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奖候选人张祖坤申报材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7:16 中国扶贫基金会网站 | |||||||||
(一) 在祖国大陆南端、徐闻县这块红土地上,有一位身残志坚的著名企业家,他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为“轮椅上的活雷锋”、“新时代的保尔”的一等伤残军人张祖坤。 张祖坤1955年2月出生于革命老区——徐闻下洋镇下港村,1974年应征入伍,到四川
1980年,张祖坤回到地方后先后创办了徐闻县福利罐头厂、徐闻县康达永兴公司、徐闻县煤气公司等多个福利企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为下岗职工和残疾人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机会。 20多年来,张祖坤以军人特有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投入到创业之中,不仅自己打拼出了一份不凡的人生之路,使生命再放异彩。同时,还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先后帮助全县280多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以物质和精神带动了30多名残疾人走上了创业之路,致富了一方百姓。 (二) 身残志不残 “我虽然残疾,但还没有废,不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张祖坤坚定地对部队领导说。 30年前,年仅18岁的张祖坤离开了故乡,怀着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踏入了绿色的军营,服役于西南野战军13军38师113团。在部队中,张祖坤因刻苦和勤奋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立功受奖,眼看一片光明,但厄运偏偏降临在他身上。1976年9月13日,张祖坤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被炮弹炸断双腿,从此成了高位截肢的残疾人。 由一个生龙活虎的壮小伙骤然变成了残疾人,搁谁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突如其来的噩梦一下子击垮了年仅21岁的张祖坤。面对着这残酷的现实,战友们都为他感到惋惜,张祖坤自己也一下子陷入了痛苦和绝望中,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部队的首长和战友们的关怀下,尤其是恋人对他坚定不移的爱,给予了张祖坤巨大鼓舞,他总算挺了过来,并装上假肢学习走路。 然而,假肢毕竟是“身外之物”,驾驭起来并不能“随心所欲”,学习走路的过程中伤口不知磨破多少次,流了多少血。一次次地摔倒,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张祖坤整整花了两年时间,终于在常人无法想象中站了起来,并以拐杖和轮椅为辅助迈出了“再生”的第一步。 重新战起来的张祖坤想:一个人伤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勇气。1980年初,部队首长找张祖坤谈话,建议把他和他的爱人送到广东省荣军院,终身享受国家的供养。当时他坚定地对部队首长说:“我不想去荣军院让国家供养一辈子,我虽然残疾,但还没有废,不能成为社会的包袱,我要回到家乡参加建设。”在他的坚持和爱人的支持下,张祖坤挥手告别了部队的首长和多年的战友,回到了家乡徐闻。 艰辛的创业之旅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迈出新生的“双腿”,走出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徐闻县地处粤西,当时是广东省有名的偏远贫穷地区,经常遭受热带风暴袭击,群众生活很不稳定,直到1997年仍属于全省扶贫攻坚战的重点地区。 1980年春,回到了老家的张祖坤,被安排在县民政局退伍办协助工作。但当时没有住所,县政府就在招待所里腾出了一间房子做他的宿舍,就是那样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张祖坤默默地住了7年,生活上遇到困难也从不向政府提出帮助,总是自己想办法克服。在这漫长的7年时间,领导的信任和妻子的关爱给了他不少安慰,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迈出新生的“双腿”,走出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1985年10月,张祖坤被任命为徐闻县民政局福利公司副经理。走上领导岗位后,张祖坤把全部精神和热忱都投入了家乡的扶贫事业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铸就了他那难不倒、压不垮的拼搏精神。 80年代初,虽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地处偏远的徐闻县仍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并且全县有残障人士2万多人,相当一部分是退伍兵。面对这个心酸的现实,本身也残疾人的张祖坤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如何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减轻当地的扶贫压力成了张祖坤无法释怀的“心头病”。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张祖坤发现本地的菠萝多,如果加工成罐头运到不产菠萝的北方一定很有市场。1988年初,张祖坤向民政局提出办一间专门为五保户、困难户、残疾人等服务的徐闻县福利罐头厂,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可是,要真正办企业又谈何容易,就是健全人也要被折腾得精疲力竭,更何况是一个高位截肢、行走离不开轮椅和拐杖的残疾人呢!为早日落实好办厂事宜,他拄着拐杖四处奔波,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满腔的热情,硬是在短时间内筹资50多万元,并解决了场地、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很快投入了生产。 工厂投产后,为了解决产品的销路问题,张祖坤多次坐着轮椅远赴贵州、河北等地联系推广,最终打通了两地的供销系统,使产品找到了“出口”。徐闻县福利罐头厂建成后仅三年时间,就生产菠萝罐头1400多吨,产值近300多万元,纯利润30多万元,上缴县民政福利基金10多万元,同时还解决了1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创办福利罐头厂的成功不仅使张祖坤尝到了甜头,同时更增添了其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信心。在他担任县福利公司经理期间,为了筹集资金,他带领公司职工到全县15个乡镇推销福利彩票。但在当时,“即开即兑式”福利彩票还是个新鲜事物,老百姓并不认可,因此销售难度相当大,为此,他带着被褥和同志们同食同宿,逐乡宣传推广福利事业和彩票销售,最终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在张祖坤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不到一年时间就销售彩票200多万张。然而,这些资金用于企业发展仍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几经考虑,为了促进福利公司的发展壮大,张祖坤多方努力,先后贷款18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两年时间内便获利润30多万元,为徐闻县社会福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往往眷顾于勇者 1997年,徐闻县煤气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拍卖,两年多却无人问津。张祖坤经过反复的市场调查后,毅然接下这个“烂摊子”,并最终把这个众人眼中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1994年县残联与民政局分开,张祖坤被分到县残联工作,依然担负着扶持和发展残疾人事业,以解决残疾人就业为己任。 1994年6月,徐闻县决定成立“徐闻县康达永兴公司”。张祖坤把筹办该公司当作为残疾人办实事、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好机会,欣然接受了县残联的聘请出任该公司经理,开始了又一次创业。然而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对福利企业仍不够理解,贷款的困难很大。但在张祖坤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最终打动了银行部门领导,取得银行贷款200多万元,迅速办起了虾苗孵化场、养虾场、盲人按摩中心等5个经济实体。 张祖坤认为,搞事业既要抓管理,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把员工拧成一股绳,企业才能有发展。1994年9月,20号强台风登陆徐闻之际,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乘车冒雨前往离县城60多公里的和安镇松树港虾苗孵化场,拄着拐杖指挥抢救,风雨中多次滑倒,截肢伤口被擦破,残腿肿胀,但他仍然不离现场,坚持带领干部职工在第一线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终于保住了虾苗池,避免了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张祖坤的带领下,康达永兴公司越办越红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仅为集体积累资金200多万元,还安排了10多名残疾人就业。 1997年,徐闻县国营煤气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由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和拍卖,可两年多却无人问津。张祖坤经过反复的市场调查,决心买下这个烂摊子。当时很多人都劝他:那是许多健康人都干不了的事情,易燃、易爆、风险大不说,还有资金、技术都成问题,你还是不要碰的好。但张祖坤却有着自己的想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他觉得虽然人们生活的好转,煤气已经成为城镇居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只要经营的好企业一定大有发展。因此,张祖坤打定主意非干不可,在召开内部会议时他把自己的构想及对当前市场的分析公之于众,最终大家信服了张祖坤的眼光。为了买下这家企业,张祖坤连自己的家产都作了抵押,最终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达成了协议,以630万元买下了徐闻县国营煤气公司,自己亲自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 为了搞好这家企业,张祖坤进行了大量改革,并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重新布局,在全县17个乡镇中迅速开办起煤气服务网点。同时,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不让市场的原则,将煤气从原来的每罐75元降到现在的50元左右。经过一系列的整改,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使企业很快走出困境,扭亏为盈。 截至目前,该公司上缴各种税收100多万元,先后解决了30多位下岗职工就业,为10多个残疾人安排了工作。如今,张祖坤的胆略和远见卓识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识,也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真心回报社会 也许同时残疾人的缘故,张祖坤最理解残疾人的遭遇、困难和痛苦,始终把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一个残疾人,张祖坤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也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但他更理解残疾人的遭遇、困难和痛苦,更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残疾人生活、创业的艰辛。因此,他在努力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同时,更牵挂着全县2万多残疾人的疾苦,多次捐资助残、发放低息贷款、创办爱心电话亭,还筹建了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方便残疾人生活。 徐闻县徐城镇英合埚村残疾农民董妃三自办木村加工厂,但在1993年的一宗生意中被骗,造成了工厂破产,债主天天上门逼债,妻子也提出离婚。张祖坤知道此事后非常同情,亲自上门给他安慰和鼓励,并借给他6万元重振旧业。在张祖坤的帮助下,董妃三的木材加工厂再次起动,并取得了非常好生产效益,获利润近10万元。南山镇田青朗村郑继福属严重肢体残疾人,只能用手代脚行走,生活十分困难。1995年,张祖坤经多次与县文部纸厂联系,安排其爱人到该纸厂当合同制工人,并赞助9800多元帮助郑继福办起小卖部和安装公用电话,解决了郑继福的就业问题,使其月收入达600元以上。之后张祖坤又扶持5000元帮助他种植20多亩良姜,预计年纯收入可达到3万元。1998年,张祖坤又扶持4000多元帮助田青朗村残疾人郑康芬购买30多只山羊,解决了其生活无着落的困境。 在张祖坤扶持脱贫致富的残疾人中,种植专业户黄其穆是最典型的一个。黄其穆是前山镇前海村的肢残人,原在越南从事海产品收购,曾取得较好效益,1995年在广西做房地产生意,后因企业破产回到家乡徐闻。张祖坤了解到黄其穆的情况后,帮助贷款20多万元,到徐闻县大水桥农场承包300多亩地种芒果,第一年纯收入就达16万元,第二年纯收入达了18万元。之后,张祖坤又帮他筹集资金10多万元购置和更新了生产设备,种植2万多株大王椰、4000多株散尾葵,预计产值可达到800多万元。 陈托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肌肉萎缩不能行走,张祖坤优先给予照顾,安排他到福利公司工作,结束了他20多年来靠社会救济和父母抚养的艰难生活。1997年,张祖坤又扶持他近5万元创办了一家手机专卖、维修店,生意十分红火,月收入可达5000元,使他真正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强者,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为全县残话人树立了好的榜样。 张祖坤时时把扶贫助残放在心上,去年3月的一天,张祖坤上街时发现一位双下肢重度残疾的青年人用双手在街上艰难行走,身旁跟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孩。通过了解,张祖坤知道这位肢残青年名叫潘妃伍,30岁才娶妻成家,7岁的小孩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由于妻子整天忙着做小本生意养家,接送孩子上学的任务便落在他的身上。看到这一情况,张祖坤二话不说,便将自己仅用了一年、价值6000多元残疾人专用车赠给了潘妃伍,潘妃伍感激不已,跪在地上磕头致谢,张祖坤慌忙将他扶起,说:咱们都是一样的人,没啥好谢的。 张祖坤不仅热衷于帮助残疾人的生活,对残疾学生更加关注,他深知:残疾人难,没有知识的残疾人更难。肢残少年史小蕊因家境清贫,上学连课本费都交不起,张祖坤知道后亲自送去2000元,帮助她解决了上学的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史小蕊克服困难,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做一个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在张祖坤的扶助下,史小蕊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荣获广东省好少年称号,还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此外,1997年他还筹资12万元在县城办起5个爱心电话亭,解决了5户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并先后为全县残疾人免费赠送轮椅车48台,价值28800元。据统计,1988年以来,张祖坤先后为有困难的残疾人捐助6万多元,帮助了全县280多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为残疾人争取各种生产资金(含无息扶贫贷款)60多万元,扶持30多名残疾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为其它社会公益事业捐款3万多元。 (三) 张祖坤就是这样,身残志不残,在逆境中没有被伤残和困难吓倒,以自己的远见和胆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闯出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并积极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奏响他人生的最高音符,树立了人生的楷模,被当地群众称为“轮椅上的活雷锋”、“新时代的保尔”。 同时,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92年至2003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荣获县人民政府授予“身残志不残”模范称号;1994年荣获广东省“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自强二等奖;1996年和1997年被县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自强模范”称号;1998年出席中国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8年当选为广东省肢残协会副主席;1999年当选为广东省肢残协会主席;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湛江市十大自强模范;2003年3月当选为湛江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2004年2月当选为徐闻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