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造 以第一生产力的名义(上)(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8:56 东南快报
  掌握了蒸汽原理,才有了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由此步入工业革命的快车道;第一部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人类从此迈进电子信息时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指导下,核工业从此蓬勃兴起,解决了能源供应的难题。

  今天,纳米技术、高精度光学系统、化学分子……这些研究领域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远得我们连它们所惯用的一些术语也不甚了解;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们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在你我的周围闪现,如影随形!现在如此,将来呢?也是如此!而左右这一切的,是一群你我平日不曾多加关注的人,一群毫无疑问的科技精英!

  昨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福建会堂隆重表彰了为我省经济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下午?熏本报记者对其中获奖的十几位专家学者进行专访。程由铨:治好了鸭的“非典”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省优秀专家

  1985年,莆田养鸭业出现一种可怕的疾病,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它就像“非典”一样,传染性极强,一时间,病毒横扫福建、广州地区。更可怕的是,它的死亡率高达100%,这给当时国内养鸭业以致命的打击。1992年,该病毒在法国现身,当地的养鸭业同样难逃厄运。

  为了对抗这种病毒,程教授从1988年开始研究这种病毒,并在1990年成功将病毒分离,既而研制出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2000年开始,这种治疗方法开始在国内外运用,它能在较短时间内诊断出病症,并及时治疗,极大地提高了国内乃至世界养鸭的成活率。郑起:让化肥变得更加环保福州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巾帼发明者”

  传统的化肥易导致环境污染,不用化肥、田里的秧苗无法节节攀高。如此两难,福州大学的郑起教授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解决了化肥催化剂中铬污染的问题:将传统化肥催化剂中的6%-14%的铬含量几乎降到了零。

  这一路的研究历程当然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可以概括的。

  1986年,郑教授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课题组的同志共同承担了低铬、无铬一氧化碳高变催化剂的研制任务。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没有周末,200多次的反复配方筛选,取代物———AB两种助剂终于被郑教授和她的团队找到了。AB两种助剂不仅无毒,而且价格低廉。AB助剂的发明,使铬的含量减少到2%。

  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研究成果只有与生产实践挂钩,才能转为现实的成果。郑教授和她的团队开始了更为艰苦的生产实践研究:下催化剂厂高变催化剂车间,把好质量关,获取第一手资料。

  经过73轮的中试生产,B116正式研发出来了,获得了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郑起并没有因此而满足,B116的开发成功,对她而言只是寻求无铬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之后,在她的主持下,无铬的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B121又获得了国家的技术发明大奖。2002年,FBD型低汽气比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发明成功,既保持了催化剂的无铬环保性,又降低了催化过程中的高能消耗,经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年的研究,郑教授还在继续着,科研无止境,对她而言,离开研究室的生活是空洞的,只有在研究仪器前,她才能找到充实的自己。
郑金贵:种谷秆两用稻 得谷又得草

  郑金贵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校长,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如果您种了郑金贵教授等人选育出来的谷秆两用稻201,您不仅能得到稻谷,还能得到“草”。而怎样才能变废为宝,高效利用这些“草”,正是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郑金贵为首的课题组多年的研究课题。

  为了寻找可以培育谷秆两用稻的良种,课题组整整花了14年的时间,最终他们找到了,并培育成功。这种“草”可不像普通稻草衰老那么快,它能抗早衰,保“青春”,最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就占了8%。看在营养成分高的份上,自然有农民拿它当饲料。要是奶牛吃了一亩的这种稻草,就可以多产牛奶53.3公斤,够一个人喝上两个月了;草鱼也喜欢吃它,还可用于食用菌栽培,比一般稻草,每亩增产草菇53.2公斤。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这一项目开拓了水稻育种的新领域。

  此外,郑金贵教授还从国外引进和培育蔬菜、花卉等适宜在冬季生长的良种,并已在南方十一个省区推广应用,增收达10.34亿元,他还主持研究三种富含营养保健成分的优质农产品,即稻米、茶叶和莲子,其中对茶叶富含抗癌物质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谢联辉:研究病毒 保护农作物

  谢联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植物病毒研究,有时可以救下一整片的农作物。谢教授昨天和记者讲起了他最经典的一次战役:1966年,捣毁小麦秆锈菌的南方越冬基地。

  小麦秆锈菌是一种诡异的植物病毒,它们又怕冷又怕热,像候鸟一样迁移,不同的是它们的长途迁徙不靠翅膀,仅仅靠空气流动,夏天夏孢子从南方传播到北方晚熟春麦、和自生麦苗越夏,秋季夏孢子又传到南方冬麦区,侵染秋苗并在南方越冬,第二年又到北方麦区危害,在北方它们每到一处,往往会让该地的小麦全部病死,颗粒无收。建国后到1966年,我国共发生4次小麦秆锈菌的大流行,给北方许多省份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1966年,谢联辉带领的农研小组终于在福建省的莆田地区发现了小麦秆锈菌的藏身之处——它们的南方越冬基地,一片八月的麦田。这片麦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足够小麦秆锈菌躲风避寒休养生息,以便来年再去作恶。谢联辉发现目标后果断采取行动,使附近的八月麦田地全部改种其他农作物,一举截断病害循环,从此控制住小麦秆锈菌,再也没有大面积流行过。

  何曼试 泉州市农科所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志 福建省水利厅省水利水电厅总工,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专家。

  黄维南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甘蔗首席专家。(来源:本报报道组文/图)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