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中秋不放假,我们失去的是美好情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11:28 新京报 | |||||||||
作者:童大焕 日前有一份民间调查显示,86%的接受调查者希望中秋节放假一天。对此,有评论却呼吁“理性看待”这样的民意(见昨日本报),认为中秋节已经异化为“人情节”,若再将其设定为法定假日,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这种风气。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一提起传统节日的式微,许多人就呼吁赋予传统节日以新内涵,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几千年长期积淀演变的结果,它从来都被不断赋予着新的时代和文化内涵,它们从来都不是死的,而是有一些人类心灵深处共性的东西在里面,比如重阳敬老、春节团聚、清明祭祖怀人,等等,这些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绝不是可以轻易被“现代化”的。 论现代工业文明,韩国比我们现代得多,可是人家的端午龙舟赛搞得比我们热闹得多。咱们自己国家的香港和澳门,也比内地“现代化”得多、“非农业化”得多,甚至早已超越了“工业化”,但是人家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反而比我们更重视。比如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澳门也类似。 节日的内涵里,总是有一些幽远的东西、一些含情脉脉的东西、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里面,它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使人间更加充盈着温情与暖意,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善良友好。这样一种价值,千金难买。不信,春节一家人相聚跟平时一家人相聚,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 正是这些节日,使我们停下匆匆忙忙的脚步,静下心来,尽情地感受亲情、友情,感受人间的温暖和爱,感受那些人世间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味的点点滴滴。这些人类美好的情愫,是需要通过生活的慢板来感受的,而慢板,就需要更空闲的时间来支撑。放假的需要概在于此。而现在,除了春节,其他的许多节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家人和父母聚在一起从容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小城市的人们,同样没有时间回到乡下和家人团聚。对于传统节日,我们失去的不是一天两天的假期,而是人间美好情感的感受、是人世间美好情怀的积淀与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