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配套加工上 地方企业丧失良机:动力之乡期待配套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07:30 黑龙江日报

  哈尔滨号称是动力之乡,但是三大动力并没有带动家乡的配套加工业,作为制造业基地,哈尔滨面对的是如何应对生产配套问题

  来自哈尔滨市政协的一份调查显示:2003年,哈尔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3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是1990年以来工业生产发展最快的一年。其中,汽车、医药、食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成为推动该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颇为遗憾的是,曾经举足轻
好用光电鼠标仅售9元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点点通赠通行币开始了 新品1元无底价抢拍!
重的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配套加工领域,却没有发挥相应的拉动作用。

  配套额:数十亿与10%

  哈尔滨素有“三大动力”之乡的美誉,其装备制造业在计划经济时代辉煌一时,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精良度、科技含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配套加工方面,地方企业却没有及时跟进,丧失良机,以致市场被外省、外市企业所抢占。

  哈电集团每年有数十亿元的对外委托加工的任务量,但是哈市本土企业承揽不足10%。即便在今年上半年,哈电集团对市内企业采取大力倾斜政策,但是当地企业协作配套额也仅仅达到22%。

  哈电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设备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企业集团之一,为支援全国重点工程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该企业生产的发电设备、火电机组约占全国国产大型火电机组装机总量的30%,水电机组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的50%。目前,正值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空前发展、发电设备需求量大为增加的绝好时机,可以说,哈电集团发展态势无异于“井喷”,一个字,“火”!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业,面临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却由于配套加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得不将大量的配套额交付南方企业和国外企业,“国外发电制造企业可乐坏了。”不可避免,国外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外省的运输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协作配套额达13.4亿元。“国内、省内寻求不到合作资源,只能舍近求远,国外进口,国内采购。”哈电集团项目部部长徐福武告诉记者。

  配套加工成瓶颈

  哈电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主辅机成套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许多产品工艺繁杂,配套任务繁重,一台汽轮主机需几万个零部件,一台大型锅炉需要有几十万个零部件。目前,多数配套加工市场都被外省、外地甚至国外企业所占领。就连各种汽轮机上的小叶片、锅炉水冷壁上的小销钉(工艺非常简单的小钢柱)都由南方企业加工,白白损失了大量的订单、利润和机会。

  对此,哈电集团早已有所认识。今年,该企业签订了500多个亿的生产合同,而且订单均集中在2005、2006年交货,“只有加紧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同时,在外购、外协、外委加工方面,寻找有能力、有信誉的配套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该企业做出承诺:给省内配套企业优先支付资金,并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方面给与支持。

  即便如此,哈尔滨市除了多年来一直与哈电集团保持协作关系的企业外,没有新的企业进入哈电集团庞大的配套队伍中来。

  借调整改造重振雄风

  谈到哈尔滨地方企业没有与哈电集团形成规模合作、建成配套加工基地的原因,对此较为关注的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市中小企业局高级经济师鲍功民认为,由于哈电集团曾经是中直企业,地方企业很少与其接触、沟通,加之,部分地方企业受体制限制,部分企业受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限制,生产形成不了规模,产品利润相对较低,合作一两次,企业感觉赚钱太少,便自动退出了;而民营企业限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与外省发达地区相比,产品成本相对较高,缺乏竞争力。

  事实上,哈电集团领导对此也颇为遗憾:“企业也希望配套加工企业更多的是在本省、本市,这样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会更便捷,如果某个工序、某项产品有问题,我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去解决,既节省时间和人力,又节省资金。”

  有一个例子:电站集团要求配套设备要达到全三维技术,数控设备。与当地企业老化的设备和落后的技术相比,南方好多企业意识较为先进,围绕上海电站集团在江浙一带出现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其中一家,仅去年就投入8000万元改造设备,“一切还要靠发展的眼光”。

  鲍功民说,现在中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我们应当借此重振哈尔滨“三大动力”之乡的雄风,将哈尔滨打造成水电、火电、核电装备制造、加工、配套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使哈尔滨真正成为“三大动力”之乡,让装备制造、配套加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当杜绝重主机生产,轻配套加工的思想,如果没有配套能力,不能形成配套优势,构不成本地配套集聚效应,就不能成为装备制造基地。“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装备制造配套加工环节将对哈尔滨市经济发展起到多么大的推动作用,不能只喊对外招商引资,而忽略本土经济潜力的挖掘和商机的流失。”

  整合资源:现实可行

  就目前来说,资源整合或许是最为现实可行的出路。

  据了解,去年,牡丹江市机械局牵头,将牡丹江化工机械厂、北方工具厂、牡丹江林业机械厂虚拟整合为汽轮机配套公司,为哈汽轮机提供配套加工,协作非常成功。原有三大企业也一举摆脱窘境。

  哈电集团的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反映,哈市的一些企业基础条件很好,人员素质、技术也很不错,有的企业注入少量资金,稍加改造就可以提升协作配套能力。“如果市政府领导与电站集团等在哈中直企业高层领导进行全方位接触,了解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生产任务饱和情况,哪些我们能干,哪些我们不能干,哪些我们改造厂房就能干,哪些我们聘请一些专家就能干,全部了解、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市政府能够对全市机械加工行业进行一次大盘点,对机械加工能力、水平进行公允、客观的评估,再邀请电站集团等中直企业有关专家参与,针对全市装备制造配套加工需求情况进行资源整合,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承揽配套加工任务,就可以救活本地更多的企业,增加更多税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黑龙江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