诚,也注重他在学校是否性格开朗,热爱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因为,有一定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生,进入工作状态更顺利,更容易保持快乐情绪。(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编辑语:名人在工作中也不快乐吗?他们如何梳理?和普通人相比,他们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是不是更高明一些? 抱怨就是浪费时间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持人 陈伟鸿 我在工作中的不愉快应该说很少,可能是没有时间去考虑,也可能因为我这个人心态比较好,总会往好的方面去看的缘故。但有时,身体的不适会让我有压力,自然也不会很愉快。前不久从外地回北京,在机场提行李的时候,可能动作有些猛,突然觉得腰不行了。此时应该平躺,使腰部放松,但又没有时间,所以就急急忙忙上了飞机。上飞机了也没什么事可做,就开始想,是不是伤得很重,是不是会影响工作?所以有时我会把这种不舒适放得很大。有个朋友前两天还跟我开玩笑,“看来,任何坚强的外表下面,都有一颗脆弱的心呀!”我说,“是呀,是呀,只是我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哈哈哈……” 在与周围朋友聊天的时候,很少能听到谁在说,对自己的薪酬十分满意,对自己的工作状况十分满意,而正相反,大家好像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不是很好,收入跟别人比起来实在是太少了等等。 对于快乐、舒适以及财富的追求,其实每个人都有,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无论你现在是什么年龄,在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学会快乐地满足于你现在拥有的这一切。有时你现在拥有的,在你自己眼里不算什么,但你应该换一个角度,比如从比你目前状态差一些的人的角度去看,你就会发现,或许他们还不如你拥有得多,而且人家可能还很羡慕你,有时我自己就比较满足自己的状态。虽然从各方面来讲你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离你自己理想的那个目标有差距,但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善于满足,特别少去抱怨,因为抱怨是最无能的表现,更于事无补,那还不如享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有的时候,前进一步并不是你刻意找到的或是刻意追求来的,可能正是因为你把目前的工作做得很好,就顺理成章地上了一个台阶。如果你总是抱怨的话,你会错过许多时间,因为人总是不满足的。到老了的时候你还在抱怨,我觉得挺悲哀的,因为有许多快乐都没有感受到。(采访/本刊记者王歆效) 一天到晚被狼追 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元元 熟悉我的朋友说过,我好像不知疲倦似的,一直在向前跑。在11年里我相继创办了几个栏目,制片人兼任主持人,在电视里我挺能耐,精彩独到的新闻点张口就来,其实,那些话都是半宿半宿不睡觉琢磨出来的。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付出。但因为太辛苦,也会有抱怨。观众的认可,我在感动之余,又觉得压力很大。这种压力和忙碌的生活相结合,很容易使人变得焦躁不安,工作的乐趣也就越来越少。早上一睁开眼睛,我就会着急:明晚播什么?哪里有好的新闻线索?片子又不够了……一天到晚,好像有狼追着似的,特苦闷。看见别人在街上溜溜达达,我特羡慕,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悠闲的脚步? 哎呀,我到底想要什么呢?问是问了,生活工作都继续快速旋转,我们一期一期赶制新的节目,说家长里短的事儿,有批评讽刺,也有温暖鼓励。想想,为什么观众喜欢咱们的节目?那么多选择他到点就守着“第七日”,又怎么能辜负这份厚爱?所以每次做了一期好节目,词儿也好、题材也棒,观众都喜欢,那种快乐真是说不出来。如果没有此前痛苦的积淀,又哪有快乐极致的释放? 不过这种执著还真不好劝人家。多少文学爱好者,一写就是几十万字的小说,看得编辑眼睛酸疼,可因为才气有限,难成气候……使错了劲还麻烦呢!兴趣和天赋能结合的工作,才是你的第一选择,快乐指数也会比较高。(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把消极情绪当饭吃 2004年中国环球小姐 张萌 要保持快乐情绪去工作,我有两点体会: 一是对工作的定义。我不喜欢一览无余的未来。16岁选择出国,也出于这种心理。我明确地知道自己目前在干什么,但从不去想自己十年后的职业。甚至半年前后的我,都不一样,从普通大学毕业生成为中国环球小姐。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艺人,有表演天分,可以做歌手、模特或者影视演员,但同时,我也喜欢人性化的工作,譬如钢琴教师和服装设计师。但是,我不规定自己必须成为什么。我喜欢体验和挑战,工作可不仅仅是一张长期饭卡,而是内心的真爱。 二是心态。良好心态是获取成功恒定的法宝。中国的青年很优秀,但压力很大的时候,不如外国人善于自我调节。当工作烦恼突如其来时,你必须冷静地逼问自己,这是不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实在承受不了,那就把位置让出来吧,愿意放弃吗?答案是否,就别再抱怨,坚持下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喜欢下厨烧菜,找朋友来大吃一顿,把消极情绪通通吃掉!另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事太重,顾虑重重,全力以赴就够了,太在乎结果适得其反。心态并不只在大事件或者大波折之中才显得重要,从小事情着手,去培养这样的心态:积极进取,但并非非成功不可。没有什么失败,会让天都塌下来。条条大路通罗马。痛苦是要有价值的,催促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你沉溺其中,萎靡不振。 我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越充实我越快乐。(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用传统的黄牛精神,打败不快乐 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徐小平 为什么青年在工作中的快乐指数不高? 我个人觉得是当代青年缺乏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答案多半是不明确的。就像留学,许多青年梦寐以求,却并不知道为何留学,结果流行起“留学拜物教”和“留学摸象主义”。与此相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年轻人,也会有工作环境里的钩心斗角,也会有痛苦、有欲望、有愤怒,但是他们非常务实,有稳定的人生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譬如毕业后他们第一个梦想是找一份如意工作,第二个梦想就是如何保住工作,第三个梦想就是如何进一步加薪升职,生儿育女,享受生活……蓦然回首,那段最初的难堪已经过去。其实,这也是中产阶层的典型心态,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从不做无谓的感叹伤怀。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从纵向比,我们看到先进国家的青年们如何生活:他们的物质更加丰富,精神更加自由,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使得一少部分中国青年变得心浮气躁,失去了心理平衡,抑郁不乐;从横向比,国内的青年也发生剧烈分裂,贫富差距拉大,当陈天桥以9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迅速取代丁磊成为中国首富的时候,更多的青年毕业就失业,在四处奔波以求温饱。这种人际关系的重新整合,过于残酷的参照系,也颠覆了青年的快乐。 如何快乐起来?须知老祖宗的名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你不要老和别人比,你就和自己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一步是确定职业目标。这里要清楚,不是每个人的爱好和才能都统一。钱钟书早警告过,不要把创作欲望当成创作才能。你最适合的职业目标,首先是你最擅长的,并不一定是你最爱好的。世界就是这样:有人个儿高,就打篮球;有人脚硬,就踢足球;有人擅长与人打交道,有人擅长独自经营……你了解自己所长吗? 第二步是决定奋斗程序。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是逃避或者蛮干。一位北京高校的教师想出国读MBA,兼职攒钱,引起领导的不满,而她也同样气愤。我对她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自己不把领导当人看,却要领导把自己当心肝宝贝?这是不是无耻要求?假如目标是去美国读MBA,真正的弱点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某些特定商业领域的背景。我建议她干脆辞职,去生产力蓬勃发展的企业工作,假如需要的话,从小秘和大厨做起,一直做到总经理助理。再去留学,水到渠成。后来她美梦成真。 第三步是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是国际流行趋势,而且我提倡它的功利性:学习必须是提升职务和加薪的途径,单纯为了学习放弃工作,不可为之。圣女贞德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不必为了学位来殉道。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价值,所以你永远不要轻看,用我们民族传统的黄牛精神,取代不快乐的情绪,最终能成为幸福而自信的人。 (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