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断奶”大熊猫就快“野到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01:14 北京晨报

  作为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祥祥”进入放归的最后冲刺阶段,并有望在2006年真正“归野”

  15日,世界上第一只被放归到野外进行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祥祥”进入了放归自然前的最后一个训练阶段。科研人员和森林武警将它送到了比原训练场地还要“野”的山林里,并准备逐步撤离它的生活圈,断掉为它补充的营养食物。“祥祥”将再次面临生存挑战
好用光电鼠标仅售9元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点点通赠通行币开始了 新品1元无底价抢拍!
,但专家对它的挑战成功非常有信心。大熊猫专家说,中国有望在2006年将第一只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以“祥祥”为榜样,此后部分圈养大熊猫将逐步回归自然。

  挑战14个月

  “祥祥”快成野生的了

  去年7月,“祥祥”成为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大熊猫后,年仅两岁多的它就被放到3万平方米的野化训练场,至今已过去了14个月,期间经历了酷暑和寒冬的考验。当冬季夜间气温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祥祥”能在深达二三十厘米的积雪中灵活活动;在寄生虫感染的高发季节,“祥祥”还会有意识地选择上树睡觉或逗留在相对干燥的地方。在圈养场中以睡觉为主的“祥祥”,放归后大多数时间是在吃竹子。而且“祥祥”对野外的各种天气已适应了,其生活作息情况与纯粹生活在野生环境下的大熊猫相比差别不大。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说:“目前‘祥祥’已学会了自我生存,而且‘野性充分暴露’,领地意识显现,就像野外的大熊猫,已经有了捍卫自己领地的行为,常常用咆哮甚至撕咬来驱赶所有进入它领地的人。考虑到它的食物来源和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科研人员将它转移到了新培训场。” 体检发现

  比圈养兄弟体质好

  15日一早,“祥祥”就被饲养人员从林子里哄进了笼子。下午1时20分,科研人员在“祥祥”麻醉的情况下,为它进行了全身体检。体检结果显示,祥祥的体重已经从最初放养时的62多公斤长到了70公斤,有轻度腹水,但全身内脏器官发育正常。此外,科研人员取样检测发现,“祥祥”体内寄生虫感染率也低于野外大熊猫。

  兽医告诉记者,综合评价,“祥祥”身体状况良好,与圈养在基地的大熊猫相比,“祥祥”称得上是一只非常结实的瘦猫,“比它在圈养场里的双胞胎兄弟的体质好得多。” 最后冲刺

  训练重点在于“断乳”

  第二阶段是让“祥祥”走向完全野化的最后冲刺阶段,训练重点在于给它“断乳”。其中,一方面是逐渐戒除它对人工投放食物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戒断它和人类亲近的“心瘾”。饲养人员在第二阶段训练前期几个月还是会少量不定期、不定点地为它留下食物,但到了明年4月的竹笋生长期,研究人员就会为它彻底断粮。如果经过14至16个月的训练,“祥祥”能够脱离人类干扰,彻底独立生活,它就将被放归深山丛林之中,融入当地野生大熊猫种群生活。

  张和民说,至2006年,“祥祥”将成长为一个标准的野外雄性个体,人类与它的所有亲密接触都将彻底斩断。那时,“祥祥”将成为第一个真正在野外独立生存的圈养大熊猫。 记者目击

  “祥祥”走进新天地

  15日下午2时27分,科研人员将一个661克的无线电项圈戴上了“祥祥”的脖子。据大熊猫行为学专家周小平介绍,这个项圈可以让科研人员监测到“祥祥”的活动地点和活动规律,项圈的电池可以持续工作4年时间。此外,为确保“祥祥”安全,科研人员还为它安装了皮下传感识别器。随后,“祥祥”被抬上距离原放养地垂直高度约100米的新放养场。

  张和民告诉记者,“祥祥”此次进入的放养圈,面积约有24万平方米,曾是野生大熊猫的领地,这里地形地貌更为复杂,半野外放养的大熊猫与生活在笼子里的大熊猫相比,进食量增大,而这片山林的产竹量在40吨左右,只要“祥祥”勤快,是能够满足它的食量的。

  下午2时40分,“祥祥”进入了有着里外两层铁栏的新家。兽医为它注射了复苏剂,10分钟后,它苏醒了。它先动了动耳朵,随后吧嗒了几下嘴巴。3时整,“祥祥”迈出了在新家的第一步。它好似对脖子上多了的那个项圈并不敏感,信步走到了被电栏分割开的小圈旁。这时,电网已经开启电源,“祥祥”显然由于刚刚苏醒,还不太清醒,居然碰到电网上。几次碰撞后,它居然成功越狱,进入另外的小圈,并很快消失在山林里。

  以后,科研人员就只有借助无线电和望远镜来观察“祥祥”了。《华西都市报》供稿/图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