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专题 > 正文

项目奖候选者国家电网公司申报材料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7:14 中国扶贫基金会网站

  一、国家电网公司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家电网投资和经营的主体,拥有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5大电网和3个独立省(区)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司利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则,以加快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同步持续建设城乡配电网,积极促进电力市场化,强化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为公司的发展重点。多年来,国家电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网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跨区域输变电工程和联网工程,负责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管理,负责调频、调峰电厂的投资、建设与经营,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对反贫困战略进行了调整,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战略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扶贫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实施了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电网公司结合电力行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提升扶贫效率、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扶贫方式。针对1993年底全国还有28个无电县的状况,国家电网公司于1994年开始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1995年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安排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承担了湖北省秭归县、长阳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四县(区)的定点扶贫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做出了贡献。1998年,为了贯彻国务院提出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决策和关于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减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的指示精神,实施了覆盖全国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1998年以前,我国农村电网基本上是农民自筹资金建设起来的,普遍存在电网网架薄弱、管理体制不顺、农村电价奇高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农村电气化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发展需要,满足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对电力的需求,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两改一同价”(即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重大决策。

  国家电网公司于1998年-2001年组织实施了第一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2年开始了第二期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程。该工程共投入资金2884亿元,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214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704亿元,国债437亿元,约占已下达国债总额的1/10,五年内完成的农网建设改造投资额超过了解放后50年来全国农电投资的总和。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共涉及全国1759个县27068个乡5.4万个村2.2亿农户,为农村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1998年以前,中国农村不交电费的特殊用户多、偷漏电严重、设备和线路老化、破损多、供电距离长、线损高、农村电工管理混乱、乱收费等现象突出,农村电价普遍高于城市1倍左右,有些地方电价甚至高达3元/千瓦时以上。电价高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许多农户因用不起电而点起了煤油灯。在此背景下,1998年,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电力公司、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水利部、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合署办公,各省(区、市)政府也迅速成立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领导小组,调动社会相关力量投入到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工作中去。

  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的总体框架为在建设改造农村电网的基础上,以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为保证,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最终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该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坚持自下而上、优先发展贫困地区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县(市、区)计委(计划局)和电力局在进行编制,由地市计委(计划局)、供电局和地区农电工委审查后,联合向省计委、电力公司、农电局报文,省电力公司、农电局衔接审查后分别报省计委,由省计委汇总平衡后报省政府审批。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对贫困地区采用优先审批的政策,体现了项目的扶贫目标。

  1. 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针对供电设施陈旧、供电能力不足、综合线损、变损高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建设,累计新建和改造了各等级输、配电线路435.22万千米,其中新建和改造110千伏线路28322千米;新建和改造35(66)千伏线路72960千米;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13万千米;新建和改造低压线路316万千米。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9644座,其中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007座,总容量5576万千伏安;新建和改造35(66)千伏变电站7844座,总容量3377万千伏安。更新改造高耗能配电变压器81万台,容量56396兆伏安;建设改造配电台区123万个。

  在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实施过程中,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具体情况,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给予重点安排和保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共用设施部分由电力公司出资建设,农户自己用的电表及进户线由农户自己出资,为了解决贫困农村的通电问题,一些电力公司根据农户的承受能力对农户出资部分进行减免,减免的资金缺口采用扶贫资助的方式,用企业自有资金支付。而对于贫困地区居住在深山偏僻没有形成自然村屯的分散住户,由于农网改造线路和设备投资较大,从投资和承受能力考虑,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与地方政府配合,用风能、太阳能的方式来解决通电问题。尽管一次投资额度较大,但建成后运行成本较小,于是政府和电力部门进行了补助扶持,基本解决了生活用电需求。对于特别不适合居住生存地方的住户,由当地政府通过实施扶贫搬迁工程,将住户搬迁,供电部门负责新建搬迁居住区的通电任务。

  经过5年多的努力,建成了一个基本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布局比较合理、结构比较坚强、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的农村电网。

  2. 农电体制的改革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解决了农村电价高的客观因素,为了彻底解决农村用电电价高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还对农电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几年来,为了制定因地制宜的改革对策,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走遍了26个省(市)的400多个县,深入到乡镇、村民小组和农户,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通过调研、分析情况、总结经验,获取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

  经过周密的调研,国家电网公司确定农电体制改革的重点有两部分:第一,通过上划、代管等方式将地方县级电力公司改由省电力公司直接管理;第二,对城乡低压配电网实行统一管理,将乡镇电管站改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负责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其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农村电工由县级供电企业统一考试、择优录用;农村用户实行一户一表,由供电所管理到户、抄表到户、服务到户;农村居民按国家规定的电价和表计电量交纳电费,有权拒交额外的一切费用。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取缔了农村用电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行为,杜绝了权力电、关系电、人情电等以电谋私行为。同时,要求在村内公布电价、电量和电费金额,增加信息透明度,以便接受监督。

  经过农村电网改造以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用电实现了同一价格,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用电权利和待遇。

  (二)项目的成效与作用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建设成效是引人注目的。项目实施五年来,使农村电网有了根本的改善和巨大的发展,农村供用电安全水平和供电质量极大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电价水平大幅度降低,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大规模电力工程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力部门通过项目建设,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管理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声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的社会影响是广泛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1.农村电网的改善

  通过农村电网改造,部分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加强了农村电网机构,而且低压动力电网架设到每个村庄,改善了农村供用电环境,建成了一个基本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布局比较合理、结构比较坚强、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的农村电网。改造后,农村通电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网线损率大幅下降(见表1)。

  表1:改造前后农村电网“四率”的统计情况(单位:%)

  指标改造前(1998年)改造后(2002年)

  通电率

  乡通电率99.2 98.54

  村通电率98.198.71

  户通电率96.8798.48

  供电可靠率94.5599.3

  电压合格率85.1794.24

  农网线损率

  10千伏高压线损率11.028.09

  低压线损率23.5713

  综合线损率17.0212.11

  农网改造加强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解决了农村电价高的客观因素,为农民脱贫致富增添了动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农民负担的减轻

  (1)农村电价大幅度降低。

  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后电价呈现整体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见表2)。如:朱总理曾经批示过的江西省九江瑞昌市范镇七房曾村电价奇高的问题,已得到根本上的解决,电价从两改前的3.6元/千瓦时,下降到现在的0.56元/千瓦时,改前改后的价格相差了6.43倍。

  表2:改造前后农村的电价情况(单位:元/千瓦时)

  用电类型改造前(1998年)改造后(2002年)下降幅度

  生活照明电0.7560.497(2003年)34.26%

  农业生产电0.5970.50515.4%

  非居民照明电0.7690.726.4%

  非普工业电0.7060.6517.8%

  (2)农民用电负担减轻,用电秩序进一步规范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供电的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照明用电同网同价(即农村居民生活照明用电电价和城市居民照明用电电价相同),平均到户电价为0.497元/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照明用电同价范围已达到78%,全国农村电价平均降低了0.1元/千瓦时。同价的实现,减轻了农民负担,使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用电差别得到了根本解决。其它尚未同价的地区,由于农电体制改革后中间管电环节的取消,以及农网改造工程创造的物质、技术条件,客户实际负担电价基本上已经降低到了物价部门核定的农村综合分类电价的水平,减轻了农民的电费负担。自实施农电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每年直接为农民减轻负担132亿元。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乡镇电管站改革为县级供电企业直接管辖的供电所之后,曾经普遍存在的“三电”和“三乱”现象有了根本改变,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了“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

  (3)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农村电价的降低,刺激了农民用电的需求,大量家用电器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快速普及。随着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全面开展,洁净、可靠、安全和质优价廉的电力能源输送到了广大农村的每家每户,电力不仅是用于简单的农村照明,而且开始广泛用于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知识视野、信息量增大,党和国家的政策得到及时贯彻,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的贫困面积进一步减少,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4)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网改造使农副产品、农业灌溉、舍饲圈养等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农村GDP增长。如河南南阳市内乡县王店镇东李营村,网改前由于配变容量不足,电压不稳、可靠性低,全村安装电孵化设备不足20台,孵化率仅在60-70%,一直形不成规模经济;网改后,该村新增孵化设备18台,孵化率提高到80-90%,使该村成了孵化专业村。据测算,河南省全省每年农村用电量增加近10亿千瓦时,可使全省农村增加产值近90亿元。同时,该省农网工程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近450亿元,每年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0.5个百分点。又如河北邢台市临城县西部山区,在网改后新增板岩加工点100多家,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地,去年还打入了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市场,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一年可增收300多万元。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拉动了GDP的增长,形成了长线经济链,带动了机电、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直接参与这次农网改造的劳动力达150万人次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例如辽宁省农网改造工程仅物资设备就拉动工业总产值4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20多万人/年。再如1998年-2002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柳市镇的工业产值呈节节上升趋势,工业产值增长分别为16%、19%、19%、14%、15%。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两期农网建设改造工程直接增加变压器、导线、开关等电工产品工业产值达1490亿元。各方面的统计资料和数据显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扩大了内需,促进了农村用电的快速增长,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对解决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4.管理的创新,强化了实施能力

  (1) 一县一公司,职责明确

  通过改造,各省电力公司实现了一县一公司,初步消除了一个县域内多家管电,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的历史弊端。

  对过去地方所属的趸售县供电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与地方政府签定协议,进行了代管。通过代管严格了企业用人制度,精简了企业人员,优化了职工结构,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进了企业效益。通过代管加强了企业专业管理,管理体系得到健全,生产经营制度得到完善,安全生产设备维护得到加强,财务管理、电费电价管理得到规范。部分省电力公司在通过一段时间代管,在自愿互利、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共同组建了股份制的县供电企业。

  (2)县乡一体化管理

  农电体制改革撤消了乡镇电管站,减少了农电销售的中间环节,从根本上切实降低了电价,减轻了农民的电费负担。改革后的供电所成为县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农村电力管理实现了“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避免了乱摊派、乱加价、乱收费,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等不良现象。县乡一体化管理的实现,保证了农村电价的降低,保证了农村电力优质服务的实现,保证了农村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3)管理制度的完整性

  项目实施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法和准则。用“五制”(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管理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的主观随意性,切实保障了项目的规范操作和运行。五年多来,在项目总的目标框架下,制定了各种配套的制度体系,其内容之广泛与分类之精细在现行的中国电力管理制度中甚为罕见,具体包括有《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管理办法(试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审计办法》、《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农电工作要点》等。这些规定和办法正是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规范实施的基础,保证了电力扶贫工程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对其他农村电力工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工程应用的先进管理技术和人员培训,为工程创造了较好的实施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工程概预算管理系统、农网“两率”统计报表软件,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了大量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农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和管理保证,增强了机构自身能力建设。

  (三)对扶贫的重大贡献

  1995年,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国家电网公司专门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小组(见框架图),制定了公司扶贫政策、措施,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使农村电网得到快速发展,农电管理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及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1.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实施的投入

  为了解决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来源的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向企业提供20%的资本金,其余80%由银行提供贷款。而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银行对当地电力企业的贷款资质进行审查时,往往达不到发放所需贷款额度的要求,所以银行不予放贷。为了及时完成这一地区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电网公司担保和其它符合条件的省公司担保的办法,解决了银行贷款问题,使这些地区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了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的顺利实施。同时,根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将20%的资本金,由还本付息改为国家直接投入的建议。政府部门予以了积极的支持,出台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本金,考虑经济发达程度和民族政策等因素,资本金按不同比例改为财政拨款。这些省份有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其中新疆比例最高为100%,陕西比例最低为33%,青海为90%,其他省份在70%至80%之间。整个工程已先后将65亿元的国债转贷资金转为国家投资,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的电力事业发展。各省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也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并予以资金上的倾斜。比如在湖北省农网改造中,考虑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老、少、边、贫、苦”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区,当地基础较差,在电网改造资金上对其倾斜2亿多元。

  2.开展系统的扶贫工作

  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中,国家电网公司总结多年来的扶贫工作经验,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系统的扶贫工作:一是智力扶贫,不断加大对边远贫困山区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以建设希望学校、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中心等方式解决山区青少年上学难、山区农民学习生产技术技能难的困难;二是开发式与救济式扶贫相结合,以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心,重点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对口扶贫,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将对口支持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相结合,集中财力、物力,在解决贫困地区通用电问题,解决贫困地区交通困难问题,解决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差问题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有重点的进行投入和捐赠。

  以国家电网公司对口扶贫四县区为例,通过电力设施的建设,解决了贫困区20个无电村的通电问题,使2500多户20000多农民用上了电。仅小水电与大电网互联工程每年就可节约成本支出1300万元,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通过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四县区改造、援建了希望小学19所、中学7所,为贫困县区部分学校建成了具有语音、多媒体、计算机、电视网络和课件制作等功能的校园网络系统,并赠送了大量的科普图书、计算机、电视机,完善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向农户赠送了生产生活电动工具,提高了他们致富能力,特别是向困难户赠送了250台小型农产品加工机后,激发了当地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的热情,早日脱掉了贫穷的帽子。良好的用电环境还为四县区引来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带动了当地的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贫困县区脱贫奔小康的步伐。经过电力扶贫工作的坚持不懈努力,湖北省四县(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不足900元提高到2002年的1800多元。

  国家电网公司于1994年开始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以来,全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8000万减少到2003年末的2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8.7%下降到3.5%左右。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改善贫困地区的电力条件,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可置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对中国扶贫这一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对国家电网公司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评价

  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论是在项目的设计与管理、项目投入力度,还是在项目的影响深度上都是农电发展史上最好的跨世纪工程。同时,在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础因素,是世纪之交中国最宏伟的电力扶贫工程。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