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统与汉堡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10:09 南风窗

  张 柠(广州)

  近年来,大批中国传统文艺题材被外国艺术家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卡通作品。好莱坞早已开始了“中国传说题材”的挖掘工作,将耗资5000万美元正式开拍《孙子兵法》。《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也很有可能被搬上地球另一边的屏幕。有人认为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享和共融。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点点通赠通行币开始了 让眼镜成为历史

  真的共享了吗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领域中,人类可以“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少。巨无霸汉堡、热狗肠、可口可乐或许是可以共享的,文化的“共享”却没有那么乐观。我们的确“共享”了西方很多东西,比如机器、电能、数码产品等等,但西方并不“共享”我们的东西。我们用作看风水的罗盘、制作祭祖鞭炮的火药,人家是用于殖民性航海和制造武器;我们用于麻醉人民的宫廷戏、武侠小说,人家用于刺激人民的想象。20世纪以来,我们还“共享”了人家的小说(novel)和电影,人家并没有“共享”我们的格律诗和皮影戏。

  “历史”无法共享,它是民族共同体的记忆方式。“现在”也无法共享,它是残酷的争斗和较量。只有“未来”可以“共享”。“未来”就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只能通过想象和虚构来呈现。真正能够共享的文艺形式,就是通过想象力对未来的“叙述”。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并不是让你向别人翻陈年流水簿,而是向世界贡献你对未来(包括死亡、不朽、救赎)的独特想象。这是文学艺术真正的精华。西方人热衷于翻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对新奇的追逐,就像到原始部落旅游一样,这符合资本主义的市场和消费规律。第二个原因是在他们自己疲惫的文化想象中增加新的催化剂,使之更有活力。所以这不是“共享”,而是他们自己“独吞”。至于中国人“享用”西方文化的例子,几乎用不着列举,盗版光碟中大部分是西片。

  我们正处于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方式到消费模式的全面模仿时代,睁眼看的、耳朵听的、嘴巴吃的,全是模仿品。我们的感官和大脑领域已经被攻克。这种全面模仿,就是“文化殖民化”的一个典型症候,也是当代的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文化自信心丧失了,不具备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想象能力,只能人云亦云。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电影还是文学,都带有浓郁的西方叙事的影响。当时很时髦,被称为“先锋派”。所谓“先锋派”,就是最聪明的、善于模仿的猴子。今天,“先锋派”已经被市场彻底干掉了。于是,文化跳蚤市场正掌握在两类人手中,一是控制着大批祖宗旧物的古董贩子(宫廷戏、武打戏),消费者主要是国人。二是文化旅游开发商,他们将民族文化“景观化”,招引西方游客。其文化生产者主要是按照西方游客的味口,制造“东方景观”。

  我们的心被挖走了

  有人正在担心我们的历史和传说被西方人“挖走了”。历史和传说怎么能够“挖走”呢?我听过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男人的心被妖精吃了,妻子就在路边守着她男人的尸体痛哭,从白天到黑夜,日落到日出,哭得天昏地暗。妖精听得心烦意乱,受不了,决定救活那个男人。但那颗心已经被肠胃消化了,只好将一口痰吐进男人的心窝。人是活回来了,但行为怪异,不似常人,行尸走肉一般。所以我觉得,我们被挖走的不是所谓的“传说”,而是心。我们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心窝窝里有一口“西方之痰”(不是真正的西方文化)。现在大家心里都乱糟糟的,整天想着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看盗版碟、泡吧、艳遇、考托福……行为十分怪异。但我们的历史和传说还在那里,没人拿走。我们正在将自己变成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大同的新传说。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想象和叙述,一直是他们文艺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我们看到过很多关于美国印地安土著的、非洲的、亚洲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他们就是在对新传说进行叙述。他们称此为“全球化的文化多元”。当然,只有文化的多元,才有市场的多元,消费者的多元。

  面对着自己的历史,我们就像一个结巴——不断重复,没有增加任何新信息地重复。很有意思的是,中国人的历史时间观也是一个结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断重复着改朝换代的宫廷把戏。我们只有在西方人面前叙述历史的时候,才觉得有点流畅似的。因为没有压力,张嘴就说,而且还可以模仿西方已有的成熟叙事模式进行。面对自己的语境时,我们顿时就结结巴巴了(无意义的重复)。在特定的时刻,我们还会成为哑巴。当然,在哑巴和结巴两者之间,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当结巴,这是社会医疗体系的一个进步,但是,失语的病理学问题和医疗学问题并没有解决。

  结巴尽管不是哑巴,但也是“失语症”诸多症状中的一种,其病理机制大概是某一中枢神经,在长期压抑下的不可复原性坏死。与哑巴不同的是,结巴会发出诸多的信息,但有意义的信息比例极少,听起来费劲儿,甚至根本听不明白,只听到诸多噪音在飘荡,热闹得很。我觉得这正是当代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一个写照。结巴多保险哪,既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市场不就是需要一点声音吗),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正是低俗历史题材作品充斥市场的社会心理前提,也是我们作品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根源。结巴不过是个比喻。文化结巴和生理结巴当然不是一回事。后者几乎没有希望,但文化结巴是有希望治愈的。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体制改革都是在寻找治疗的办法。今天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开始发现文化结巴的社会后遗症了。如果你不想无意义地重复自己,不想让西方的想象力插入我们的历史,不想让自己的想象力坏死在一种“殖民化”的文化模仿之中,你就必须将它治愈。真正的想象力,不是脑门儿一拍的一个策划、一个小点子,而是建立在民族自信心基础上的自由思维和自由表达。发音机制都有病,还谈什么想象力,谈什么文化全球和文化共享?年轻人争相从地摊上买好莱坞拍摄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光碟的日子为期不远。

  打一场文化

  想象力的战争

  文化入侵不是武力入侵。面对武力入侵我们可以开枪打;文化入侵成功了,应该打的是我们自己的屁股。我们的脑子和心被人家占领了。我们不是动不动就说:“打一场××人民战争”吗?我看该打一场培养民族文化想象力的人民战争了。民族文艺的精灵不仅仅是想象力,还有文化的自尊。这当然需要物质基础。但并不能说富裕了就一定有文化、有想象力。反对文艺模仿的前提是,反对生活领域全面的、盲目的模仿。全球矛盾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人类社会能量循环偏离了自然能量循环的规律。在全球化文化交流尚未达到“共享”阶段的时候,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自己民族创造性的想象形式,促成能量循环的合理化、自然化,而不是去瞎模仿。对传统题材的重现,成了一群“历史结巴”的无意义重复。

  我们的确应该为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感到骄傲。但传统究竟是什么呢?是那些古籍吗?是那些宫廷阴谋史吗?是那些被御用文人和史学家记载下来的材料吗?无疑不是。我们对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狭义的“文本研究”之中,并试图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究,去还原或恢复一种假想的理想文化形态。结果,我们在字里行间只看到两个字:“吃人”。中国文化当然不只是“吃人”,也有“生人”、“养人”的内容,到哪里去了呢?一笔糊涂账。且不论“固守传统”这一点是好是坏,问题在于没有人在固守,恰恰是在放弃。我们在固守的是已经得到的小小权利,而不是传统文化。正是这种权利在窒息我们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从五四以来就在批判“传统”,但“传统”并没有吱声,它任你宰割。是我们将“传统”这个大房间变成了一个“挣食的猪窝”,而不是“传统”自己干的。现在,人家试图将我们的“传统”和“历史”改造成美丽的商品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急了。但我们没有能力与西方影视业竞争。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大国,农民题材的文艺作品水准如何?

  我们一直在盲目地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传统既可以是翅膀,也可以是石头。它究竟成为我们今天的营养的摇篮还是想象的坟墓,这个责任在我们自己身上。一个民族的想象力,无疑不在传统之中,而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如何真正激活当代人的想象力,或者说通过激活传统来刺激我们麻木的灵魂,这不仅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中国能否进入全球文化产业的一个难题。-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