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警惕新型形式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12:34 新桂网

  据9月19日《北京青年报》、9月18日《广州日报》报道,今年9月18日晚上的9时18分,全国有上百个城市首次同时拉响警报,马路上的汽车停车鸣笛。然而在北京、沈阳等城市,许多人却一定要赶在“9·18”结婚、开店。于是出现了一边是“勿忘国耻”,一边是“就要发”的两种现象。

  报纸等媒体又开始“讨论”“‘九一八’结婚开业该不该”等问题,笔者上网搜了一
金牌会员免费游香港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百万免费礼品等你拿
圈,结果发现,每年这个日子都有类似讨论,每年又照例都没有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沈阳市政府却“玩”起了花活儿,要求市内正好形成“井”字的9路18街为鸣笛街路,在当天晚上9时18分到9时21分,所有机动车将停止行驶,高声鸣笛。其中街路数寓意“9·18”,“井”字则取意“警”字谐音。

  本来是个很好的纪念方式,这里却变成了一种对“形式”的崇拜。如果说“就要发”是代表市侩文化的旧形式主义,那“9路18街”则是标志政绩文化的新形式主义,也许意义不同,但本质没有区别。

  关于民族大义无需多言,单说“形式主义”。从开始我们就对各种“契合”感兴趣,各种纪念雕塑无不有着各种尺寸数字,暗含着林林总总的纪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未尝不可,但在很多时候,这些所谓规格既毁了雕塑的美感,又影响了材料的力矩,形成了新的“豆腐渣”。

  民间有此倾向没什么,只是寄托了一种美好的向往,但如果政府也这么做,那只能潜移默化使其做事越来越走形式,直至出现闹剧,比如以前我们曾见识过的政府考虑废除尾号为“4”的车牌。大家都知道批评有些地方政府喜欢搞些面子事儿———“形象工程”,但很少有人提及他们对“数字形式”的追捧,其实两者殊途同归,都是掩盖在形式下的政绩主义。

  我们看到,报道的“照例”也只是在履行一个形式,没有解决问题的打算;纪念的“照例”不过是大家都这样,自己不想例外罢了。

  如此看来,人们呼吁设立的“国耻日”也是一个形式,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要有历史,要传承文明。我们缺的不是日子,是教育。不然,我们还会在日子的“形式”中“照例”下去。多说一句,“国耻日”该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孙连宇)

  作者:孙连宇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