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户籍门槛为何“朝降夕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8日10:3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户籍门槛为何“朝降夕升”(图)
  从8月20日至今,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场由于户籍政策调整引发的争论在持续升温。

  8月20日,郑州市各辖区派出所户籍室均接到通知,外来人员户口需迁入郑州者,按照2003年8月前的户籍政策的规定执行,即夫妻分居或与户主属直系亲属者方准予迁入的政策执行。由此,去年8月至今年8月的户口迁入完全放开制度告一段落。

  这场在当地影响巨大的“户籍变”法最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引人深思。诸多难题迎面而来

  据了解,从去年8月开始,郑州市户籍改革政策逐一出台,立即在全市引起极大震动。

  重新按照2003年郑州市户籍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的入户规定为:外来人员户口迁入郑州者,除夫妻分居或与户主属直系亲属这两种条件外,凡在郑州市区内购买住房的外省、市公民,准予本人及直系亲属迁郑,在办理入户手续时,需房屋产权证明或购房合同和发票;凡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文凭的毕业生,准予迁郑,户口可入在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口本上或单位集体户口本上;凡与郑州市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统筹金半年以上的,准予迁郑;被郑州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或调入的人员,准予本人及直系亲属迁入,垂直管理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异地调动的人员,准予本人及直系亲属迁入,迁入时需持省、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的调令,省、市组织部门的任职命令、垂直管理单位的调令或任职命令。

  除此之外,由于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早婚早育等原因未入常住户口的小孩,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常住户口登记,1996年1月1日前出生无“出生医学证明”的,凭接生医院或医疗、卫生部门开具的出生证明办理入户,在家中或其他地方出生的,凭接生人员出具的证明,经辖区民警调查核实和村(居)委会签字盖章后办理入户。

  本来,通过这项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人口入户城市的门槛降低,是社会进步和政策开明的标志。但在户口开放后,由于城市各项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治安、医疗等行业均因市区人员突然增多而受到了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同时,随着外来人员户口迁入急剧性增加,给郑州市原住居民带来了很大冲击。比如由于外来迁入户口学生突然增多,形成了今年秋季郑州市区学生入学难;同时,大量外迁人员进入郑州后,将户口挂在亲朋家中,致使空挂户增多,给各辖区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带来很多难题。

  另外,外来人员户口迁入郑州成为郑州市民后,符合有关条件即可按规定享受郑州市民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外来人员子女户口轻易“转正”也影响了郑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常入学。“朝降夕升”引发争议

  郑州市的一些市民反映:城市建设应以能为市民提供完善的服务、市民生活便利为原则,既然原先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给大多数人带来不利,就应该立即废止,重新出台新的政策和规定。

  他们甚至认为,当初降低户籍壁垒,其目的只是为了方便民众,也就是以人为本。但事实上却由此带来了极大的城市压力。既然承受不了,何妨改变。当然政策的改变牵动的是千百万人的心,“朝令夕改”毕竟是大忌。不过,如果各种配套措施跟不上,不要急着改变,这或许也是一种以人为本。

  有些公务员更加深入地指出,任何一项政策在出台以前都要经过详细的调查论证,盲目跟风、一蹴而就是行不通的。农村人口入户城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内部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条件下,不宜过早地全盘开放。因此,城市开放不能搞大跃进,户籍改革大的趋势肯定是要逐步放开。户籍壁垒重新筑高,应该只是“权宜之计”,而不应该是永久性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或许有关部门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机构,以适应城市规模化的迫切需求。

  反对者则对此次“朝降夕升”深表忧虑。一位老教师说,重新筑高户籍壁垒就能解决入学、治安、医疗等问题吗?这又是一个朝令夕改的政策。当初制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好入学、就业、治安还有其他的社会问题,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城市财政能不能支持,这都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课题。这次入学造成的难题,是对这些不成熟政策最好的注释。希望政府在东区城市扩容的时候,尽可能先把城市配套工作做好,不要再出现政策年年变的事情了。

  一位金融干部说,“不便”和“压力”不能是剥夺“迁徙、居住自由权”的理由。“暂时”剥夺也不行!本来限制、收费入住就是不对的。行政政策和行为,就是要解决、承担包括他们利益在内的“不便”和“压力”。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中国社会走向文明发达的巨大障碍。以任何借口筑高户籍壁垒都是不对的。

  有学者称,城市的发展是种趋势,发展带来了各种问题也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一种什么态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更好地发展城市,那将更大地拉开城乡之间的差距,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原来“户籍制”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整个社会长期历史欠账造成的,社会有责任以城市“反哺”农民的补偿心态,通过逐步的改革努力来加以解决。不能碰到问题就因噎废食,退回到原来的起点。

  出人意料的是,许多农民工却认为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担心效果恐怕难如人意。毕竟,即使收紧了户口迁入,但外地人还是要进城打工的呀,虽然没有本市户口,但按照国家政策,他们的子女入学也是要保证的。至于治安、医疗等问题与户籍没有关系,进城打工者给城市带来的压力照样存在。

  有位老公安说,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打破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早晚的事,这次政策调整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郑州市目前遇到的麻烦确实是个现实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非重新加高户籍壁垒不可呢?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目前,争论在继续。人们的关注和期待也在继续。图片提供:Photocome

  
户外用品全场1元拍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1元抢购明星物品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