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奖候选人韩嘉玲申报材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6:51 中国扶贫基金会网站 | |||||||||
韩嘉玲简介 韩嘉玲,1957年7月13日出生于中国台北市,祖藉浙江省温州市。1976年-1979年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学习德文专业;1981年-1984年,在台湾大学攻读“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学位,并开始着手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研究工作,1984年获台湾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1991年,在台湾辅仁大学任讲师,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通史” 等课程
1991年-1997年,在北京大学学习现代化理论,其间曾参与扶贫发展项目及调研工作,探索贫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能力培养。1997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9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所工作,博士后研究课题为《中国扶贫政策的分析》,2000年-2004年,担任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北京社会科学院流动人口教育与培训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人口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农村教育、妇女与发展、城市贫困、流动儿童教育等领域。 学习和工作期间,韩嘉玲参与了一系列的扶贫实践和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学习现代化理论期间,曾并参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发展项目及调研工作。项目包括: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不伤害环境的适当技术推广、农业培训及针对贫困妇女的小额贷款和妇女创收等项目。项目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甘肃等地。 2000年-2001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流动儿童状况调查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对北京市的流动儿童和打工子弟学校及家长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撰写了论文《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于2001年发表在《青年研究》。该文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有开创意义,受到广泛重视并对相关决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2000年-2004年,参与英国国际发展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担任参与式与社会发展专家,在项目中主要关注贫困及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率,以促进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更为公平的分配。2001年-2004年,主持了“探索大城市中流动儿童入学模式”研究,该研究以北京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行动研究为例,设计行动研究的调查方案并对公立学校的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培训,以促进公立学校从流动儿童的特殊需求出发教育儿童,目的是促进流动儿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韩嘉玲在扶贫领域中的科研成果及扶贫行动 一、在扶贫领域的科研成果 早在1991年,韩嘉玲就开始关注中国的贫困问题,先后参与了一系列的扶贫实践活动,并着手扶贫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扶贫研究十余年来,韩嘉玲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在早期的研究中,她主要关注贫困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及妇女发展等问题,倡导社会全面发展(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社会公平的理念。其博士论文就是以贵州黔东南雷山县项目点的扶贫工作经验为例,撰写了《中国贫困农村妇女发展进程研究——贵州省雷山县案例剖析》一文,该文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最优奖”。 与早期关注农村贫困相比,近期的研究更加关注城市中的弱势流动人群,积极探索流动人群的社区支持系统及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积极探索流动儿童的入学模式,研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韩嘉玲领导的课题组综合采取了问卷、口述史访谈、焦点团体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实地观察及文献分析等多种调查方法,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在口述史访谈部分,课题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对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对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研究组深入流动人口社区与流动儿童一起入户对家长进行访谈,并在流动人口生活的社区(北京市四季青乡柴家坟)召开了以家长为对象的座谈会。在问卷调查部分,课题组调查了北京市50所流动儿童学校、102名教师,并对其中19所学校的216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韩嘉玲对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研究报告对流动儿童学校的分布、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学校特点、教师资源、学生状况、师生关系、学生关系、亲子关系、学生与社区的关系等流动儿童学校的基本问题进行详细描述,指出了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研究分析了形成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制度因素:“流动儿童学校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现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及变迁的结果。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主要是受我国户籍制度的影响,没有现居住地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在现居住地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当前,在旧体制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转型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主动负担、统筹起全民义务教育的责任。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应该促进教育公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韩嘉玲提出了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流入地政府不能推卸外来人口子女上学的责任。最后又提出处于城市贫困人群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将之推向市场。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韩嘉玲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流入地政府应当肩负起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责任,在流动儿童入学方面,应当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要渠道。 2002年,当“两为主”原则(即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应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流动儿童的入学应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被国务院及北京市政府确立之后,韩嘉玲又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课题方向进一步落实到“如何把对策建议操作成功”的层面。后来,韩嘉玲领导的课题组进一步与石景山区、朝阳区教委合作,选择了5所学校进行试点,设计行动研究的调查方案并对公立学校的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培训,以促进公立学校从流动儿童的特殊需求出发,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从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共同探索流动儿童教育的管理模式与对策。目前课题组成员已与试点学校的校长、老师针对“如何让更多的流动儿童入学”,“如何办好打工子弟学校”,“如何让流动儿童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每个月都要到试点学校和教师、校长进行座谈,并总结各学校的工作经验。 二、在扶贫领域中的实践行动 在扶贫领域,韩嘉玲不仅是一位研究者,而且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她“言行一致”,通过扶贫实践从事扶贫研究,通过扶贫研究改进扶贫实践,是把研究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扶贫专家。在从事扶贫研究的同时,她先后发起、参与了一系列的扶贫项目。 早在1991年,韩嘉玲就开始参与扶贫实践与研究的工作,当时她是滋根基金会在中国大陆开展项目的义务协调人(后来担任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所以经常到贫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参与扶贫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在扶贫实践中她尤为关注农村教育与妇女发展等方面的问题。1991-1999年期间,她参与的扶贫项目包括: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不伤害环境的适当技术推广、农业培训及针对贫困妇女的小额信贷和妇女创收等项目。实施项目的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甘肃等地。 2000年-2004年,韩嘉玲参与了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担任项目参与式与社会发展专家。作为参与式与社会发展专家,她在项目中关注项目资源与机会的公平分配原则及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方法及精神。特别关注贫困及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率,尤其是贫困女童及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以促进更为公平的分配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在她和其他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使特殊儿童教育、女童行动研究、免费午餐、课本循环等成为中英项目的重要活动内容。 1999年,韩嘉玲创办了流动人口教育与培训中心,中心以NGOs方式运作,申请海外资金(先后获得香港专讯资料研究中心Asia Monitor Resource Center及行动援助Action Aid 的支持),直接救助城市流动弱势人群。 2001年,韩嘉玲开始探索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试图通过科研机构的研究,提高对大城市贫困流动儿童入学模式的认识,并将科研结果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校的创新能力。目标是把流动儿童教育发展主流化,通过教育使贫困家庭的儿童得到正常发展的条件,逐步从贫困状况中解脱出来。为此,韩嘉玲与石景山区、朝阳区教委合作,选择了5所学校进行试点,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共同探索流动儿童教育的管理模式与对策。 三、研究的理论贡献及社会影响 韩嘉玲在扶贫领域中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农村地区教育、妇女发展等领域,研究的成果有效的促进了扶贫实践,致力于/倡导了社会公平发展的理念,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发展,传播和扩大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尽管有关农民工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韩嘉玲近期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深入的描述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现状,而且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深刻的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人们了解这个特殊群体、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援助这个特殊群体具有开创意义。 另外,韩嘉玲把扶贫研究与扶贫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发表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而且还发起、参与了一系列的扶贫项目,尤其是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尝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这对于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倡导意义。 韩嘉玲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多研究成果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已经收录在《2002年北京蓝皮书:中国首都发展报告》一书中;“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受到广泛引用与转载,并于2001年10月24日被国务院内部参考“国内动态”第2297期所引用,韩嘉玲也因此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台、教育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媒体的采访,论文观点流动儿童教育的责任应由流入地政府负主要责任,后来被国务院及北京市政府所采纳;2001年韩嘉玲参加了国务院体改办中国小城镇中心关于《农民工进城》的调研工作,担任有关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子课题,该调研为2003年国务院1号文件《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其中调研观点被1号文件第六条“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 所采纳;“北京市流动人口中的儿童生活及权益保障状况”一文,也被收录在《2004年蓝皮书:中国首都发展报告》一书中。 韩嘉玲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的探索性实践也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其中试点学校石景山区玉泉路小学的办学理念“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获得温家宝总理的肯定。 对韩嘉玲在扶贫领域科研成果的简要评价 参与扶贫十几年来,韩嘉玲不仅发表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而且还发起、参与了一系列的扶贫项目,对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韩嘉玲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问题,这些研究一直致力于倡导社会的公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理念,促进了扶贫活动的有效开展。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研究对于人们了解、关注、救助这一新的贫困人群具有开创意义。韩嘉玲的研究观点多次被政府部门所采用,其中她提出的流入地政府应当肩负起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责任、在流动儿童入学方面应当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要渠道等观点,已被国务院及北京市政府采纳,并被确定为“两为主”原则;她与石景山区合作的试验学校——玉泉路小学,由于其在接收流动儿童方面的出色成绩,曾经受到温家宝总理的视察与慰问。在扶贫领域,韩嘉玲不仅是一位研究者,而且还是一位实践者和探索者。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