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勇闯北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7:13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孔奇志 通讯员陈丹红
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门口合影。
  我国极地科考中用过的三代船: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图片由鄂栋臣教授提供

  为探究地磁北极的奥秘,增强我国对全球气候环境的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我国科学家多次远征——

  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标志着我国北极研究由临时性组团考察转向长期、固定的基地监测。

  9月2日-3日,记者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高级工程师魏文良和刚从黄河站回汉的武汉大学教授鄂栋臣。

  一

  斯匹次卑尔根是荷兰探险家巴伦支1596年发现的一个群岛。1920年,在9个国家参加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参与批准了《斯匹次卑尔根条约》,确认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监管权,但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换句话说,因为是9个缔约国之一,中国人完全有权进入群岛地区,建立北极考察后勤基地,开展正常的科学考察活动。但旧中国政府,并没利用该条约进行过任何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家才以各种方式进入北极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和调查活动:

  1950年-1952年,中国籍加拿大某机构工程师高时浏,两次随加拿大科学工作者进入北极圈,从事地磁测量工作。1951年,他回到祖国,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中国科技工作者。

  此后,中国科学家或随外国科考团,或由民间资助,多次进入北极考察,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多次在冰雪皑皑的北极随风飘扬。1999年,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北极部分海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迈开了中国人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科学考察的第一步。

  二

  北冰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之一,也是21世纪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地。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作用和反馈。

  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7月1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穿过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两次跨入北极圈,到达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和多年海冰区。

  时任副总指挥的鄂栋臣介绍,首次北极考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北极在全球大气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影响等。

  虽然临行前大家对北极的低温都有心理准备,但是真到了北极,鹅毛般的雪片还是让所有的科考队员感到异常的寒冷。外出考察时,每个队员都将行囊中的厚衣服全部裹在身上,但无论你穿多少衣服,寒气还是一个劲地往心里灌,如刀刮针刺。队员们个个下身都穿着开裆羊毛裤,大小便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极地地表积雪厚达三四十厘米,而与大雪相伴随的雾气则仿佛将极地笼罩在一片灰白色的幕布之中。大雪不仅给中国北极科考队的考察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也给习惯了极地生活的当地人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在出行的时候。

  在冰雪上有丰富生存经验的爱斯基摩人给了考察队很大帮助:教他们在雪原上根据雪浪波纹的方向辨识南方、北方;教他们如何睡在冰雪上听远方的冰层是否在融化分裂……

  71天,“雪龙号”载着首次北极科考专家,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

  三

  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

  这是近十年来参加国家和人数最多的一次考察,有6个国家的十几个科研单位报名参加,具有很强的国际性。

  此次科考以“雪龙号”考察船为支撑平台,以直升机和小艇支持延伸观测范围,在北冰洋上建立临时综合观测站,投放卫星跟踪浮标和海洋潜标,利用水下机器人作业,利用直升机并结合卫星遥感观测等,开展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气象等多学科综合观察。

  科考队使用了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仪器:在北极投放两枚我国刚刚研制成功的、急需的极区浮标;在北极进行长期的海洋气象、水文观测;使用不久前刚研制成功的水下机器人,在水下冰下对海冰的结构、厚度进行系统观测。

  此次北极科考,既艰苦又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危险,让人难忘:9月3日凌晨1时半,两只小北极熊在熊妈妈的带领下,悠哉游哉地来到“雪龙号”周围,留下占地为王的“标记”后,迈着方步向海洋组的工作点包抄而去。“北极熊,北极熊!”张占海领队紧急部署,用高频与远在两公里外的联合冰站联系———那里有5位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

  此时的北极熊浑然不知,它们摇晃着肥胖的身躯参观着整个作业点,围着黄色帐篷转圈,帐篷内的工作人员赶紧屏住呼吸,装死,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转了一圈,北极熊没找到进去的门,转而对寒风中猎猎作响的红旗颇感兴趣,熊妈妈站起来,“双手”捧着鲜艳的红旗亲吻。熊妈妈的举动影响了它的两个孩子,淘气的熊小伙,一会儿在雪地上前扑、打滚,旁若无人地洗着冷雪浴;一会儿抱着半截木棍狂咬,吧唧着嘴;一会儿突然起跑又来一个急停。

  两位机长赶紧采取紧急措施,将5位队员平安接回。见熊妈妈对五星红旗如此热爱,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并由衷地感到高兴,一为北极熊对红旗的热爱,二为北极熊的出现圆了他们的梦。

  四

  1999年和2003年两次“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但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永久性、监测性科学考察基地,很多学科还缺乏长期研究的能力。

  中国人的目光,盯在了北纬78度55分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通过网上征集,网友投票,我国政府决定: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后,在北极建立一个黄河站。

  今年7月21号,空间物理科学家杨惠根教授、卫星测地学科学家鄂栋臣教授、海洋生态学家何剑锋教授等14位科考队员,从北京到斯德哥尔摩,到挪威奥斯陆,经陀摩索到茨瓦巴特首府。

  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

  从南极到北极,中国极地科考事业迈出了里程碑性的一步。

  “作为极地研究,如果光说南极,那是一个不完整的,把北极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极地研究。”鄂栋臣说。

  “北极黄河站跟南极长城站几乎在同一根磁力线上,这样,在南极和北极就可以同时观测到极光,这在世界各国中是少有的一种观测。”杨惠根说。

  “北极科考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增强我国对全球气候环境的了解,可以做出正确的趋势判断,满足国家在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以黄河站为支撑点,将极大提高我国的极地考察能力。”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说。

  “建站容易守站难。”鄂栋臣、魏文良指出,北极建站,建一个房子很容易,要在北极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刚刚是一个开始。

  “北极现在已经有8个国家建站,有的国家1957年就开始了。中国作为后来者,一方面确实要加入这个国际俱乐部,要有一个高起点,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现在,中国进入北极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资料链接]中国探索北极的历程

  1951年:武汉测绘学院高时浏到达地球北磁极,从事地磁测量工作,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中国科技工作者。

  1958年:新华社记者李楠乘飞机,从莫斯科出发,先后在苏联北极第7号浮冰站和北极点着陆,完成北极考察,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199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参加挪威组织的北极浮冰考察,首次在北极地区展开了五星红旗。

  1993年:香港记者李乐诗乘加拿大飞机到达北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女性,并在北极点上首次展开五星红旗。

  199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派沈爱民、位梦华和李乐诗3人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入北极地区考察。

  1993年:高登义应挪威邀请赴北极进行“地球三极地区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的研究。

  1994年:国家测绘局周良赴北极进行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考察。

  1994年:中国科学院祝茜博士赴阿拉斯加进行北极露脊鲸考察。

  1994年:中国科学院张青松教授和侯书贵博士赴阿拉斯加北极地区进行气候与环境变化考察。

  1995年:徐力群夫妇自费赴北极考察,进行爱斯基摩人和鄂伦春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199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国北极考察团,在民间资助下,7位中国科学家和摄影家首次完成了中国人自己组织的北极点考察。

  1999年:中国首次组织庞大的国家科学考察团远征北极。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